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四大碼頭”前世今生

碼頭———海邊、江河邊專供船舶停靠、乘客上下和貨物裝卸的建築物,一般位於水陸交通發達的商業城市。無錫———地處江南,北倚長江,南瀕太湖,京杭大運河穿城而過。優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米、布、絲、錢“四大碼頭”的應運而生,催生了近代無錫民族工商業的興起。有人認為,無錫實際上就是一座因水而興的“碼頭城市”,“碼頭”之說不只四個。那麼,讓我們一起翻開歷史的畫卷,尋找斑斑印記中昔日“碼頭”的今天。

  ■“無錫碼頭說”版本何其多

無錫“四大碼頭”前世今生


  “雖然已經很久不聽書了,但我們無錫的‘書碼頭’那可不得了。”提及無錫的“碼頭”,今年82歲的胡愛學老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說書”。胡老伯說,他經歷了上個世紀評彈在無錫最為紅火的年代,那時無錫有上百家書場,場面很是鬧猛,“江南第一書碼頭”的美譽由此而來。

  除了民間流傳較為廣泛的“四大碼頭”外,無錫的“碼頭”不僅止於“書”。“春天的太陽”在其博客中提到,近代的無錫碼頭,不僅為各個行業供給原料、運銷產品,而且為企業打開觀望市場的窗口,知曉市場供需和價格的信息,提供了最佳的環境。因此,各種碼頭相繼而生,如“酒醬碼頭”、“蔬果碼頭”、“茶葉碼頭”、“陶器碼頭”、“繡品碼頭”、“機械碼頭”、“印刷碼頭”等。據有關記載,無錫近代曾有30多個興盛一時的商業碼頭。

無錫“四大碼頭”前世今生


  那麼,最能代表無錫“碼頭”的是什麼?在無錫市史志辦副調研員鬱有滿看來,“米碼頭”、“布碼頭”、“絲碼頭”、“錢碼頭”作為無錫歷史上的“四大碼頭”無可非議。“主要是從經濟角度考慮,它們共同催生了無錫近代民族工商業的崛起,象徵著無錫工業的發達。”

  ■“四大碼頭”的前生今世

  “米碼頭”:無錫自古就是浙漕經太湖北上的必由通道。早在明萬曆年間,蓮蓉橋附近就已出現米市。無錫米市全盛時期,糧食常年吞吐量在1200萬石左右,同蕪湖、九江、長沙合稱“中國四大米市”。鬱有滿介紹,許多糧商在糧食業資本積累後擴大經營規模,投資麵粉等工業,榮氏麵粉廠由此起家。

  “那時運河沿岸全是房子,河面停靠的全是米船,三里橋段的大小糧行近百家。”回憶起昔日的“米市”場景,在三里橋附近生活了一輩子的施老伯感慨道。“1956年以後,糧行漸漸消失了。”他說,到1991年,三里橋沿河的三排房子被拆掉了兩排。如今的三里橋古運河畔,刻有“無錫米市”的牌樓依稀可以見證當年的繁華。沿運河拐進小三里橋街,可以看到20多年前建的“三里橋米市場”。“布碼頭”:馬路邊擺張鋼絲床,生意就算開始了,從最初30多個攤位發展到100多個,後來就搬進了“後西溪”。22年前,“阿胖”來到後西溪開始擺攤賣布的情景歷歷在目。一位老無錫回憶,當年後西溪賣布料的人擠人啊。高峰時經營戶500家,是老無錫熟知的“布碼頭”。55歲的“板蘭根”說,做了這麼多年布料生意有了感情,如果身體允許還要再做10年。“阿胖”說,現在來買布做衣的雖以中老年為主,但選擇的餘地很多,這塊市場還存在。

無錫“四大碼頭”前世今生


  明末,無錫被徽商冠以“布碼頭”的美譽。1895年,楊氏兄弟在古運河邊創辦業勤紗廠後,無錫的紡織工業不斷壯大。“那時布商主要集中在布行弄和江陰巷一帶,形成了龐大的布市。”鬱有滿說,現在春申路的前身就是江陰巷,而布行弄於20世紀80年代末被改造掉了。“絲碼頭”:“20世紀70-80年代,無錫紡織工業的出口創匯佔全市的70%,絲綢佔20%以上,當時的這個數字在現在看來難以想象。”市絲綢協會秘書長曹公武道出了無錫“絲碼頭”曾經的輝煌。20世紀20年代,無錫有桑田18.24萬畝,養蠶戶數14多萬戶,繭行223家。“2008年,隨著原有完整流水線的消失,錫城最後一家繅絲廠也停止了生產。”曹公武說,雖然有些可惜,但實業變為遺址已成必然。

  眼下,西漳蠶種場裡的蠶寶寶開始吐絲成繭。如今這裡是無錫城區僅存的一家大規模蠶種場。而這裡的桑田也由20世紀90年代的300畝減為現在的8畝。“作為無錫的傳統產業,蠶絲業應該保護。”76歲高齡的馮曙倫談到桑蠶業現狀時對記者說。作為享受國家特殊津貼的農業科技推廣研究員,近年來,他同蠶種場的技術人員先後培育和推廣出5對優良新品種。“蠶的品質和繭的產量將大大提高。”

  “錢碼頭”:隨著米、布、絲碼頭的興盛,銀錢業應運而生。清咸豐、同治年間,無錫已有大小錢莊6家,“主要集中在北門和西門。那時大量米船到無錫後,商人一般會購買絲綢帶回去,錢票放在錢莊裡更加便利。”鬱有滿說,1904年,在上海辦實業的無錫人周舜卿在錫開辦“信誠銀行無錫分行”,為無錫最早的銀行。民國時期,無錫工商業迅速發展,促進了銀錢業的發展,至1930年,已有錢莊23家,銀行6家,大都設在蓮蓉橋堍,成為蘇南地區的金融中心和著名的放款碼頭。“解放後,錢莊逐漸消失。”如今的蓮蓉橋附近,依然聚集著銀行、證券公司等多家金融機構,推動著我市經濟的發展。

  ■“四大碼頭”:有的根還在,有的發新芽

  “四大碼頭”的繁榮為近代無錫工商業的崛起創造了條件。然而,在記者採訪的多名無錫青年中,卻很少有人能完整說出“四大碼頭”的名稱,而在“老無錫”看來,“四大碼頭”的美譽已成歷史。有人認為,無錫已進入“後碼頭”時代,曾經的“四大碼頭”並未消失,它們延伸出的產業依然存在。如2007年開業的新世界國際紡織服裝城,開拓了無錫“布碼頭”新的交易平臺,2011年無錫糧食科技物流中心的竣工,標誌著無錫“新米市”的重開。

  “可以認為這些是傳統商業和工業延續的新形式,但同原本‘四大碼頭’的概念無法相提並論。”鬱有滿告訴記者,隨著解放後,原先以商品經濟為主的碼頭逐步消亡。改革開放後,以碼頭為依託的經濟產業也不再產生。隨著戰爭中遭受的破壞和中國體制的改革,他們的生存環境發生了變化。“‘四大碼頭’的美譽也只能存於歷史之中。”

  在曹公武看來,“四大碼頭”的衰落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以絲綢業為例,受新興產業的衝擊,低附加值的絲綢業如果還是隻停留在服裝上,不可能有太大的發展。“兩三年後的蠶種場很可能也會消失了。”他說,蠶寶寶全身是寶,如果能在食品、護膚品等產品中提升它們的價值,這項產業還能延續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