英国基础教育不如中国?欧洲这个国家的教育一定会让你服气

最近这段时间,围绕英国小留学生的讨论一直都没有停止过,讨论的重点其中有一个是:英国的基础教育不如中国,他们到英国留学只是为了能够获得永久居住权。

为什么大家都说英国的基础教育不如中国,主要缘于BBC拍摄的一部纪录片《中国老师在英国》。在这部纪录片中,中国教师任教了一个“中国实验班”,它是由50名13到14岁的九年级学生组成的,而英国教师则任教其他的班级。


英国基础教育不如中国?欧洲这个国家的教育一定会让你服气

在“中国实验班”的教学上,中国教师沿用中国的教学和管理模式:上课做笔记、穿校服、做眼保操。一个月后,中国实验班和年级的其他学生进行测试——比较数学、科学和普通话能力。

最后的成绩结果是:中国老师教的中国实验班在数学、自然科学的最终考试成绩比起英国老师教的学生整体成绩高出10%。所以,很多人都得出了这个结论:英国基础教育不如中国!

但是,事实上欧洲国家的基础教育真的不如中国吗?未必,欧洲的很多国家都是发达国家,他们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有很多是相通的。著名主持人周轶君曾经拍过一组记录片《他乡的童年》,其中有一集就是反映欧洲教育的:芬兰教育领跑全球的秘密,不仅是没考试和不竞争。


英国基础教育不如中国?欧洲这个国家的教育一定会让你服气

看了芬兰的教育,我不禁在想我们国家的教育和他们到底有什么差距?也许很多网友看了这句话肯定会喷我:中国基础教育既然比英国好,那肯定也不会比芬兰差!但是我想反问一句:承认我们自己有不足有那么难吗?

承认不足并不是妄自菲薄,而是能看到自己的差距,同时也能吸收别人的优点,其实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依然有很多值得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01

  • 芬兰的教育:跨学科融合

周轶君在记录片一开头就高度概括了芬兰教育的特点:芬兰,世界公认这里的孩子成绩好,创意强,还快快乐乐的没有压力。

周轶君采访的芬兰这所学校的第一节课是现象教学课:让孩子感受和认识时间,在这节课上,老师不是枯燥地讲解什么是时间,而是让孩子们自己感受时间。老师首先让他们给自己的脸拍一张照片,然后录一段声音,记录和感受此刻时间。


英国基础教育不如中国?欧洲这个国家的教育一定会让你服气

整节课老师融合了艺术、数学、生物知识和芬兰语言文学等学科,让孩子们能够跨学全方位地认识时间和了解时间!这样的课程孩子们学习起来非常地有趣,同时学科之间的融合也让孩子们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

  • 我们只是应试教育比较强,不是所有基础教育都强

记录片《中国老师在英国》中,中国老师所带的实验班在数学和自然学科的成绩的确整体比英国老师所教的学生要强,但是在中国实验班的英国孩子罗西(Rosie Lunskey)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式教育的真实感受。她说:“中国式课堂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发现我对自己的学习没有发言权,一味地听从教师所说的。”


英国基础教育不如中国?欧洲这个国家的教育一定会让你服气

所以我们的确还存在着填鸭式的教学,老师会把孩子当成可以无限吸水的海绵一样,大量向孩子们灌输知识点,此刻孩子们就只是一个学习的机器人。

这点我作为老师是深有感触的,比如当我上到初三的课程时,因为课时紧张而学习的内容非常多,有时候我往往一整节课都在讲课,等我下课后再提问他们的时候,他们往往一脸茫然,可见孩子在课堂上根本没有时间思考和消化,更别说提倡质疑和发言了!


英国基础教育不如中国?欧洲这个国家的教育一定会让你服气

我们只是应试教育强,但不是所有基础教育都强,就像中国实验班的英国学生罗西所感悟的那样:我希望能够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欧洲的教育在孩子的创新和质疑精神的鼓励方面的确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02

  • 芬兰的教育:自然教育

芬兰的自然教育往往要实地地到森林里去,在室外课上,他们要按照老师的提示,在森林里寻找和老师色卡上一样的颜色,最后孩子们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周轶君参与了这个环节后不禁感慨:“我以为森林里只有绿色和大地的土色,现在你打开了我的眼睛,原来森林里有那么多颜色。”


英国基础教育不如中国?欧洲这个国家的教育一定会让你服气

等孩子们找完颜色后,还要继续在森林里寻找气味,每一个孩子在做这些事情时,都是全情投入非常地专注,同时孩子们在寻找树的过程中,不需要正确叫出树的名字,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来给树命名,在这里,正确答案不是唯一的。

  • 我们只是室内教育强,自然教育很欠缺

短视频红人李子柒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过她最初想要做短视频的初衷:“我以前听到一个老师说他们班的孩子,他们以为水稻是从树上摘下来的。”就因为这计划,李子柒希望能够让城市里的孩子知道我们的食物到底是怎么来的,而从这句话也可以看出我们孩子对于自然和农村的知之甚少。

现在的孩子更多的时间是花在了学习上,从早到晚都在上课,甚至还写作业到凌晨。周末的时间不是在辅导班就是在去辅导班的路上,我记得有一个妈妈曾经刷爆了朋友圈,原因是她在暑假的时候给自己的女儿报了13个兴趣班。孩子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学习上了,长期呆在室内学习,他们已经成为了与自然绝缘的“塑料儿童”。


英国基础教育不如中国?欧洲这个国家的教育一定会让你服气

与中国完全相反的是,欧洲的自然教育已经很成熟,世界上第一所“森林幼儿园”就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丹麦成立。纪录片中芬兰的孩子们在森林里自由自在地行走,找到自己喜欢的树叶颜色,闻自己喜欢的森林气味,给自己喜欢的树命名,孩子特有的玩性和天真在森林里展露无遗。

所以我们国家在注重室内的教育时,也应该向芬兰学习,给孩子一个接触自然的机会,这也是另一种更重要的基础教育。

03

  • 芬兰的教育:多维度评价孩子

除了他们的课程,最让我感动的还是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她们的老师在接受周轶君采访时说:“这是我们芬兰教育最重要的东西,哪怕某个孩子,不擅长数学或科学又不擅长艺术,但他们依然能发现自己的力量,可能是为人工公正,有创造力,有雄心,擅长团队合作或者很善良,有毅力,有好奇心和同情心,或者心中有爱,爱则是最重要的事情。”


英国基础教育不如中国?欧洲这个国家的教育一定会让你服气

抛开别的不说,就冲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芬兰的教育都让我深深地服气!

  • 我们对孩子的评价标准单一:分数

我们国家的素质教育这几年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应试教育依然是我们的主旋律,所以我们的孩子们经常会念叨这么一句话: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个时候分数往往是评价一个孩子优秀与否的最重要标准。

中国学生饶嘉怡选择去英国学习马术,她在周轶君采访时曾经坦言在国内学习的真实感受:“我来英国之前,在学校特别内向,初二初三的时候要中考了嘛,学习压力特别大,那段时间我特别没有自信,因为我没有跟别人沟通,而且老师也不会关心,他只会关心你的成绩。”


英国基础教育不如中国?欧洲这个国家的教育一定会让你服气

的确,如果你在中国,成绩不好的话很难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同学的欣赏,甚至会被人称为“学渣”,所以当我看到芬兰的老师所表达的哪怕这个孩子不擅长数学科学或者艺术,但是因为有了老师的鼓励和欣赏,他们依然能够发现自己的力量,我深深地感动了,我想只有我们国家的教育也能做到这样,那个时候我们才能说我们的基础教育真正强于欧洲!

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