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50個經典名句,每一句都是人生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50個經典名句,每一句都是人生。

蕭伯納(1856—1950)

蕭伯納,愛爾蘭劇作家。1925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他是英國現代傑出的現實主義戲劇作家,是世界著名的擅長幽默與諷刺的語言大師。

1. 人生有兩出悲劇。一是萬念俱灰;另一是躊躇滿志。

2. 想結婚的就去結婚,想單身就維持單身,反正到最後你們都會後悔。

>3. 真正的閒暇並不是說什麼也不做,而是能夠自由地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4. 歷史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人們不會從歷史的經驗中吸取教訓。

5. 一個理智的人應該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只有那些不理智的人,才會想去改變環境適應自己。但歷史是後一種人創造的。

泰戈爾(1861—1941)

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印度著名詩人、文學家。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

6.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7.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

8. 當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的時候,你也要再錯過群星了。

9. 只有經歷過地獄般的磨礪,才能練就創造天堂的力量; 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響。

10. 縱然傷心,也不要愁眉不展,因為你不知是誰會愛上你的笑容。

羅素 (1872—1970)

伯特蘭·羅素是二十世紀英國哲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歷史學家,無神論或者不可知論者,也是上世紀西方最著名、影響最大的學者和和平主義社會活動家之一,1950年,羅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表彰其"多樣且重要的作品,持續不斷的追求人道主義理想和思想自由"。他的代表作品有《幸福之路》《西方哲學史》等。

11. 戰爭不決定誰對了,只決定誰留下了。

12. 乞丐並不會妒忌百萬富翁,但是他肯定會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

13. 你能在浪費時間中獲得樂趣,就不是浪費時間。

14. 如果一聽到一種與你相左的意見就發怒,這表明,你已經下意識地感覺到你那種看法沒有充分理由。如果某個人硬要說二加二等於五,你只會感到憐憫而不是憤怒。

15. 這個世界的問題在於聰明人充滿疑惑,而傻子們堅信不疑。

丘吉爾(1874—1965)

溫斯頓·丘吉爾,英國政治家、歷史學家、畫家、演說家、作家、記者,兩度出任英國首相。他寫的《不需要的戰爭》獲1953年諾貝爾文學獎。

16. 成功就是從失敗到失敗,也依然不改熱情。

17. 樂觀的人在每個危機裡看到機會,悲觀的人在每個機會里看見危機。

18. 堅持下去,並不是我們真的足夠堅強,而是我們別無選擇。

19. 如果你對每隻向你吠的狗,都停下來扔石頭,你永遠到不了目的地。

20. 如果今天不比昨天多做一點什麼,那麼明天還有什麼意義。

海明威 (1899—1961)

歐內斯特·海明威,美國作家和記者,被認為是20世紀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是美國"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中對人生、社會、世界都表現出了迷茫和彷徨。1953年,他以《老人與海》一書獲得普利策獎;1954年,《老人與海》奪得諾貝爾文學獎。海明威一向以文壇硬漢著稱,他是美利堅民族的精神豐碑。海明威的作品標誌著他獨特創作風格的形成,在美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

21. 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但到後來,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會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

22. 我們花了兩年學會說話,卻要花上六十年來學會閉嘴。大多數時候,我們說得越多,彼此的距離卻越遠,矛盾也越多。

23. 優於別人,並不高貴,真正的高貴應該是優於過去的自己。

24. 現在不是去想缺少什麼的時候,該想一想憑現有的東西你能做什麼。

25. 這個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人們為它奮鬥。我只同意後半句。

加繆(1913—1960)

阿爾貝·加繆,法國聲名卓著的小說家、散文家和劇作家,存在主義文學大師,“荒誕哲學”的代表人物。1957年因“熱情而冷靜地闡明瞭當代向人類良知提出的種種問題”而獲諾貝爾文學獎,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獎作家之一。

26. 不要走在我後面,因為我可能不會引路;不要走在我前面,因為我可能不會跟隨;請走在我的身邊,做我的朋友。

27. 一切偉大的行動和思想,都有一個微不足道的開始。

28. 我們很少信任比我們好的人,寧肯避免與他們來往。相反,我們常對與我們相似、和我們有著共同弱點的人吐露心跡。我們並不希望改掉弱點,只希望受到憐憫與鼓勵。

29. 我的靈魂與我之間的距離如此遙遠,而我的存在卻如此真實。

30. 重要的不是治癒,而是帶著病痛活下去。

馬爾克斯(1927—2014)

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是哥倫比亞作家、記者和社會活動家,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代表作有《百年孤獨》。

31. 過去都是假的,回憶是一條沒有歸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無法復原,即使最狂熱最堅貞的愛情,歸根結底也不過是一種瞬息即逝的現實,唯有孤獨永恆。

32.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麼,而是你記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銘記的。

33. 我們趨行在人生這個亙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裡涅槃,憂愁纏滿全身,痛苦飄灑一地。我們累,卻無從止歇;我們苦,卻無法迴避。

34. 所有人都顯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盡辦法排遣寂寞,事實上仍是延續自己的寂寞。寂寞是造化對群居者的詛咒,孤獨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

35. 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一隅。

羅曼·羅蘭(1866—1944)

羅曼·羅蘭,思想家,文學家,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音樂評論家,社會活動家。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20世紀上半葉法國著名的人道主義作家。他的小說特點被人們歸納為"用音樂寫小說"。

36. 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37. 大部分人在二三十歲上就死去了,因為過了這個年齡,他們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後的餘生則是在模仿自己中度過,日復一日,更機械,更裝腔作勢地重複他們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所愛所恨。

38. 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他的際遇。如果你喜歡保持你的性格,那麼,你就無權拒絕你的際遇。

39. 有些事情是不能告訴別人的,有些事情是不必告訴別人的,有些事情是根本沒有辦法告訴別人的,而且有些事情是,即使告訴了別人,你也會馬上後悔的。

40. 一無所有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將獲得一切!

黑塞(1877—1962)

赫爾曼·黑塞,德國作家,詩人。一生曾獲多種文學榮譽,194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愛好音樂與繪畫,是一位漂泊、孤獨、隱逸的詩人。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為題材,表現對過去時代的留戀,也反映了同時期人們的一些絕望心情。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門青》《荒原狼》等。

41. 人生十分孤獨。沒有一個人能讀懂另一個人, 每一個人都很孤獨。

42. 幸福是一種方法,不是一樣東西。是一種才能,不是一個目標。

43. 有的人認為堅持會讓我們變得更強大,但有時候放手也會。

44. 命是弱者的藉口,運是強者的謙詞。

45. 一個人若要完全理解另一個人,大概必須有過類似的處境,受過類似的痛苦,或者有過類似的覺醒體驗,而這卻是非常罕見的。

奧尼爾(1888—1953)

尤金·奧尼爾美國劇作家,表現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美國民族戲劇的奠基人。主 193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要作品有《瓊斯皇》《毛猿》《天邊外》《悲悼》等。

46. 我們生而破碎,用活著來修修補補。

47. 如果你把謊言撕碎,那些碎片就是真理。

48. 你是不是因為太懦弱了,才這樣以炫耀自己的痛苦來作為自己的驕傲?

49. 上帝給了人們有限的力量但卻給了人們無限的慾望。

50. 幸福就是一雙鞋,合不合適只有自己一個人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