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基伟农场劳作,种出37斤模范冬瓜,拿去军区展览,不说是他的

1969年10月上旬,秦基伟带着女儿,到了湖南省汉寿县的一个军垦农场里参加劳动。

那时,尽管连队里有人猜测"老秦"可能是个大官,但还不知道他就是赫赫有名的昆明军区司令员秦基伟。

秦基伟农场劳作,种出37斤模范冬瓜,拿去军区展览,不说是他的

秦基伟

而秦基伟始终没忘记自己的身份,他没有看见过撤他职务的命令,也没听说过哪里有这样的文件。在心里,他永远都是一个共产党员,从政治品质上,他一直都是以人民解放军中将司令员的水准来要求自己。就连种冬瓜,也体现出了司令员的水平。

大约也是突发的灵感,领到瓜秧子那一会儿工夫,秦基伟就琢磨开了:拿一个大军区司令员来种冬瓜,实在是太浪费了。我要是混同于一般群众,把冬瓜种的跟大伙一样,那就更是浪费。

秦基伟农场劳作,种出37斤模范冬瓜,拿去军区展览,不说是他的

秦基伟和邓小平

他别出心裁决定在种冬瓜方面露一手绝活。他的原则是精而不是多,冬瓜大家都种,不在乎他这几个。但他是司令员,不在位的司令员也还是司令员,司令员种的瓜不能混同于战士。

秦基伟决定种出军区司令员级的模范瓜。

秦基伟农场劳作,种出37斤模范冬瓜,拿去军区展览,不说是他的

别人都是常规种法,不进行特意培养。秦基伟则多下了一倍功夫。他挖了一个又深又大的坑,在坑里放足大粪,盖上土让其发酵。待生肥熟了,才下种育苗。

战士们浇水是漫天下雨,一遍拉倒;秦基伟浇水一是掌握好时间,二是掌握好份量,少了不行,多了也不行。

秦基伟农场劳作,种出37斤模范冬瓜,拿去军区展览,不说是他的

待秧苗长大,藤上架了,他就开始抓典型重点扶植,每株选准一朵旺盛的花蕾,然后把其它的枝枝杈杈剪掉,以保障养料集中,促使一花独享。

果然,瓜蛋子长出来了,一开始就显露非凡神气,忽忽长大,能眼看着比别人的雏瓜大得多。长到一定火候,沉甸甸的,连架子都快坠垮了。此时,秦基伟又及时采取保护措施,用稻草搓成绳子,编成网兜,把瓜兜住吊在树上,让其轻轻松松地继续疯长。

谁走到那块实验田里,都要惊呼:啊哟,我的天,这么大的冬瓜!

秦基伟农场劳作,种出37斤模范冬瓜,拿去军区展览,不说是他的

待到瓜熟蒂落,好家伙,最大的一个有三十七斤重。班长把它扛在肩膀上照了像,拿到广州军区参加展览。当然,解说词绝不会说是秦基伟如何如何。按照一种奇怪的逻辑,那样大的冬瓜,"走资派"是种不出来的,它变成了革命小将斗私批修抓革命促生产的成果。即使这样,秦基伟也不计较,人家怎么说都不在乎,自己种的瓜去参加展览,不表扬,心里也照样美滋滋的。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大丈夫纵横天下,能屈能伸,方为豪杰。说起来慷慨激昂,可是真的做起来,又有几个人能坚持始终呢。

秦基伟农场劳作,种出37斤模范冬瓜,拿去军区展览,不说是他的

拍手者为秦基伟

秦基伟坚持下来了。在深层意识里,他把这次"疏散"看作是一种回归,是生命中的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过程。在这里,他很快就适应了,很快就从一个高级领导者的角色转入到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角色,保持了平和的心态。即使以后回忆,也仍能看出他在遗憾中还夹杂一丝留恋,并充满了温情。

"参加劳动,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我自小就是个劳动者,农活基本上不生疏,精神上也能接受,甚至感到充实。

秦基伟农场劳作,种出37斤模范冬瓜,拿去军区展览,不说是他的

秦基伟将军之墓

"西湖农场的劳动量是很大的,有一天我挑了三十二挑大粪。农忙搞双抢,割了稻子又插秧,早晨打着电筒上工,夜晚打着电筒收工。再累再苦,我也坚持下来了。战士们都是年轻娃,能吃苦,但不会照顾自己。一天活干下来,浑身又是泥又是汗,回来后脱下衣服地上一扔,倒头便睡,那样子,很让人心疼。我的瞌睡少,就给他们洗衣服,洗好了又补,常常是在灯下,戴着老花眼镜,一针一针地缝。战士们的绒衣长,自己又不会收拾,穿在身上拖拖沓沓,我就帮他们剪,再用布头把剪口包好,防止脱线。团里的干部都觉得老秦有点特别,他们也听到风声我是个高级干部,从领导岗位下到农场来挑大粪,在世俗眼里,属于忠臣落难。有的战士偷偷地问我,老秦,你那么大的官不当了,心里不难受?我说那有什么难受的?我当初参加革命,只想着穷人翻身解放,并没有想到要当官。我本来就出身于劳动人民家庭。参加劳动,可以说如鱼得水。靠自己的汗珠子养活自己,饭香菜美。有什么值得难过的?"秦基伟后来回忆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