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需衝擊有多大——哪些行業最受傷?

摘要

1、進口下滑沒有出口嚴重?前兩月我國出口大幅減少,而進口僅小幅下滑,或主要緣於統計因素,出口對疫情影響的反應更快,進口相對慢一些。不過,從高頻數據來看,疫情對進口的影響或在3月統計數據裡體現。

2、全球經濟或現負增長。為控制疫情擴散,各國防控措施不斷升級,人員、物資流動的限制對經濟的衝擊非常大。再加上金融資產大跌,居民財富受損,中美日歐等經濟體貢獻了全球60%以上GDP,全球經濟或將現明顯負增長。

3、經濟和就業影響有多大?我們預計,外貿對國內名義GDP的拖累可能在1.0-2.1個百分點;外需走弱也會影響到出口相關的就業,預計會造成800-1500萬人面臨就業困難。

4、哪些衝擊大,哪些衝擊小?計算機、通信、文娛用品、機電、紡織服裝等行業外貿依賴度最高,受衝擊可能更大。而地產基建產業鏈相關、必需消費相關行業對外需依賴程度低,受到的直接衝擊較小。


1


進口下滑沒有出口嚴重?

受新冠病毒疫情以及春節假期延長等因素的影響,我國1-2月以美元計價的出口大幅減少17.2%。但前兩月我國進口僅小幅下滑4%,或主要緣於統計因素。根據海關總署規定,出口貨物的日期按照辦結海關手續的日期統計,而進口貨物的日期,則按照到岸後海關放行的日期統計。而貨物的離岸和到岸是存在時間差的,出口對疫情影響的反應更快,而進口相對要慢一些。

外需衝擊有多大——哪些行業最受傷?

不過,從高頻數據來看,2月中下旬主要進口商品也在加快下行。比如,2月下旬以來,大豆到港量持續下滑,3月以來同比跌幅超過40%;LNG進口船期也在持續下滑,截止3底,LNG進口船期環比下降6.9%,同比則減少14.9%。

外需衝擊有多大——哪些行業最受傷?

再比如,中國鐵礦石主要進口國之一巴西的發運量自3月以來加速下行,而到港數據一般滯後發貨量,3月下旬鐵礦石到岸數量將繼續下行。由此可見,疫情對進口的影響或在3月統計數據裡顯現。

外需衝擊有多大——哪些行業最受傷?


2


全球經濟或現負增長

為控制新冠病毒疫情擴散,各國防控措施在不斷升級,截止目前有 60多個國家宣佈進入緊急狀態,印度、波蘭、加拿大等至少18個國家已宣佈關閉國境,意大利等6個國家全國“封城”,禁止非必要的人員自由流動。

外需衝擊有多大——哪些行業最受傷?

人員、物資流動的限制,對經濟的衝擊非常大。主要經濟體3月PMI指數均大幅下滑,尤其是服務業PMI指數創歷史新低。3月以來,主要疫情國外出就餐同比持續減少,當前就餐數量幾乎為零。

外需衝擊有多大——哪些行業最受傷?

Box Office Mojo數據顯示,3月中旬以來,美國電影票房收入同比降幅擴大至80%;3月24日,美國航空客運量僅為正常時期的10%;3月21日,美國酒店收入同比下滑69.5%,創歷史最大降幅。

美國經濟週期研究所發佈的ECRI領先指標加速下滑,疫情發酵,再加上股市大跌、居民財富縮水,美國一二季度的經濟可能會出現大幅負增長。

外需衝擊有多大——哪些行業最受傷?

歐元區經濟本身就在持續走弱,19年經濟增速僅1.2%,創6年來新低。而當前意大利、德國、法國和西班牙是除美國和伊朗外,疫情最嚴重的國家,這四個國家經濟總量佔歐元區的比重高達75%。疫情的持續發酵,將嚴重衝擊歐元區經濟。

根據IFO最新數據,德國3月預期指數已經跌至08年經濟危機水平;同時,4月GFK消費者信心指數從上月的8.3斷崖式下跌至2.7,可見德國的經濟或再度落入負區間,繼續拖累歐元區經濟。意大利3月經濟預期指數也從112大幅下跌至95,環比跌幅創歷史新高。歐元區二季度經濟下滑幅度可能達到10%附近。

外需衝擊有多大——哪些行業最受傷?

日本經濟增速在去年4季度就已經落入負值區間,現在受到疫情衝擊,經濟將加速下滑。3月日本經濟前景指數較上月大幅回落,接近08年金融危機時水平,投資預期信心指數創有數據以來新低。

考慮到受疫情衝擊較為嚴重的中、美、日、歐盟等經濟體貢獻了全球60%以上GDP,預計上半年全球經濟將出現明顯的負增長。

外需衝擊有多大——哪些行業最受傷?


3


經濟和就業影響有多大?

我國主要出口國美、德、法、英、韓等疫情均較為嚴峻,而這些國家的需求佔我國出口比重高達30%。我國外需壓力明顯增大,近期已經出現外貿訂單遭遇取消或延遲等現象。我們估計我國一季度出口或減少3700億-7400億人民幣,降幅在10%-20%附近。

外需衝擊有多大——哪些行業最受傷?

而當前外需惡化的局面才剛剛開始。據中國服裝協會3月14日調研發現,46%的調查企業反映訂單明顯減少,這一比例較一週前上升了16.6個百分點。除了需求轉弱外,商品運輸也存在諸多限制。3月下旬以來,美東休斯頓港部分碼頭已關閉,美西最大港口洛杉磯港所有碼頭也實施錯時關閉。我們預計,我國二季度出口或將損失6600億-10000億人民幣,下滑幅度在15%-25%之間。

外需衝擊有多大——哪些行業最受傷?

根據我們修正後的外貿拉動GDP的測算方法,出口下滑將導致我國1季度GDP損失約4500-6000億元,拖累全年名義GDP增速0.45-0.6個百分點;二季度GDP損失約5300-8100億元,拖累全年名義GDP增速0.5-0.8個百分點。全年來看,外貿對國內名義GDP的拖累可能在1.0-2.1個百分點。

外需衝擊有多大——哪些行業最受傷?

外需走弱也會影響到與出口相關的就業,如果就業壓力增大,連鎖反應帶來的經濟下行壓力會更大。

根據中國全球價值鏈課題組的測算,2018年我國貨物出口拉動就業9988萬人次,即每百萬美元貨物出口可以拉動就業40.2人次。按照這一數據進行估算的話,今年外需走弱可能會造成800-1500萬人就業面臨困難。

外需衝擊有多大——哪些行業最受傷?


4


哪些衝擊大,哪些衝擊小?

從工業企業來看,計算機、通信及文娛等行業外貿依賴度最高,受到的衝擊可能更大一些。儘管08年以來,我國對外需的依賴度整體在下滑,但一些製造業行業對外需的依賴度依然很高。比如,計算機、通信行業出口依賴度接近50%,文娛類出口依賴度也接近30%,傢俱、紡織服裝、機械等均在20%以上。

從上市公司數據來看,也是如此,計算機、通信、機械和紡織等外貿依賴度最高。通過公佈海外業務收入企業的年報數據測算,計算機、通信行業外需依賴度高達40%,機械、紡織等行業外需依賴度也都超過30%。從公司層面來看的話,外需依賴度超90%的公司佔2%,這些公司的出口業務主要分佈在北美和歐洲;外需依賴度超50%的公司也有16%左右。

外需衝擊有多大——哪些行業最受傷?

從產品角度來看,我國出口最多的是機電產品,其中有18%出口到美國,出口到日本和韓國的比重也在5%左右。其次是紡織服裝產品,有16%出口到美國,出口到韓國和日本的比重達到7%和5%,而出口到德國和英國也在3%左右。

外需衝擊有多大——哪些行業最受傷?

相比較而言,地產基建相關產業和居民必需品行業受到外需的衝擊要小一些。

例如,黑色金屬採礦業的外需依賴度不到0.01%,煤炭開採業也僅0.08%。電、熱、燃氣生產以及菸草製造等均不足1%,食品飲料酒、蔬菜等產品出口依賴度也僅1%左右。

外需衝擊有多大——哪些行業最受傷?

風險提示:疫情擴散,貿易問題,經濟下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