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籍烈士曹海清長眠貴州貴定縣烈士陵園,靜待親人

2020年3月,清明節來臨前夕,貴州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與頭條尋人聯合開展“為烈士尋親”公益活動,用科技的手段,助力長眠於黔山秀水的英烈魂歸故里。

烽火歲月,無數貴州兒女長眠他鄉,也有無數外省英烈將生命留在貴州這片土地。據統計,目前貴州全省共有烈士紀念設施110餘處,其中國家級烈士紀念設施5處,省級12處,安葬烈士超過12000名。由於烈士信息不全、犧牲年代久遠、行政區域調整等多方面的因素,許多烈士親屬至今不知親人安葬於何處。

“烈士是一個民族的脊樑和靈魂。”貴州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貴州將積極拓展渠道,藉助互聯網和社會的力量,努力為犧牲並長眠在貴州土地上的烈士尋找親人,整理完善烈士資料,挖掘整理烈士們的光榮事蹟,將紅色精神、革命傳統傳承下去。

經過整理核實,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貴定縣烈士陵園內尚有未聯繫上親屬的16名烈士,將由今日頭條公益尋人幫助發佈並尋找親人。頭條尋人“尋找烈士後人”公益項目將利用地理位置精準彈窗技術,陸續把這些烈士的信息彈窗到烈士的家鄉去。


本次要為以下這位烈士尋找親人:

烈士姓名:曹海清

生卒日期:1928-1950.11

烈士籍貫:四川省

部隊職務:戰士

犧牲經過:1950年11月在平伐鎮剿匪戰鬥中光榮犧牲


四川籍烈士曹海清長眠貴州貴定縣烈士陵園,靜待親人

曹海清烈士之墓


貴州是一個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省份。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 中國工農紅軍曾先後五次進入貴州,足跡遍及全省六十餘個縣、市、州的山山水水。1935年1月,紅軍長征經過貴州召開的遵義會議成為中國革命歷史的重要轉折。

抗戰時期,貴州成為支持全國抗日的大後方,大量機關、工廠、學校內遷,也對貴州經濟社會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1949年11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二野五兵團解放貴陽,貴州的歷史從此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四渡赤水、攻克婁山關、強渡烏江……紅軍在貴州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創建的光輝業績,給人們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文物和遺址、遺蹟。與這些革命遺址、遺蹟伴隨的是,有眾多英烈犧牲在貴州這片土地上。

“尋找烈士親人,既是為了完善烈士信息,也是為了傳承紅色基因,在全社會範圍內營造緬懷英烈、尊重英烈、學習英烈的氛圍。”貴州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頭條尋人“尋找烈士後人”相關負責人說,頭條尋人將努力用自己的技術和力量,在英烈親屬和烈士陵園之間搭建起便捷的信息橋樑,讓紅色精神代代相傳。

貴定縣烈士陵園位於貴定縣西北角,南靠月亮山公園,北鄰貴定高鐵北站。陵園始建於1991年,1994年峻工,佔地面積10萬平方米。 2006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被列為“省級第二批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四川籍烈士曹海清長眠貴州貴定縣烈士陵園,靜待親人

貴定縣烈士陵園

進入陵園大門,沿著300米長、8米寬的陵園大道拾級而上,依次建有瞻英橋、千秋亭、陵園牌坊、烈士紀念碑、烈士陵墓等。其中,烈士紀念碑高19.49米,安葬烈士35人。每逢清明節、建軍節、烈士紀念日等節日,當地院校師生、幹部職工和人民群眾自發到陵園祭掃先烈。

四川籍烈士曹海清長眠貴州貴定縣烈士陵園,靜待親人

烈士紀念碑

經過整理資料發現,陵園內尚有16名烈士無人祭掃。頭條尋人“尋找烈士後人”公益項目與貴定縣烈士陵園合作,將藉助地理位置精準彈窗技術,將這些烈士的信息陸續彈窗到烈士家鄉,以幫助尋找烈士的親家人。如有烈士親人的相關線索,歡迎與頭條尋人取得聯繫。


緬懷先烈功績,告慰先烈英靈,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頭條尋人發起“尋找烈士後人”項目,與貴州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貴定縣烈士陵園合作,共同為烈士尋找親人。在以往的成功案例中,媒體接力尋找烈士後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頭條尋人誠邀全國各地媒體一起參與到“尋找烈士後人媒體志願服務團 ”中來。

如有烈士後人相關線索,或希望共同參與尋找烈士後人的媒體,歡迎聯繫頭條尋人(郵箱:[email protected])。


四川籍烈士曹海清長眠貴州貴定縣烈士陵園,靜待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