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道就是“凝聚器”和“黏合劑”

3月29日,正在蘭州駐地進行醫學觀察的甘肅省第三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給甘肅日報社、甘肅日報報業集團、甘肅新媒體集團發來一封特別的感謝信,表達102名醫務工作者的溫暖心聲。感謝信說,一系列鮮活的、充滿正能量的新聞報道,讓醫療隊隊員更加有信心,讓患者更加放心,讓家鄉父老更加安心,也讓醫療隊真切感受到了關心和溫暖,感受到了家鄉父老的牽掛與支持。(3月29日新甘肅客戶端)

這封感謝信,讓我們感受到新聞工作者在“團結人民、鼓舞士氣”上發揮的巨大作用。早在2016年2月19日,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闡釋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提出了48字方針,其中的“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是新聞工作者的屬性使然,也是新聞工作者的職責所在。

越是困難時期,團結人民、鼓舞士氣顯得越為重要。最近這段時間,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新聞工作者和來自全國各地的醫生護士一樣,不怕艱難險阻,勇往直前,不顧個人安危深入醫院、探訪社區……他們在逆行中推出的一篇篇深入人心的作品就是“凝聚器”,凝聚全國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為了更好地鼓舞士氣,新聞媒體在這次疫情報道中將鏡頭更多地對準了那些平凡的英雄。“拉響警報第一人”張繼先、用“漸凍”之身帶領大家“保衛武漢”的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被稱為“生命擺渡人”的快遞小哥汪勇……大量媒體刊發關於他們的報道。一個個英雄故事的報道宛如“黏合劑”,讓全國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去與疫情較量、鬥爭。習近平總書記也在多個場合表達了對英雄的崇敬之情,號召全社會銘記英雄、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3月24日晚,他同波蘭總統杜達通電話時強調,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

就像那首老歌《真心英雄》裡面唱的那樣,“平凡的人們給我最多感動”。實踐證明,新聞工作者越是將筆墨用在這些平凡的英雄上面,越能觸及老百姓的心,越能鼓舞大家以“人心齊,泰山移”的精神偉力戰勝困難,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進而邁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徵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