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纠缠新发现,更加稳定,“心灵感应”或不是梦想

量子纠缠,通俗点讲就是两个粒子相互之间连接的一种关系,这种连接关系是无视两个粒子之间的距离的,也就是说,不管两个粒子之间相隔多远,如果其中一个粒子发生了某种变化,另一个粒子会感应到,并作出与前一粒子相同的改变。


量子纠缠新发现,更加稳定,“心灵感应”或不是梦想


这听上去是不是很像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心灵感应”?其实,我们生活中也发生过许多类似的“量子纠缠”事件,比如我们经常说的“第六感”以及男女朋友相处久了之后可能会产生“心有灵犀”,这些事情从某些角度上讲与量子纠缠有类似之处。


量子纠缠新发现,更加稳定,“心灵感应”或不是梦想


此外,量子纠缠不但能够以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感应表现,还可以应用到计算机领域,举个例子,假如有许多计算机放满一栋楼,去计算某个运算,可能需要花费上万年的时间,但是,量子计算机只需不到一秒就能搞定。


量子纠缠新发现,更加稳定,“心灵感应”或不是梦想


然而,虽然量子纠缠非常实用,但是要想成功制造并应用这种量子纠缠却十分的困难。目前为止,能实现制造量子纠缠的国家除了美国和中国外只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掌握此技术。

而量子纠缠应用的难度之一是因为纠缠光子只能存在于700至1,550纳米波长,这个波长属于近红外光范围,非常容易受到吸光气体还有太阳辐射的影响而造成实验失败。因此,这种量子纠缠的数据连接仅仅受限于夜间。


量子纠缠新发现,更加稳定,“心灵感应”或不是梦想


最近,发表在《Science Advance》上一篇论文称:探究人员研发了一种产生2.1微米纠缠光子的方法,能够避免吸光气体和太阳辐射的影响。

研发人员利用激光束的超短光脉冲产生纠缠光子对,使用铌酸锂制成的非线性晶体来进行检查,操纵这些产生的纠缠粒子,最终成功的突破了现有量子纠缠的限制,成功制造出更加稳定,可操纵的纠缠粒子。


量子纠缠新发现,更加稳定,“心灵感应”或不是梦想


来自德国汉诺威莱布尼兹大学的量子物理学家迈克尔·库斯说:“量子纠缠的下一个关键点在于如何将产生并操纵纠缠粒子的系统转换成电子集成设备而使其更加便携,使得这种方法可以批量生产以及应用到其他的场合”。


量子纠缠新发现,更加稳定,“心灵感应”或不是梦想


现在的我们已经成功的将量子理论应用到计算机领域,虽然处于非常基础的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走,也许若干年后我们的手机也可以量子化,一部小巧的手机就是一台超级计算机,此外,人的大脑是不是也可以植入芯片产生量子化大脑呢?到那个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感应或许真的可以实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