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池肥水肥不起來的12點原因


1、氣溫水溫太低

不同的藻類對溫度的需求也有所不同,過低的溫度新陳代謝慢,藻類起不來。

2、光照時間不夠

陰雨天光照不足或溫度低,藻類生長繁殖速度慢,一般連續兩天晴天,水就可以肥起來。

3、缺乏藻種

把老塘藻相較好的水引進,或者用含有藻種的產品。

4、缺乏藻類必需的營養元素

5、青苔絲藻等大型藻類或者雜藻過多

青苔絲藻過多的話不能肥水,因為大型藻類能夠與小型藻類競爭營養物質,抑制單胞藻的繁殖和生長。此時肥水不但肥不起來還會使大型藻類大量繁殖,從而水更不好肥。

6、浮游動物(原生動物、枝角、輪蟲等)過多

浮游動物(原生動物、枝角、輪蟲等)過多的話,肥起來的小型藻類都被浮游動物所攝食

7、水體殘留毒素(藥物殘留、重金屬殘留等)過多

過量使用毒副作用較大的消毒劑或重金屬濃度過高將藻類和微生物殺滅而導致其無法繁殖和生長,可以先解毒後肥水。(有時候甚至解兩遍、三遍毒才能肥起來)

8、pH過高或者過低

9、新開挖的池塘或者滲水比較嚴重的池塘肥水也不好肥

新開挖的池塘滲水比較嚴重,水質不穩定,水中的營養元素都隨滲出的水流失,所以肥水不好肥。

10、水體比較渾濁

水中的懸浮物過多的話用在水中的營養元素都被懸浮物吸附從而不能被藻類所吸收,所以水肥不起來。

11、水體有機質過多

水中有機質過多不分解就會使藻類缺乏營養元素。有機質過多還會造成水體透明度減小,氨氮,亞鹽偏高,底質有機質發生厭氧分解,有害菌滋生等現象。可以先用吸附性的產品將過多的有機質吸附到塘底,再進行改底。有機質過多要注意增氧,防止浮頭。

12、螺絲太多(主要蟹塘)

螺絲太多會吃掉大量的藻類,使水變瘦。螺絲太少或者小野雜魚過多會引起水質渾濁,也能使肥水不好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