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琪方:等一等,光就來了!

還記得把外公和媽媽“借”給患者的陳琪方嗎?她的外公和媽媽安全歸來了,陳琪方等到了自己的光。


陳琪方:等一等,光就來了!


2020突如其來的一場肺炎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計劃,成千上萬的醫護人員自動情願趕赴一線與肺炎疫情做抗爭,陳琪方的外公和媽媽就是千萬醫護的一員。陳琪方十分擔心外公和媽媽的安危,但她並沒有像十幾歲的孩子一樣哭鬧,反而是執筆寫下了一封給疫情區人員的信。


陳琪方:等一等,光就來了!

陳琪方:等一等,光就來了!


信中表達了自己對外公和媽媽的擔憂,但更多的都是鼓勵的話語,還大方地把自己的外公和媽媽借給了患病的朋友,希望他們早日康復。

陳琪方在此次疫情中的表現,讓很多人都為之側目。十幾歲的年紀,心理卻超乎年齡的成熟。當外公和母親在抗疫一線奮戰的時候,陳琪方自己就在大後方為外公和媽媽加油,還寫信安慰疫情區的人。


陳琪方:等一等,光就來了!


都說少年強則國強,我們的國家就需要更多像陳琪方這樣的青少年。


陳琪方:等一等,光就來了!


而在這次疫情中,我們也確實看到了很多個“陳琪方”。

河南焦作小男孩曲恩澤,他的爸爸是警察,媽媽是護士。疫情來臨的時候,夫妻倆都奔赴前線,只留下10歲的曲恩澤獨自在家。沒有大人照顧的他自己去超市買菜、自己做飯、自覺完成作業,絲毫不讓爸媽擔心。


陳琪方:等一等,光就來了!


每天跟爸媽通電話都是開心的情緒,他說:“我不覺得爸媽單獨留我在家是件討厭的事,他們是為了人民,是我學習的榜樣!”

還有山西6歲的跳跳,他的爸爸是援助湖北的一名醫務人員,家裡就剩媽媽要照顧他和4個月的弟弟。從爸爸第一天離開的時候還會纏著媽媽鬧騰,可隨著時間的流逝,眼看著媽媽變得憔悴的臉龐,6歲的跳跳似乎一夜間長大了。


陳琪方:等一等,光就來了!


他會幫著媽媽照顧弟弟,還會主動幫忙把鍋碗瓢盆都洗了,讓媽媽有個歇息的時候。才6歲的年紀,就已經如此懂事,實在是令人心酸又欣慰。


陳琪方:等一等,光就來了!


古語有云:“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父母可以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進行著無聲的教育。孩子是否能夠成長為活潑、開朗、勇敢的性格,養成社會責任感和正確的習慣,很大的決定因素就是來源於父母的言傳身教。

正如英國作家雪萊所說的,品格可能在重大的時刻中表現出來,但它卻是在無關重要的時刻形成的。此次疫情中,陳琪方的表現之所以這麼出色,我想這與她的日常家庭教育也是分不開的。


陳琪方:等一等,光就來了!


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刻,陳琪方的外公和媽媽奮不顧身地走到了一線。面對疫情,外公劉敦禮說:“這是一種使命感,一種責任感,是醫生沒有哪個往後退縮的。如果我不參加這一次鬥爭,那我這個醫生這幾十年的生涯就會留下遺憾。”


陳琪方:等一等,光就來了!


陳琪方媽媽劉凡也說:“國家跟社會是我們大家的、集體的,去維護它,這是我們的職責。”

當疫情結束之後,陳琪方終於等回了自己的外公和媽媽。但他們並沒有停止工作,年事已高的外公仍然在家為患者提供諮詢服務,而媽媽劉凡則返回崗位正常上班。當再次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她的回答依然是那麼地有力。


陳琪方:等一等,光就來了!


她說:“寧願世間無疾苦,何妨架上藥生塵。醫生崗位更是生命意義的一個承載,它給了自己機會去真正的能夠幫助別人。看到患者康復之後,才覺得生命有了意義。”

在等待外公和媽媽歸來的日子裡,陳琪方等的不只是自己心中的光,更是照耀了千千萬萬病人生命中的光。而我們的生活因為有了這些光,也將變得更加美好和溫暖。


陳琪方:等一等,光就來了!


塵埃終將洗去,熱鬧即將歸來,等一等,光就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