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紀實中的醫者仁心

金銀潭醫院,過去,武漢都很少有人知道,去過的更少;新冠肺炎病患的救治現場,除了醫護人員和病患,很多人並沒有到過,更談不上了解。現在,一部紀錄片《生死金銀潭》,把鏡頭深入到金銀潭醫院的隔離病區內,讓人們身如親臨,直擊了抗擊新冠肺炎的現場。

現場紀實中的醫者仁心

這部28分多鐘的紀錄片,有時序及其“劇情”安排:時點起始於2月下旬(請原諒我記不準具體時間),現場從穿戴好防護服的醫護人員進入病區開始展開,循著醫護人員的腳步,分別到達輕重症不同的具體病患床前;或切入不同的診療、護理和服務過程,還包括有醫院外脫下防護服的醫護人員工作和休息場景;然後於3月29日這個時間點退出。

從中看到的東西還是很多的,不但有醫院、設備、環境等實景,還有診療、救護、服務等實況,更有醫護和病患等實人,有的姓名身份等都通過字幕打出來。

整部記錄片,紀實手法與風格被嚴格把握。聲音方面,沒有什麼深沉或激越其語氣的專職解說,配樂也淺淡在背景,突出的都是當事人畫外音或現場同步聲;畫面方面,沒有刻意渲染和隱瞞什麼,包括死亡,也在鏡頭直視,中。看過以後,對金銀潭醫院這個“戰場”,對救治病患的“戰鬥”,是個什麼情形,人們應該有可以滿意的瞭解。

總體感覺,這部片子從頭到尾似乎都很平常甚至很平淡,看過後卻是不平常的濃濃回味。

回味中,醫護人員與死神近身搏鬥的場面,令人難忘:一位病患要拔掉呼吸機氣管的那雙手,最後經醫護人員的勸說和制止停下來。生命不堪疾病折磨而要放棄的灰心,醫護人員珍惜每一個生命而不肯放棄的耐心,緊張往來,不由得人要為之揪心。病患繼續配合治療,意味著病魔的暫時退卻,令人寬慰。後來從字幕得知這位病患姓閔,截止3月29日仍在危險中,復又讓人懸心。

現場紀實中的醫者仁心

回味中,浸透著醫者仁心的幅幅畫面,不斷浮現:一位因住院週期較長而厭倦欲輕生的病患,被醫護人員告以“剛跟你家人通過話他們等你回家”,得到了拉家常般的勸解;一位擔憂治療花費的老年病患,被醫護人員笑著告知“國家都免費了”;一位可以下床站立的46歲的中年病患,在醫護人員幫助下,高興地完成了對家人報平安的視頻;一位連聲抱怨臨床吵擾自己的病患,即使在醫護人員的解釋中依然莫名煩躁,但她的誤會錯怪沒被漠視;還有那些醫護人員為病患理髮、送別痊癒者出院的畫面等等等等,無不詮釋著醫者仁心的豐富內涵,從中甚至能夠感受到醫護人員的暖暖體溫。這樣的體溫,彌散開開來,覆蓋下去,便是所有病患心頭、整個救治“戰場”上,召喚生命的花朵頑強爛漫的春天!

回味中,我再也忘不了一位醫護人員(請原諒我沒看清和記住她的名字,也請原諒我不能完整準確錄入她說話原文)淚眼哽咽的一番話。她說,每一條生命都是寶貴的。因為每一條生命都有著父母兒女的家庭身份和份量。我也是有家庭的人,我深知失去一條生命,對一個家庭意味著什麼。所以,每一條生命我們都要奮力搶救!

這就是醫者仁心,可謂人間人道的心同此心。沒有也不需要什麼大道理,卻是寫美人間的實在道理。

人們也明白了:在沒有硝煙的救治病患的戰場上,醫護人員和患者都是戰士,醫者仁心是所有戰士戰鬥意志乃至戰鬥能力的重要來源。這個怕熱的新冠病毒,一樣怕溫暖在病房裡的醫者仁心。

現場紀實中的醫者仁心

儘管紀錄片中的醫護人員還包括很多醫護人員都並不認為自己是了不起的英雄,這部紀錄片也不是刻意要塑造英雄,但從《生死金銀潭》中,人們看到並讀懂醫護人員與人間人道心同此心,平凡而偉大的醫者仁心已然巍峨華立。而凡為天下醫者仁心添熱增色者,必為英雄。

向所有奮戰在或奮戰過救治新冠病患戰場的醫護人員致敬!

插圖截屏自《生死金銀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