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回升,70%大閘蟹養殖戶都遇到了這個難題,不會處理蟹難養!

溫度回升,70%大閘蟹養殖戶都遇到了這個難題,不處理顆粒無收!

今天早上收到河蟹養殖技術交流群的某位養殖朋友的求助,該位朋友表示池塘當中的pH值較高達到了9.5左右,但是觀察水色透明度高、藻類也並不是很多,那這是什麼原因呢?怎麼處理呢?針對這位朋友的疑問,答案會在本文中揭曉,我們先來了解一下pH值較高到底會有什麼危害呢?又要如何解決呢?

溫度回升,70%大閘蟹養殖戶都遇到了這個難題,不會處理蟹難養!


某群友蟹塘pH值較高求助


一、pH 值較高的危害

1.池塘當中的pH值會腐蝕大閘蟹、小龍蝦的鰓部,造成生理性缺氧,長此以往將會導致大閘蟹、小龍蝦鰓部壞死;

2.pH值較高的時候會增加池塘當中氨氮的毒性,成倍的增加,導致養殖動物直接中毒死亡,影響水產養殖的產量,導致虧本;

pH試紙可大概估測pH值

溫度回升,70%大閘蟹養殖戶都遇到了這個難題,不會處理蟹難養!


二、標準的pH值範圍

1.一看濃度(指標):

池塘中的pH值是反映池塘當中氫離子濃度的對數值,一般水產生物範圍在7.0-8.5左右的中性或者鹼性,部分科學研究表明,微鹼性的養殖環境更適宜養殖動物的生長;

溫度回升,70%大閘蟹養殖戶都遇到了這個難題,不會處理蟹難養!


pH值的範圍不能波動過高,不能超標


2.二看波動情況:

pH值的穩定與否表明了水體的穩定情況,如果早午晚的pH值波動範圍過大則表示水體不穩定,會對養殖動物造成一定的應激,影響吃料、生長速度等,“穩定決定成活”——長此以往水體不穩定勢必造成大閘蟹、小龍蝦養殖的成活率降低,導致產量減少。

三、針對池塘的pH值過高如何處理?

這也就是本文的開頭這位養殖朋友所說的pH值過高,pH值過高考慮以下情況就對了:

1.引起pH值過高的原因

①藻類/水草瘋長,光合作用強:

常見於陰天、低溫後突然晴天導致水草或者藻類瘋長,進行光合作用從而會導致水體的pH值大幅度的升高;

②池塘有機物過多:

池塘有機物太多,也就是髒東西過多也會導致藻類、水草的瘋長;

③底部惡化嚴重:

原因同上,底部導致藻類/水草瘋長;

④錯誤用藥:

比如使用生石灰也會讓池塘的pH值暫時性大幅度升高

2.處理方案:

針對池塘引發pH值升高的具體原因,對症下藥才能減少操作成本且將問題及時處理好,根據水產養殖池塘情況的不同我們給出一些大概的處理方式供各位養殖朋友參考,如果需要針對性的解決請到技術交流群內找我們的技術人員交流。

①換水

換水是最快的解決辦法,但是注意換水量不要太大,少量多次的進行換水以減少對大閘蟹、小龍蝦的應激反應;而為了保險起見,最好在換水之前使用維生素來進行抗應激的工作,維生素是維持生命的必要元素,人類每天也需要補充大量的維生素。由於人類腸道的構造,消化能力較強,一般的維生素製造為普通的顆粒。但是水產動物,如小龍蝦、螃蟹和南美白對蝦等動物腸道較短、吸收能力較差,因此維生素的顆粒越小越容易吸收。國外最新的技術是將維生素製造為納米級別的顆粒,這樣水產動物的吸收率就大大提高。其次,納米級的維生素水溶性好,無論是拌料還是潑水使用效果都要好很多。


溫度回升,70%大閘蟹養殖戶都遇到了這個難題,不會處理蟹難養!


養殖池塘照片

②降低藻類/水草的丰度

可以通過一些抑制藻類/水草繁殖的生物製劑(菌類,如芽孢桿菌)來降低水草/藻類的生長速度,抑制生長,安全有效;很多養殖戶會選擇使用“硫酸銅”等重金屬進行殺藻,這裡不建議選用,殺藻劑對池塘的生態破壞性較大用量把握不好還會引起大閘蟹、小龍蝦直接中毒死亡;

③使用“有機酸”、“醋酸”等酸性物質進行酸鹼中和

此類情況多見於pH值較高急需處理的情況,成本較大,如果確實要使用酸類來降低pH值的情況下務必選擇富含碳源(碳源的加入會使pH下降)、濃度高的有機酸才能有效的起到改善pH值水平的作用。市面上的有機酸林林總總,建議大家選擇含量高的,且最好濃縮,使用時一般用量較多,方便攜帶。


④使用絮凝劑

將丰度過高的藻類吸附到塘底,並可以與氫氧根離子生成膠體沉澱,此方法為物理方法,池塘底部較差的時候不建議選用;

以上為群內各養殖戶朋友最近問的pH值較高比較多的問題,在這裡整理一篇小文和大家一起討論。如果您有其他的關於養殖問題歡迎在下方留言。


溫度回升,70%大閘蟹養殖戶都遇到了這個難題,不會處理蟹難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