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識別一個人是否說謊了?來,讓曹操教你兩招。

如何識別一個人是否說謊了?來,讓曹操教你兩招。

生活中,你如何判定一個人是否對你說謊了呢?

猶豫不決是因為缺少做判定的依據,在三國曆史中,有這麼一個人,具有著明辨是非和識別忠奸的非凡智慧,他,就是曹操。

為什麼是曹操呢?他用得又是什麼方法呢?我們不妨通過兩個小故事來了解一下。

心存懷疑 不斷驗證

我們都知道,曹操是個生性多疑的人,他的這個性格是世人皆知的,但世人卻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除了多疑之外,曹操還會用不同的方法不斷驗證自己的猜測,而這才是他真正厲害之處。


如何識別一個人是否說謊了?來,讓曹操教你兩招。


他猜疑的依據是什麼?又是如何驗證的呢?

第一個故事要從他的幾個兒子說起,曹操的兒子中比較出名的有四個,也是最有可能接掌他權利的四個,他們分別是曹丕、曹植、曹彰和曹衝。曹丕是曹操的第二個兒子,因為曹操的第一個兒子曹雄年少夭折了,所以曹丕就是幾個兒子中最年長的,秦漢時期的權利更迭有立長的傳統,以長為尊,是符合古代階級和孝道觀念的,所以曹丕是有希望成為接班人的。曹植是幾個兒子中文采最好的,他的文章被天下文人傳頌,應該是群眾基礎最好的一個,也是有希望的。曹彰一直在軍中任職,屢獲戰功,在那個群雄爭鋒的年代,軍隊的地位很高,他在軍中的威望很高,也是有力的競爭者。最後是曹衝,曹衝稱象的典故相信很多都是知道的,他雖然年幼,但天資聰穎,曹操也最是喜歡他這個小兒子,也最想把大位傳給他,而這一想法卻恰恰害死了他。

剛開始幾個兒子還沒什麼大動作,直到一件事件的發生,才給曹衝招來殺生之禍。那就是曹操讓司馬懿做了曹衝的老師。

這做老師不要緊,曹丕對此卻很警覺,他向陳群諮詢,陳群當時為曹操效力,也是曹丕的謀士,他與司馬懿從小一起長大,後來一起讀書,對司馬懿的家世和能力都很瞭解,當他說司馬懿和諸葛亮周瑜不相上下時,曹丕就動了殺曹衝的念頭,後來他安排人在曹衝府中放毒蛇,結果曹衝被毒死。


如何識別一個人是否說謊了?來,讓曹操教你兩招。

曹操面對這樣的情況很惱火,也很懷疑這場貌似的意外是不是有人故意安排。他首先想到了曹丕,因為他有一個理論,如果一個人遇害,要猜兇手的話首先要想這個人的死對誰最有好處,用今天的話講,要有明確的殺人動機。如果沒有曹衝,曹丕在大位競爭中是有可能勝出的,而司馬懿做了曹衝的老師就代表曹操有意將大位傳給曹衝,所以曹丕的嫌疑最大。但人家曹丕也是夠狠,自己也故意被毒蛇咬傷,這讓曹操有點猶豫,是曹植還是曹彰呢?他無法判定,為了確定,他安排曹丕、曹植和曹彰都要在曹衝的祭殿裡整夜守靈,如果是他們其中一人毒殺了曹衝,那麼肯定會心神不定,毫無倦意,他就能在暗中觀察出兇手。結果這一看大出他所料,本來曹丕已經解除嫌疑,可是守靈時其他兩人都已昏昏入睡,只有他卻心神不寧。曹操一下就確定了是他毒殺了曹衝。不得不說,這件事,曹操從懷疑兇手到鎖定兇手的思路都很清晰。

從客觀情況出發 判斷是真情還是假意

官渡之戰時,曹操和袁紹在官渡相持不下,並且曹操軍中已經斷糧,結果出去報信調糧的人被許攸截住了,許攸將情況告訴袁紹,因為之前有人向袁紹報告許攸兒子貪汙軍糧,所以袁紹不相信許攸,反而責罰了他,許攸怕有殺生之禍,所以只能深夜投靠曹操。但曹操並不知道這些情況,萬一許攸是詐降怎麼辦?怎麼判斷呢?

在談話中,許攸先問曹操還有多少天的糧草,他一開始當然不能說實話,先說還有50天的,許攸說曹操沒有說真話,曹操又說只有30天了,許攸又逼問,曹操又說還有10天,許攸有些生氣,他又說只有5天了,最後許攸捅破了窗戶紙,說曹操營中已然斷糧,直到許攸說出這句話,曹操才承認,因為許攸已經知道實情,再瞞下去也沒必要。曹操說:“既然你知道實情,深夜來投,肯定有大禮相送吧。”這是試探。許攸說他把這個情況告訴了袁紹,但袁紹不信,自己可能也危險,所以過來,想讓曹操去劫烏巢,那裡是袁紹屯軍糧的地方,曹操聽到這裡,立馬答應前去。


如何識別一個人是否說謊了?來,讓曹操教你兩招。

這時許攸還問:“你就不怕我有什麼詭計嗎?”曹操說:“不怕,一來袁紹這個人我也瞭解,多疑和優柔寡斷本就是他的性格,二來你既然知道這個真實情況,如果袁紹相信了,也用不著讓你深夜過來再把我引到烏巢剿滅這麼麻煩,只要圍住我就行,不費一兵一卒我就徹底敗了。”所以我現在完全相信你說的是真的,這段話充分說明曹操能快速結合客觀情況作出判斷。

文章內容故事選自《三國演義》


如果你也對歷史感興趣,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並關注本號,後期會不斷更新有趣的歷史故事和人物,讓我們端詳歷史,獲得感悟與智慧。


如何識別一個人是否說謊了?來,讓曹操教你兩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