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建設助貧困戶走向富裕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對曾是靠天吃飯的貧困村民而言,切身感受到了變化。

山道彎彎,中連川鄉中莊窠村距離榆中縣城80公里,這裡因海撥高,降水稀少,是典型的乾旱山區,村民致富困難。

記者採訪時感受到,這裡氣溫明顯偏低,仔細察看時,才能見到荒草間的絲絲綠意。

白得文家有7口人,靠種植土豆、豌豆為生,家裡除了兩位老人外,小孩中年齡最大的還沒有上學,經濟負擔很重,一年的收成也僅夠溫飽。

他說,現在好了,成了護林員,每年有了8千元的收入,這使他感覺家裡的經濟負擔輕了許多。他笑著說:“在這個崗位上,就要把工作做好,要讓家鄉的荒山逐步披上綠裝。”

據瞭解,該村像白得文這樣的護林員共有8名。

在山路上轉過兩個彎,記者看到一處平地上幾位村民正在挖樹苗,這些經過培育的樹苗已有1米高。69歲的楊景忠老人說,他依靠本村的合作社,挖樹坑、種檸條,幾年下來已經掙了10多萬,生活現在沒啥問題。

村支部書記馬君林說,在市林業局的幫扶和支持下,他個人成立了合作社,專門用於荒山綠化,造林為主,2018年,他帶領村上的建檔立卡戶和非建檔立卡戶共計70多戶從事育苗、荒山綠化工作,村民最高有兩萬元的收入。

據瞭解,自2017年以來,市林業局累計為定點幫扶的中連川鄉村通道綠化、集中安置點綠化投入資金450餘萬元;落實國家、省級重點林業扶貧工程和退耕還林補助、造林補貼項目資金達4900萬元。

市林業局幫扶辦主任白銀茹說,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市林業局充分發揮林業行業優勢,始終把生態項目建設和林業產業發展同脫貧攻堅緊密結合起來,認真落實黨中央“生態補償脫貧一批”有關政策,大力實施林業生態工程扶貧、林業生態產業扶貧、林業生態效益補償扶貧,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致富。一是林業生態工程扶貧。依託國家三北工程和省、市營造林建設項目,引導組建營造林合作社,吸納貧困人口通過參加營造林、撫育管理、生態保護,增加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勞務性收入約2000萬元。通過引導群眾發展林下種養、特色林果業、康養業和森林旅遊等林草產業,增加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產業性收入約2000萬元。利用國家重點公益林、天然林資源保護和草原保護工程,爭取生態護林員、草原管理員項目資金約1229萬元,從建檔立卡貧困戶中選聘生態護林員,使1392戶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受益,每名生態護林員年補助工資收入8000元;從建檔立卡貧困戶中選聘草原管理員,使578戶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受益,每名草原管理員年補助工資2000元,通過生態護林員、草原管理員項目資金,增加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工資性收入約2000萬元。

在林業生態產業扶貧方面,堅持以桃、梨、蘋果、接杏種植為重點,下撥經濟林補貼1000萬元,開展林業科技培訓86期近5萬人(次),發展林果產業20.37萬畝,產量近14萬噸,產值1億元左右,指導有關企業獲得國家工商總局“蘭州軟兒梨”地理標誌產品認證,有效增加群眾收入。同時,建成以連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主,輻射石佛溝、吐魯溝、徐家山3個國家級森林公園以及榆中興隆山、西固關山、西固南山、城關區五一山、鳳凰臺、蘭山6個省級森林公園的森林旅遊體系,培育發展生態旅遊產業,有效增加貧困群眾收入。

在林業生態效益補償扶貧上,全面落實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任務,自2016年以來,累計發放補助資金3136萬,涉及建檔立卡貧困戶10537人,佔全市退耕還林戶的30%,平均每戶增收3000元,有力支持全市脫貧攻堅任務的完成。

據悉,我市三縣一區(榆中、皋蘭、永登、七里河區)256個建檔立卡貧困村的3.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從林業生態建設過程中年增加收入達6000萬元,人均收入可增加1800多元,其中,生態建設增收貢獻可達1/3。

另據瞭解,市林業局在幫扶工作中,始終堅持把林業生態重點工程項目向深度貧困村鎮傾斜,先後建成生態鎮6個、綠化村莊335個,支持市直部門和單位開展貧困村綠化100多個,精準提升重要節點生態景觀。

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他們將持續做好12個貧困村脫貧攻堅幫扶工作,培育鄉村發展、貧困群眾穩定增收的主導產業。

轉自:蘭州新聞網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呂晟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