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县:牢筑水安全意识,全面促进水利发展

红网凤凰县分站4月2日讯(通讯员 欧万海)近年来,凤凰县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和“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治理要求,提升河库治理能力与管理保护水平,逐步构建以沱江河为主轴,以万溶江、白泥江为辅的三大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的幸福河湖格局,为加快打造幸福凤凰、高水平推进县域治理现代化夯实基础。通过凤凰水利人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县成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湖南省城市水利规划试点县”及“湖南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县”。作为县水利局一把手,有幸参与水利大发展改革历史时期,在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一切都离不开“水安全”。

水旱灾害防御需要最强烈的安全意识

县水利局最重要和最基础的业务工作,要数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因为它事关全县人民生命财产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只有树立起最强烈的水安全意识,才能带来最强有力地保障。凤凰曾经历过2013年特大干旱和2014年暴雨洪灾,造成重大损失,但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我们仍能做到不因灾死亡一人,是因为平时除了做好水旱灾害防治常规工作以外,还强调做到以下措施: 一是坚持防汛与抗旱并举的方针,始终做到“两手抓”。根据我县既有水灾又有旱灾的实际,我们提出了坚持防汛与抗旱并举的抗灾方针,坚持分类指导,随机应变,确保抗灾工作的主动。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全力确保“两个安全”。坚持以人为本,是党在新时期的执政新理念,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了这一理念,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饮用水安全放在首位。三是坚持健全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努力实现“两个协调”。把功夫下在“防”字上,把工作做在水旱来临之前,不断健全完善防灾减灾体系是减少灾害损失的关键所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注重做好“两个协调”,即抗灾体系建设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协调。四是坚持常抓不懈的原则,切实做好“两个结合”。首先是抓好“平战结合”,一直以来我们以汛期结束之日就是来年防汛工作准备之时。其次是抓好“点面结合”:就是在全面落实防灾抗灾措施的同时,突出抓好薄弱环节。五是坚持以党的群众路线为指导,积极推进“两个转变”。两个转变就是: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中积极实施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坚持水库实时调度;由单一向全面转变,提出“防”“御”结合,从过去单一为农业服务逐步延伸到为城乡生产生活及生态环境服务。

水利建设需要最强烈的安全意识

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坚守水利建设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十三五”期间,国家对我县投入水利建设资金近6亿元,在具体建设中,由于安全生产工作开展得较为扎实,没有任何安全事故发生。一是抓水安全,必须要有强大组织领导保证。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直接抓、深入抓,及时召开会议对水安全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落实,及时协调解决水安全重大问题。二是抓水安全,必须要有泰山压顶的强烈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切实担负起工作职责,把这份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三是抓水安全,必须要有无懈可击的防守措施。彻底排查整治隐患,严格落实管理制度,全面加强水安全监管,加大教育培训,强化应急队伍建设;四是抓水安全,必须要有铁面无私的过硬作风。在安全面前绝不能讲情面、徇私舞弊,绝不能讲感情、以权谋私;五是抓水安全,必须要有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水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所有股站室所必须共同参与、整体联动;六是抓水安全,必须要有一查到底的坚定决心。如果遇到事故发生,要坚持“两个到底、四不放过”的原则,即:原因调查到底、责任追究到底,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七是抓水安全,必须要有畅通的信息联动。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和事故专报制度,一旦发生事故或遇到紧急情况,领导干部和有关人员要按规定及时赶赴现场组织抢险和处置,妥善处理,及时、如实按程序报告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坚决杜绝迟报、漏报、瞒报、乱报等现象的发生。

水利建设规划需要最强烈的安全意识

要搞好县一级的水利规划,安全规划要作为第一位摆在规划者脑中。我们在规划水利项目时重点看两点:一是项目是否对全县水利安全有积极影响,二是项目本身是否安全。这两点缺一不可,通过这个思路,我们在十四五规划时有的放矢,建设规划将以打造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经济等五位一体为主要宗旨,通过规划引领、项目支撑、强化工程运行管护、行业监管,逐步建成和完善水资源开发利用、防洪减灾、水资源保护、民生水利和区域综合管理四大体系。规划兴建一批重点水源工程和重点水旱灾害防治治理工程,规划投资107亿元。同时为彻底解决凤凰古城及周边乡镇的洪涝问题及水旱灾害防治,启动海绵城市建设、落实节水型社会项目。这批工程如能得到实现,未来凤凰的水利发展将迈入一个崭新的台阶。

总之,我们必须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时刻绷紧水安全这根弦。杜绝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要居安思危,常抓不懈,努力构建水安全长效机制。只有筑牢水安全意识,水利事业才能取得长足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