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祖先大腦與類人猿相似 ,但發育緩慢

一國際研究團隊近日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發表論文稱,生活在300萬年前的人類祖先——阿法南方古猿的大腦與類人猿相似,但卻像人類大腦一樣發育緩慢。他們稱,漫長的童年期讓阿法南方古猿有更多的時間學習成長,從而為後來的大腦分化和社會行為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阿法南方古猿被認為是所有後來人類的祖先,生活在300多萬年前。它們的化石只發現於東非,著名的“露西”就是在埃塞俄比亞的阿法爾窪地被發現的。隨著越來越多的化石被研究,科學家對這一物種有了較多瞭解,發現其具有許多類人的特徵,如可以直立行走,可能使用過石器。但至今,科學家對該物種大腦組織的情況卻瞭解很少。


為了研究阿法南方古猿的大腦組織結構和發育問題,由美、德、英等國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運用精確的成像技術對包括“塞拉姆”在內的8個阿法南方古猿的頭骨化石進行了研究。“塞拉姆”是科學家2000年發現的一個阿法南方古猿兒童化石的名字,在埃塞俄比亞阿姆哈拉語中是“平安”的意思。它是科學家研究人類進化史的重要標本,有不少關於人類進化的重要成果來源於它。


大腦組織雖不會形成化石,但會在顱內側留下印記。通過掃描,研究人員根據化石中遺留的腦內印跡推斷出阿法南方古猿大腦組織的關鍵特徵,發現它們的大腦組織與類人猿的大腦組織更相似,並沒有人類大腦的特徵。而通過比較“塞拉姆”和成年古猿的顱內容積發現,像今天的人類一樣,阿法南方古猿的大腦發育時間很長。這意味著該物種具有漫長的童年,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學習、成長。


研究人員指出,因大腦發育緩慢,阿法南方古猿在童年期更需要成年古猿的照拂,長時間地學習成長,這為後來的大腦分化和社會行為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