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的職務、職級和級別有什麼區別?如何影響工資?


公務員的職務、職級和級別有什麼區別?如何影響工資?


近日,國家公務員局網站公佈了《公務員職務、職級與級別管理辦法》,對公務員的職務、職級和級別進行規定,三個概念之間既互相聯繫,又相互區別,今天猿叔就來跟大家詳細分析一下。

一、職務


職務,特指領導職務,最低的是副科級,比如某鄉鎮的副鎮長、某自然資源局規劃科副科長,最高的是正國級,比如政治局常委。

領導職務一般分為行政職務、黨內職務和群團職務等。

行政職務一般就是帶長的,比如部長、省長、市長、廳長、局長、科長,黨內職務一般是黨委書記、黨組副書記、市委常委、縣委委員等。

群團職務主要是指群團組織的負責人,比如團委書記、工會主席、科協主席、婦聯主席、殘聯主席等。

按照領導幹部提拔任用工作規則,下級正職提拔上級副職領導,需要在下級正職崗位上任滿三年;而副職領導提拔正職領導,需要在副職崗位上任滿兩年以上。

也就是說普通科員提拔副科長要3年,副科長提拔正科長要2年,正科長提拔副處長需3年,副處長提拔正處長又只需2年。


二、職級


職級,主要是指在2019年6月1日,取代非領導職務後,新設的一種和職務並行並行的晉升通道。

職級分為綜合管理類,行政執法類和專業技術類。

廳局級:綜合管理類,設置一、二級巡視員;行政執法類,只設置了二級督辦;專業技術類,設置一、二級總監。

縣處級:綜合管理類,設置一到四級調研員;行政執法類,一到四級高級主辦;專業技術類,一到四級高級主管。

鄉科級:綜合管理類,設置一到四級主任科員;行政執法類,一到四級主辦;專業技術類,一到四級主管。

另外還設置一二級科員、一二級行政執法員、專業技術員,對應原來的科員和辦事員!

職級最大的區別是按照本單位的總編制核定職數,和原來非領導職務按照領導職數核定職數不一樣,相當於是市級以下機關非領導職數的大擴編。

但是又與2015年縣以下職級試點中“不限人數”不同,新的職級辦法嚴格限定了每個層級的職數,而且要走相當於提拔的一系列程序,打破了“大鍋飯”,也讓很多人晉升受限,只能望梅止渴。


三、級別

級別,主要特指工資級別。

國家規定公務員的基本工資由兩方面組成,即基本工資=職務工資+級別工資。

公務員級別分為1-27級別,主要用於級別工資測算。


公務員的職務、職級和級別有什麼區別?如何影響工資?

每個公務員轉正後,都會按照學歷、能力進行定級。其中本科定25級,碩士定24級,博士定22級。

一般正常的工資變動是每5年晉升一個級別,每2年晉升一個檔次。

比如,王八同學是本科畢業,轉正定位25級2檔,2年後晉升25級3檔,級別工資增加100多塊錢,4年後是25級4檔,級別工資再增加100多塊錢。第5年就可以晉升級別,按照就近就高原則,25級4檔和24級3檔之間標準最相近,那麼王八同學在轉正後第5年就會晉入24級3檔,級別工資增加100多塊錢,但是職務工資自始至終都沒有變化。

每個公務員職務或職級變動後,也要重新定級。

比如,吳靠譜同學同樣本科畢業,4年後是25級4檔,這年職務晉升到副科長,晉入24級3檔,級別工資增加100多元,職務工資也增加100多元。

不知道您理解了沒?若有疑問,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