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恩貝控股權變更國資,獨家專訪胡季強的這個大決策

為了目標,放棄控股權?這一定是一個在決策中讓人大糾結的問題。胡季強究竟是堂吉訶德式為了理想而瘋狂,還是從現實出發,理性推演的結果?

2020年4月2日是胡季強59歲生日,當天下午,他和浙江省國際貿易集團公司全資子公司浙江省中醫藥健康產業集團公司簽署意向協議,康恩貝集團公司擬向省中醫藥健康產業集團轉讓所持有的康恩貝約5.33億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20%),目標股份的轉讓價格為每股6.5元,較4月2日康恩貝的5.44元/股的收盤價溢價約19.49%。這項交易完成後,意味著康恩貝集團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胡季強、浙江博康醫藥投資有限公司將合計持有公司13.33%的股份,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省中醫藥健康產業集團將持有康恩貝20%的股份,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康恩貝將成為省國貿集團實際控制的上市公司。康恩貝實際控制人將由胡季強變更為浙江省國資委。

康恩貝控股權變更國資,獨家專訪胡季強的這個大決策

4月2日晚,E藥經理人獨家連線胡季強:胡總,你的這個動作太大了,控股權給到國資,你是怎麼想的?

胡季強開門見山,首先是目標一致,國貿集團是浙江省省屬大型國有企業,資產規模超千億,2019年營收637億,醫藥健康板塊的綜合實力和經營規模在浙江省同類企業前列。其下屬的浙江省中醫藥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是國內首家省屬中醫藥產業發展平臺,依託國貿集團醫藥產業資源,聚焦中醫藥大健康產業鏈發展,是引領浙派中藥高品質發展的龍頭產業集團和整合中醫藥優勢產業的省級核心運營平臺。是浙江萬億大健康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反觀康恩貝,則是浙江省內規模最大的中藥企業,中國中藥十強,一直以來聚焦於以現代中藥和植物藥為核心的大健康產業發展戰略。此番合作,正是基於國貿集團與康恩貝集團一脈相通的產業使命,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大力發展以中藥為核心的大健康事業,並以此助力健康浙江、健康中國並惠及全世界人民,這是雙方戰略合作的共同目標。

在胡季強看來,這是康恩貝做大做優做強,加速實現中藥大健康產業戰略目標的歷史性機遇。此次戰略合作如順利達成,雙方將充分發揮國企民企混合的體制機制優勢,調動整合人才、產業和資本資源,以浙江康恩貝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為主體企業合作共建浙江省中醫藥健康產業主平臺,經過三至五年努力,將浙江康恩貝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為中國中醫藥健康產業的龍頭企業之一。

為了目標,放棄控股權?這一定是一個在決策中讓人大糾結的問題。胡季強究竟是堂吉訶德式為了理想而瘋狂,還是從現實出發,理性推演的結果?

矛盾最交織的人,總有驚人的進階。胡季強和他經營的康恩貝給人的印象一邊是穩健的理性,一邊是瘋狂的理想。

胡季強是中國醫藥行業最重要的企業思想家之一,年少成名的他24歲出任廠長至今已有三十多年,2004年上市的康恩貝一直是國內醫藥行業響噹噹的品牌。筆者有意總結胡季強在21歲進入蘭溪雲山製藥廠至今三十多年時間裡,以十年為段,看他分別都做了些什麼,以此觀察一位企業家的成長曆程。21歲到30歲,藥學出身的胡季強主導開發了企業三大核心產品:前列康、天保寧、貝貝血寶;以驚人的遠見與魄力負債1000萬修建符合國際GMP標準的規範廠房;導入剛剛引入國內的CIS,公司更名康恩貝。31歲到40歲,胡季強開始涉足資本市場,開創非上市公司收購上市公司先河;為了配置更多的資源,總部遷址杭州,成為浙江省第一家異地註冊的公司;成立了省內首個省級民營藥品研究機構—浙江現代中藥與天然藥物研究院;最重要的是完成企業改制,實現民營化。41歲到50歲,胡季強確立了以植物藥為主的產業發展方向;浙江證券史上為期最長最艱難的IPO獲得成功;一系列併購漸次展開。2016年,55歲的胡季強重新立志:我敢願以稻盛塾長為榜樣,此生追隨陽明先師,為祖國健康工作六十年,讓致良知的偉大力量在康恩貝、在我自己的身上得到實證,成就一個卓越的世界級製藥企業,決不辜負這個偉大的時代!

胡季強對企業卓越的追求和對自我殘酷的解剖曾經讓我異常驚訝,在E藥經理人2016年組織的中國醫藥企業家學華為期間,胡季強以康恩貝為例現身說法:1987年任正非集資2.1萬元創辦華為,而這一年康恩貝利潤就超過了500萬元。30年後的今天,華為公司年銷售收入突破6000億元,而200多家A股醫藥上市公司中,醫藥工業年銷售收入第一名者不到150億元。全行業研發投入不到銷售收入的3%,加起來還不及華為公司一家,但是藥品銷售費用卻畸高。中國醫藥產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高度分散、泥沙俱下、魚龍混雜。胡季強再出驚人之語:“康恩貝和華為的距離,就是我和任正非的距離,就是兩個人心靈品質的差距!”

回到當下全行業最關注的控股權轉讓話題,胡季強圍繞公司做強做大目標展開了對於行業環境,股權理解等諸多方面的闡述。

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醫藥行業終端市場增長4.8%,而進口產品增長25.5%,佔比整個市場的16%,按此計算,進口在終端市場增長中提供了至少4%的份額,那麼國內產品實際只有百分之零點多的增長。

化學制藥公司呈現兩極分化發展,仿製藥公司面臨巨大危機,創新藥公司受到資本青睞。而中藥企業正在面臨化學制藥公司同樣的境況,特別是研發投入大多企業不到1%,康恩貝是3%。

近幾年,國家高度重視中醫藥發展,陸續頒佈實施《中醫藥法》、《中醫藥發展“十三五”規劃》等政策,堅持把發展中醫藥提升至國家戰略。此次新冠疫情更是讓中藥獲得了巨大的認可。但中藥產業的進一步發展,需要更加強大的國家力量作為推手。

胡季強還講到一件往事,康恩貝三年前曾經嘗試收購日本最大漢方藥企津村,當時市值不過百億。但最終讓背景深厚的中國平安以16億拿下10%股份,成為津村第一大股東。

關於股權和公司治理,胡季強說,國外眾多高科技上市公司都是沒有實際控制人的,大家最熟悉的蘋果就是,所以不要大驚小怪。宋志平、王明輝等將國藥集團、雲南白藥推至頂峰,他們自己沒有或很少的公司股權,但他們是優秀的企業家。董事長和CEO皆是為公司全體股東服務的。

從此次簽署的《戰略合作暨股份轉讓意向性協議》來看,雙方約定,對目標公司的董事會進行改組,目標公司董事會擬由11人組成,其中,非獨立董事7名、獨立董事4名。國資方推薦4名非獨立董事候選人及2名獨立董事候選人;另一方推薦3名非獨立董事候選人及2名獨立董事候選人,雙方共同推薦胡季強繼續擔任目標公司董事長至新一屆董事會任期屆滿。

康恩貝商標和字號的安排是協議中的另一個重點,康恩貝集團公司和胡季強方面承諾,集團公司二級其關聯企業所擁有的與醫藥健康產業相關的“康恩貝”及有關商標按照經審計的賬面價值轉讓給目標公司或其子公司。集團公司二級其關聯企業所擁有的商標已經許可目標公司或其子公司使用的,繼續履行協議;協議期滿的,目標公司或其子公司有權按照經審計的賬面價值受讓集團公司二級其關聯企業所擁有的“康恩貝”及有關商標。

E藥經理人問及去年公司銷售最大藥品丹參川芎嗪注射液被列入重點監控目錄退出醫保市場後,今天業績是否承壓?胡季強說,醫改政策衝擊和新冠疫情雙重危機的確給公司發展造成重大不利,但依靠康恩貝團隊和品牌的力量,我們會化危為機,逆風飛揚,不辜負投資者和所有康恩貝的朋友的關愛。

4月2日康恩貝股票收盤上漲5.84%。

4月2日深夜,胡季強致信康恩貝全體員工《所有的跋涉都是向著初心進發》,信的開頭寫道:

“告別瑟瑟寒冬,轉眼又是一年春暖花開。都說人間最美四月天,春水初生、春林初盛的春日總是會給人們帶來無限的希望與憧憬。就是在這樣的一個美好時節裡,康恩貝決定跨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