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芯”橫空出世,打破美國市場壟斷,82歲科學家再次為國貢獻

如今社會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各國之間的競爭也不再是簡單的經濟和軍事競爭,只有多方面發展,在各個領域都發展都處於世界前列,才能在國際上擁有更高的地位。美國自二戰之後,就跑到了世界各國的前列,之後趁著世界各國進行戰後重建,積極加強自身的經濟和軍事發展,而後一躍成為了世界第一大國。在其他國家還在為經濟軍事發展苦惱之時,美國已經開始在其他領域進行拓展了。

  不過美國在快速發展之時,其行事作風也愈發無所顧忌,為了保證美國的地位,對於其他逐漸強大起來的國家更是不擇手段的打壓。近些年來,中國發展的十分快速,也惹得美國看中國愈發不順眼,時不時找中國麻煩。中國發展勢頭不錯,每年在各個領域都有取得突破性進展,但在某些方面,還是存在一些短板,比如現今科技社會中必備的芯片技術。

“中國芯”橫空出世,打破美國市場壟斷,82歲科學家再次為國貢獻

  21世紀是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生活中無論是手機電腦,還是冰箱電視,都需要用到芯片,因此中國每年都要向美國等西方國家進口大量的芯片。據環球網報道稱,2017年中國芯片的進口額就達到了1.76萬億元人民幣,已經超過了原油進口,位列所有進口產品的第一位。2018年中國的芯片進口更是突破了2萬億,這樣數額的增長令人心驚。如果中國繼續依賴進口外國芯片,這將是一大問題。

“中國芯”橫空出世,打破美國市場壟斷,82歲科學家再次為國貢獻

  因此我國科學家更是積極加快對芯片的研發,好在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如今已經82歲高齡的黃令儀院士,帶領團隊,經過了整整16年的努力,終於研製出了“龍芯3號”,屬於中國自己的“中國芯”。今年北京的中國計算機學會上,黃令儀院士也藉著“龍芯3號”獲得了“2019年CCF夏培肅獎項”。


“中國芯”橫空出世,打破美國市場壟斷,82歲科學家再次為國貢獻

  現今的”龍芯三號”雖然還在試用階段,但根據其測試結果來看,已經符合軍事武器的芯片要求。“龍芯3號”的出現解決了我國的燃眉之急,如若能夠大規模的投入使用,將使我國的芯片不再依賴進口,打斷美國數年來的壟斷地位,我國也不必再因為芯片問題而受制於人。

“中國芯”橫空出世,打破美國市場壟斷,82歲科學家再次為國貢獻

  如今中國能夠發展的如此之快,正是因為像黃令儀院士這樣的科學家們在默默付出,多年如一日的進行科研工作,才使得現今中國能夠不斷打破西方國家技術封鎖,獲得現在的國際地位,讓世界各國不敢小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