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回升,70%大闸蟹养殖户都遇到了这个难题,不会处理蟹难养!

温度回升,70%大闸蟹养殖户都遇到了这个难题,不处理颗粒无收!

今天早上收到河蟹养殖技术交流群的某位养殖朋友的求助,该位朋友表示池塘当中的pH值较高达到了9.5左右,但是观察水色透明度高、藻类也并不是很多,那这是什么原因呢?怎么处理呢?针对这位朋友的疑问,答案会在本文中揭晓,我们先来了解一下pH值较高到底会有什么危害呢?又要如何解决呢?

温度回升,70%大闸蟹养殖户都遇到了这个难题,不会处理蟹难养!


某群友蟹塘pH值较高求助


一、pH 值较高的危害

1.池塘当中的pH值会腐蚀大闸蟹、小龙虾的鳃部,造成生理性缺氧,长此以往将会导致大闸蟹、小龙虾鳃部坏死;

2.pH值较高的时候会增加池塘当中氨氮的毒性,成倍的增加,导致养殖动物直接中毒死亡,影响水产养殖的产量,导致亏本;

pH试纸可大概估测pH值

温度回升,70%大闸蟹养殖户都遇到了这个难题,不会处理蟹难养!


二、标准的pH值范围

1.一看浓度(指标):

池塘中的pH值是反映池塘当中氢离子浓度的对数值,一般水产生物范围在7.0-8.5左右的中性或者碱性,部分科学研究表明,微碱性的养殖环境更适宜养殖动物的生长;

温度回升,70%大闸蟹养殖户都遇到了这个难题,不会处理蟹难养!


pH值的范围不能波动过高,不能超标


2.二看波动情况:

pH值的稳定与否表明了水体的稳定情况,如果早午晚的pH值波动范围过大则表示水体不稳定,会对养殖动物造成一定的应激,影响吃料、生长速度等,“稳定决定成活”——长此以往水体不稳定势必造成大闸蟹、小龙虾养殖的成活率降低,导致产量减少。

三、针对池塘的pH值过高如何处理?

这也就是本文的开头这位养殖朋友所说的pH值过高,pH值过高考虑以下情况就对了:

1.引起pH值过高的原因

①藻类/水草疯长,光合作用强:

常见于阴天、低温后突然晴天导致水草或者藻类疯长,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会导致水体的pH值大幅度的升高;

②池塘有机物过多:

池塘有机物太多,也就是脏东西过多也会导致藻类、水草的疯长;

③底部恶化严重:

原因同上,底部导致藻类/水草疯长;

④错误用药:

比如使用生石灰也会让池塘的pH值暂时性大幅度升高

2.处理方案:

针对池塘引发pH值升高的具体原因,对症下药才能减少操作成本且将问题及时处理好,根据水产养殖池塘情况的不同我们给出一些大概的处理方式供各位养殖朋友参考,如果需要针对性的解决请到技术交流群内找我们的技术人员交流。

①换水

换水是最快的解决办法,但是注意换水量不要太大,少量多次的进行换水以减少对大闸蟹、小龙虾的应激反应;而为了保险起见,最好在换水之前使用维生素来进行抗应激的工作,维生素是维持生命的必要元素,人类每天也需要补充大量的维生素。由于人类肠道的构造,消化能力较强,一般的维生素制造为普通的颗粒。但是水产动物,如小龙虾、螃蟹和南美白对虾等动物肠道较短、吸收能力较差,因此维生素的颗粒越小越容易吸收。国外最新的技术是将维生素制造为纳米级别的颗粒,这样水产动物的吸收率就大大提高。其次,纳米级的维生素水溶性好,无论是拌料还是泼水使用效果都要好很多。


温度回升,70%大闸蟹养殖户都遇到了这个难题,不会处理蟹难养!


养殖池塘照片

②降低藻类/水草的丰度

可以通过一些抑制藻类/水草繁殖的生物制剂(菌类,如芽孢杆菌)来降低水草/藻类的生长速度,抑制生长,安全有效;很多养殖户会选择使用“硫酸铜”等重金属进行杀藻,这里不建议选用,杀藻剂对池塘的生态破坏性较大用量把握不好还会引起大闸蟹、小龙虾直接中毒死亡;

③使用“有机酸”、“醋酸”等酸性物质进行酸碱中和

此类情况多见于pH值较高急需处理的情况,成本较大,如果确实要使用酸类来降低pH值的情况下务必选择富含碳源(碳源的加入会使pH下降)、浓度高的有机酸才能有效的起到改善pH值水平的作用。市面上的有机酸林林总总,建议大家选择含量高的,且最好浓缩,使用时一般用量较多,方便携带。


④使用絮凝剂

将丰度过高的藻类吸附到塘底,并可以与氢氧根离子生成胶体沉淀,此方法为物理方法,池塘底部较差的时候不建议选用;

以上为群内各养殖户朋友最近问的pH值较高比较多的问题,在这里整理一篇小文和大家一起讨论。如果您有其他的关于养殖问题欢迎在下方留言。


温度回升,70%大闸蟹养殖户都遇到了这个难题,不会处理蟹难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