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月亮與六便士》:人過中年,是活在當下,還是逐夢前行

追逐夢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運,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頭看到了月光。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人過中年,是活在當下,還是逐夢前行

人過中年,一眼就能看盡餘生,每天看到的都是昨天的重複。戀愛的激情早已經被雞毛蒜皮、家長裡短消耗怠盡,即使同睡在一張床上夫妻,也只是各自玩著手機,絕不多說一句話。


難道這輩子就這樣混沌下去?我們經常這樣問自己。

看了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後,讓我們震撼了:書中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德,一次非常之舉,成就非凡人生。


那麼,他是怎麼做到呢?其實,他的成功,用我們現在大多數人的眼光來看,就是找罪受!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人過中年,是活在當下,還是逐夢前行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人過中年,是活在當下,還是逐夢前行

必須擺脫家庭束縛


“男人的靈魂漫遊於宇宙遙遠的地域,女人卻熱衷於把男人的靈魂囚禁在家庭收支賬薄的小圈子裡。”

書中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德原本是個公司證券經紀人,年過四十,有兒有女有漂亮的妻子,表面上一家人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


只不過,他夫人巴結社會名流,在她眼中的丈夫“枯燥乏味”。因為他的老實,他夫人在別人面前都感覺難為情,甚至羞於帶他出來見人。

用書中的話來說:“他只是個善良、無趣、誠實、平常的男人。”充其量就是個“好丈夫、好父親、誠實的經紀人“。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人過中年,是活在當下,還是逐夢前行

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斯特里克蘭德竟然有一天不辭而別,斯特里克蘭德夫人斷定他丈夫肯定是外面有人了。


但事實上,令她想不到是,她的丈夫斯特里克蘭德為了自己當畫家夢想才不辭而別,這讓人不可思議,卻又在情理之中。

“有人的胸前已經灑滿了淚水,我就不再把我的淚水給人添亂。”


斯特里克蘭德夫人對自己的丈夫,一點都不瞭解。當知道真相後,她寧可讓人知道他是因為有情人才出走的,比起他去當畫家,她更好接受。


不讓人知道,她不是不瞭解自己的丈夫,維護表面的自尊。這樣的女人,不知是可憐還是可悲?我們就不忍心評說了。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人過中年,是活在當下,還是逐夢前行

斯特里克蘭德為了自己的夢想,他淨身出戶,流落街頭,孤苦伶仃,差點餓死病死,他也再所不惜,沒有大家想象的會回頭。


說到底,他就是要給自己逼上一條絕路,如果“每天老婆孩子熱炕頭,小農心裡樂悠悠。臉朝黃土背朝天,兩畝水田一頭牛”。


都過著這樣的日子,也就是我們大多數人的活法,這哪有將來?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人過中年,是活在當下,還是逐夢前行

必須擺脫愛情的束縛

“情慾是正常的、健康的。愛情是一種疾病。”“當一個人墜入情網時,他們對世上的什麼事情都聽不到、看不見了。這時候他們就像鎖在木船的坐板上的奴隸一樣。”這是斯特里克蘭德為什麼會對男女之間的事非常反對,甚至是厭惡。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人過中年,是活在當下,還是逐夢前行

在他看來愛情就是一種束縛,因為他已經“瞄準在別處”,而一旦陷入這樣的“圈套”就會讓他的夢想毀之於一旦。


也因此,當布蘭奇死心塌地要跟著他時,他本能的反對,即使她為了他自殺,他也無動於衷。表面上看起來,他是冷血的,甚至留下罵名,畢竟“朋友妻,不可欺”,他也在所不惜。

“一個女人能原諒男人給她造成的傷害,但不能原諒他為她的緣故而做出的犧牲。”


說到底,他是看不起這個朋友斯托羅伊夫,這個庸俗的畫家,又是一個可憐的人。他對畫畫沒有天賦,對女人也不瞭解,只知道一味對布蘭奇表現出瘋狂似的愛,但越是這樣,布蘭奇越是心理難過,因為她曾經是被貴少拋棄的人,是他救了她。


所以,他對畫畫不瞭解,對女人也不解,好在他對斯特里克蘭德天才是瞭解的,他原諒了斯特里克蘭德所做的一切。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人過中年,是活在當下,還是逐夢前行

作為一個正常人,他也有正常的生理需要。對於,斯特里克蘭德來說,性慾只佔很小的位置。他的靈魂瞄準了別的東西。


“女人是我享樂的工具,我才沒有耐心成為她所要求的幫手、伴侶、陪同呢。”說到底,他需要女人,但女人對於他來說,只作為正常男人的性慾釋放。


任何人,不要想拿愛情來“圈”他,甚至束縛他。如果他接受了布蘭奇的愛,那麼他又要回到從前的生活,這哪是他想要的生活?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人過中年,是活在當下,還是逐夢前行

必須擺脫名利的束縛


“追逐夢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運,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頭看到了月光。”


月亮代表的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則是現實代表。作為一名畫家,他的作品,不被人所接受,因為靈魂是痛苦的,滿眼都是殘缺不全的符號,他也不去為自己吆喝。


在別人看來,他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脾氣古怪,特立獨行。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人過中年,是活在當下,還是逐夢前行

“自己選擇路,即使爬也要爬完”。貧困潦倒他從有過怨言,後來到了塔希提島,斯特里克蘭德一個白人竟然與土著人結婚生活在一起,他倒不以為“病”。


在“文明人”看來,那是“落後愚昧”的;但在他看來,這也是原始的,沒有被現代文明“汙染過”的。


那裡的海島讓他作畫靈感如泉噴湧,而且“模特遍地都是”。在他臨死之前,他滿屋子都畫上了,終於創造出一個自己心中想要的世界。

這正應了孟子那句話:“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人過中年,是活在當下,還是逐夢前行

就像曹雪芹,包衣出身(也就是奴才),他的主子是九王爺多爾袞。而與他交好並經常接濟的敦敏兄弟則是八王爺家後人。


前世的繁華如煙雲,後來只落得舉粥度日,連寫《紅樓夢》連稿紙都沒有,用的是以前老黃曆反面寫的。


每天喝著劣質的酒來禦寒,導致身體也受到傷害,英年早逝,但留給我們的是一部偉大作品《紅樓夢》。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人過中年,是活在當下,還是逐夢前行


在斯特里克蘭德看來,家庭也好,女人也好,金錢也好,這些都是束縛自己的枷鎖。


為了創作,為了自己的理想,就必須捨棄它們,才能心無旁騖地去畫畫。


現實中表面看起來那些令人引以為豪的事,事實上卻成為我們夢想前進的枷鎖,捆住手腳,動彈不得,直至孤獨消亡。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人過中年,是活在當下,還是逐夢前行

當他在世時,他的作品不被理解,一幅作品賣不到十法郎,而當他去世後,竟然賣到了三萬法郎,成為公認的天才畫家。


他終於成功了,但無論在世與不在世,這一切都與他無關!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人過中年,是活在當下,還是逐夢前行

結束語:有夢想誰都了起

其實,斯特里克蘭德這樣的人不僅在書中,生活中也有,而且就在我們身邊,“流浪大師”沈魏,他在26年前放棄令人豔羨的上海審計局工作,倡導垃圾分類的理念。


他認為垃圾只是放錯了地方,他雖為國為民,卻不為當時世俗所理解接受,現在證明他是無比的正確,他的理念超越了我們近三十年。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人過中年,是活在當下,還是逐夢前行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我們也到了“油膩大叔”的年紀,看著穩定的工作,“安樂窩”似的家庭,年輕時的激情已燃燒怠盡;你會像他一樣,還有勇氣繼續去追逐自己的夢想嗎?

一個人一輩子,總要為自己的夢想奮鬥一下,假如實現了呢?最後向大家推薦這本書,值得一看,會給你啟發與力量,重新燃起當年的激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