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根暗長,惡損潛消;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善根暗長,惡損潛消;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為惡而畏人知,惡中猶有善路;為善而急人知,善處即是惡根。

一個人做了壞事,由於尚有羞恥之心而怕大家知道,那麼在這種惡性之中還有一點點棄惡從善的希望。

一個人做了一點好事就唯恐人們不知道,這就說明他做好事的動機不純,

不是以真心幫助別人為快樂,而是想通過做點好事獲取人們的讚譽,歸根到底還是為了一己之私,因此他在做好事的時候就已經埋下了偽善的禍根。

試想,要是沒有得到他想要的名譽,是不是就會心生怨恨,認為行善沒有得到善報。

善根暗長,惡損潛消;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那麼是不是這樣的呢?

善根暗長,惡損潛消

古人先賢的經驗是這樣的:

為善不見其益,如草裡冬瓜,自應暗長。為惡不見其損,如庭前春雪,當必潛消。

行善之後有兩種情況:遠報在子女,近報在自身。

果報也有兩種風格:利物利人。

厚德載物,就個人而言,有了足夠的功德,才會有相應的物質利益。

利人,是惠及大眾,為民造福,這樣的人生才不至於虛度年華。

“利”字,也有正反兩個層次。

用之以己為,則私;用之以濟世,則公矣。

善根暗長,惡損潛消;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碎碑刻碑(《感應篇注》)

孫思邈以龍宮方,歷試皆驗,編入《千金方》中,刻碑傳世。有人多印方本,因擊碎其碑,欲以市利,被雷震死。又一人從而再刻之,夢思邈語曰:“汝命無子,因刻《千金方》,當得貴子。”已而果然。

碎碑者唯知自利,刻碑者但思利人。究竟自利者何嘗利,利人者何嘗不利乎!

潛消弊政(《皇明通鑑》)

宣德間,嘗遣太監至西洋求寶,所費不貲,死者無算。天順時,有上言再遣者,因命兵部項忠,查檢往冊。

時劉大夏為郎中,先至庫,匿之,吏無可查,其事遂寢。後項以失冊責吏,劉笑曰:“此弊政也。縱使冊在,猶當毀之,以除其根,尚追問其有無耶?”項悚謝曰:“公陰德動天,此位當屬公矣。”後果官太保大司馬,子孫屢代貴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