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性虐、血腥,这电影我不敢看第二次

不是所有电影都适合看第二次。


就像这部把“一个女人悲剧的一生”硬生生撕裂开给我们看的——《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

《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性虐、血腥,这电影我不敢看第二次

血腥氛围浓郁,让整个观影过程非常压抑、愤怒和绝望。上一次让我有相同感受的还是《盲山》。


电影讲的就是一个事情:为什么要杀人?

01

窒息生存空间

女主金福南生活在穷困落后的“无岛”,在这里的统治结构下,她的生存环境令人窒息:

姑姑是男权拥趸,认为女人生下来就是男人的附属品,思维和阶层早已固化;

村里的大妈如同戴红袖章的老妪,对男人表现出绝对顺从,但对女人却尖酸刻薄;

《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性虐、血腥,这电影我不敢看第二次

丈夫可以随便殴打自己,随时随地泄欲。

《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性虐、血腥,这电影我不敢看第二次

更可怕的是,福南是村里男人们的共享玩物,小叔子可以半夜进门,这人就是个行走的阳具。

可以说,这是女性承受的身体与精神暴力之最,贫穷落后笼罩下的男人们的原始欲望之最。

影片通过几个细节来表现福南被压抑和消解的自尊心:

自己丈夫在房间和另外的女人doi,她在房间外面听着声音大口吃饭,整个人已经处于麻木状态。

《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性虐、血腥,这电影我不敢看第二次

由于被太多男人消遣,连自己女儿的亲爸是谁都不知道。

《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性虐、血腥,这电影我不敢看第二次

永远干不完的农活,挨不完的打骂,受不尽的性虐,完全失去了一个女人活着的尊严,与猪狗无异。

但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影片前半段对她的勾勒仍然是:朴素,温和,能忍。

仿佛这是一个默认了自己命运的人。

02

最后一根稻草

长年累月在岛上被暴晒,皮肤黝黑,笑起来露出一排格外洁白的牙;对着陌生人也能咧嘴笑,金福南就是这样一个勤劳的女性形象。

《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性虐、血腥,这电影我不敢看第二次

我们觉得她麻木,抗压能力超魔幻,但真的是这样吗?

如同片名一样,杀人需要动机。

所以前半部分用很浓重的笔墨来刻画福南的生存环境,来预埋爆发的种子。

但这仍然不足以让一个人变得残忍和疯狂。

电影还设置了一个角色来对比:在首尔工作的海媛,金福南儿时的玩伴。

《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性虐、血腥,这电影我不敢看第二次

一开头就描绘了这个女人的性格:冷漠。

即便看到女孩被混混当街围截,也会拂袖而去,不愿意开口作证。

海媛来到岛上散心,见证了金福南全程遭遇,她的到来,原本骤然唤醒了福南对自由的渴望,但海媛身上携带着的都市人的自私,把这团火掐灭了。

让一个人彻底绝望的最好办法就是,先给他希望,然后把希望撕碎。

如果说生存的压抑撬开了福南内心阴暗面的口子,那真正把天使推向恶魔的应该是:

1、女儿被环境教化,表现出了超出年龄的成熟,并且说出了“我也想得到爸爸的爱”。直到她看到女儿的内衣藏在丈夫的口袋里,绝望了。

《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性虐、血腥,这电影我不敢看第二次

2、女儿被村里的男人们推倒在地,当场死亡

《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性虐、血腥,这电影我不敢看第二次

而在这之前,她请求海媛带女儿去首尔,并且说出了丈夫对女儿的变态行为,但海媛压根不相信,果断拒绝。

海媛是她唯一信任的朋友,但在亲眼见到她的悲剧之后,也仅仅止步于围观,丝毫没有伸出手解救的意思,因为她严格按照都市生存法则活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人与人之间没有信任”,成了压死福南的最后一根稻草。

故事的确也在按我们的想法推进,当压抑转化为愤怒,所有power在瞬间爆发,金福南用了一种自我毁灭式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屠村。

操起镰刀,杀伐果决,杀死了村子里的所有大妈和男人。

《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性虐、血腥,这电影我不敢看第二次

虽然后半段似乎在走复仇爽片套路,但画面和结局过于残忍,这并不是我们观众想看到的。

03

如果每个人都亲切一点,

结局会不一样吗?

因为金福南,我想到了最近南韩的N号房,这个事情挑战了所有女性的神经,同样的,我们之所以愤怒,不仅仅是因为施暴者的变态,更因为那26万参与者。

《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性虐、血腥,这电影我不敢看第二次

只要女性物化还在被合理化,那所有女性悲欢就相通。

有一个细节是,一位付费观看性虐视频的男士,原本选择了举报,但他看到警察没把案子当重点案件去办,竟然抱着侥幸心理成为了某个房间的房主。

真讽刺啊。

所有人都在围观、狂欢,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就这样看着70多位女性被当成男性的公共玩具。

《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性虐、血腥,这电影我不敢看第二次

而“围观”,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场景中。

公交车上猥亵,旁观者看到了却故意闪躲;办公室性骚扰,女性被“有罪推定”,周围的人甚至劝她不要矫情;看到一个男人当街暴打女人,目光却毫不闪烁,能亲眼看到那个女人被打到半死不活。

即便接收到了来着弱者恳切的求救信号,仍然事不关己地走开。

但是,恰恰冷漠与自私才是对弱者最大的暴击。

就像影片最后,海媛问,你为什么要杀这么多人?福南对她说的那句——

“你这个人太不亲切了。”

《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性虐、血腥,这电影我不敢看第二次

也就是直到这个时候,她才开始真正意识到:如果当初选择相信和阻止,金福南的抉择会不会有一点不一样。

《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性虐、血腥,这电影我不敢看第二次

同样的,当我们看到生活中的同类事件时,如果不选择解决问题,而是无视,最后它们是不是也会变成社会顽疾,然后被引爆?

“最朴实的人被最信任的人唤醒心中的恶魔,才知道冷漠是这个世界上最锋利的镰刀。”

悲剧发生的唯一意义,或许就是让一个人反省自己的过错,很多时候我们多看一眼不幸者,拉他们哪怕只有一下,或许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次重生的机会。

救别人也是救自己。你们说呢?

最后用一首诗来结尾吧:

《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性虐、血腥,这电影我不敢看第二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