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血寶馬”真的是因為“汗血”得名的嗎?

“汗血寶馬”被人們所熟知要從張騫出使西域說起。公元前138年,張騫出使西域被匈奴扣押,後來逃脫到大宛。大宛國國王聽說張騫是漢朝的使者之後非常高興,熱情地款待了他,並給張騫派了嚮導和翻譯和一隻護衛隊。張騫在大宛停留的那段時間裡最大的收穫就是發現了“汗血寶馬”。

“汗血寶馬”真的是因為“汗血”得名的嗎?


張騫回到大漢後,在向漢武帝報告自己的西域之行時,著重介紹了汗血馬。他說西域有一個叫大宛的國家,那裡有一種馬威猛彪悍,能日行千里,最神奇的地方在於奔跑時會“汗血”,顯得血性十足。當地人都說這是天馬的後代。

“汗血寶馬”真的是因為“汗血”得名的嗎?

漢武帝喜歡馬,西域各國每年都會進貢許多名馬,漢武帝曾經稱烏孫國進貢的烏孫馬為天馬,但是後來見到汗血馬以後,便改稱烏孫馬為西極馬,稱汗血馬為天馬。還曾專門為汗血馬寫了一首《天馬之歌》

《天馬之歌》

太一貢兮天馬下,

沾赤汗兮沫流赭。

騁容與兮跇萬里。

今安匹兮龍為友。

“汗血寶馬”真的是因為“汗血”得名的嗎?

汗血馬因它出汗帶血而得名。但也有人認為,汗血馬出汗帶血的說法是以訛傳訛。《漢書》中曾記載,李廣利護送大宛馬回長安的時候,有人問:“如果皇上問這是什麼馬,該如何作答?”一位將軍說:“這些馬是士兵們用血汗換來的,就叫汗血馬吧。”從此,大宛馬就被稱作“汗血馬”。土庫曼斯坦人說,所謂的汗血,可能是因為這種馬的皮膚比較薄,奔跑時,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會被看到所致。

“汗血寶馬”真的是因為“汗血”得名的嗎?

史籍對汗血寶馬的“汗血”情況有明確而具體的記載:《後漢書》與《全後漢文》中都記載光武帝中元二年,漢明帝賜給東平憲王蒼與陰太后“宛馬一匹,血從前磅上小孔中出。常聞武帝歌,天馬鐳赤汗,今親見其然也”。這說明,漢明帝曾經親眼目睹了汗血寶馬身上流出了“汗血”。

“汗血寶馬”真的是因為“汗血”得名的嗎?

汗血馬因為體型健美和速度極快成立古代帝王首選的坐騎。尤其是整日行軍打仗,四處奔波的帝王,更是對汗血馬情有獨鍾。成吉思汗駕馭著他的汗血寶馬,率領著蒙古大軍在草原上叱吒風雲。據說亞歷山大的坐騎也是一匹汗血寶馬,他征戰一生,建立了橫跨亞歐非的亞歷山大帝國。

“汗血寶馬”真的是因為“汗血”得名的嗎?

這種史上第一神馬到底能跑多快呢?有記錄顯示汗血馬在平地上的千米速度是67秒。除了速度外,汗血馬的耐力也很好,擅長長途跋涉。1935年的賽馬長跑中,有一匹汗血馬84天跑完4300公里。1998年土庫曼斯坦舉辦的一場賽程為3200公里的賽馬比賽中,54匹參賽汗血馬全部順利完成比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