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兩漢之西漢——昭宣中興

漢宣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在即位前受過牢獄之苦的皇帝。因此,他在位期間,嚴格整頓吏治,建立了一套對官吏的,考核與獎懲制度,造就了一大批正直廉潔,勵精圖治的名臣好官。究竟,漢宣帝劉詢,建立了什麼樣的獎懲制度?除此之外,他還採取了哪些措施,使得漢宣帝時代,成為漢朝最為興盛繁榮的時期呢?

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建立中央集權的王朝以來,壽命超過三百年的只有兩個。一個是漢,一個是宋,兩漢和兩宋。

那麼漢朝是一個豐富多彩的時代,“開國君臣皆起於布衣,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口號得到了驗證,這在歷史上應該是破天荒的事。在高祖建漢之後,君臣齊心,通過了。

高祖建漢之後,君臣齊心,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治世,也就是文景之治。接著呢,就出現了中華民族發展歷史上的,第一個頂峰。

悠悠兩漢之西漢——昭宣中興

就是,但是盛極必衰是自然規律,人都有少年,中年,壯年,老年,然後死去,生老病死這個輪迴,誰也不能夠逃脫。一個王朝也是這樣的,不可能一直向上,很多在盛極一時之後,就出現了拐點,開始轉衰,甚至完蛋。

只不過西漢在盛極,在往下走的時候,不是一路向下,而是經歷了一次,震盪上揚的過程,國事轉危為安,走向復興。這就是我們前面,已經提到過的一個詞,昭宣之治,又叫西漢中興。

咱們講過武帝晚期,對外戰爭不斷,漢武帝好大喜功,求仙封禪。這些事說白了,就是燒錢的事,造成國力嚴重損耗,百姓負擔沉重,很多家庭破產。

老百姓破了產還得活,那會沒有救濟,沒有社會福利,所以這些人就變成了流民,四處亂躥,按照現在話就是盲流,拖家帶口的這些無業遊民,其實是很可憐的。

但是也很可怕,遊民當中就混雜著一些不務正業的流氓無產者,這些人四處混的時候,經常作奸犯科,弄得社會很不安定,國內矛盾相當激化。所以武帝晚年,認識到了自己的過錯,發罪己詔,扭轉國內,對內和對外的方針政策。

到了昭帝在位,輔政大臣霍光延續了武帝末期,讓老百姓休養生息的政策,多次下令減輕人民負擔,罷不急之官,然後輕徭薄賦,與民休息。

悠悠兩漢之西漢——昭宣中興

對外,一方面加強北方的防護,多次擊敗進犯的匈奴烏桓。另一方面又重新跟匈奴和親,改善雙方的關係,這些呢都有利於國內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在經濟政策方面,也有很大的變動。

漢武帝實行鹽鐵專賣,引起天下的議論。所以漢昭帝始元六年,對漢武帝各方面的政策進行探討,就召開一個所謂鹽鐵會議,這個大討論的結果,保留在流傳至今的《鹽鐵論》一書當中,經過爭論取消了酒的專賣,但是還是保留了鹽鐵的專賣。

到了昭帝的時候,因為內外措施得當,使得武帝后期遺留的矛盾,基本上得到了控制,西漢王朝衰退的趨勢,得以扭轉,百姓充實,四夷賓服。

後來漢宣帝即位。宣帝他是在民間,待過很長時間的,對民間的疾苦,自然比朝堂上的大臣,要清楚得多,他甚至還在監獄裡面待過,吃過不少苦。

所以宣帝即位之初,在霍光的輔佐下,延續昭帝時候的政策,並且加以損益變化,局勢更是一天一天好轉。特別是宣帝因為坐過牢,深知吏治好壞,直接關係到,百姓的生存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

如果當官的壞,老百姓肯定是沒啥好活路的。所以他曾經講過,吏不廉平,則治道衰”,就是你當官的,要整天想著貪汙腐敗,世道肯定好不到哪去,這個規律適用於歷朝歷代,古今中外。

悠悠兩漢之西漢——昭宣中興

你上面要貪,底下人就要想著,鑽法律空子,也要想著。就你貪,就政以賄成,你貪汙,政以賄成,那我就得想辦法行賄,我這件事才能辦成那我靠什麼來行賄,我們怎麼掙錢來行賄,我只能走歪門邪道,掙了錢才能行賄,所以會形成一個惡性的循環,所以就變成大官大貪,小官小貪,無官不貪,就變成這樣一個局面,那老百姓就沒法活了。

所以宣帝即位之後,特別關心吏治,親自過問政事,原來是要經過尚書這一道環節,這個環節到宣帝的時候,直接就給取消了,讓皇帝得以跟外朝大臣直接通話,就恢復了漢初丞相,既有職位又有實權的體制,激發朝中大臣做事的積極性。

要不然的話就是說咱們講過,漢武帝為了削弱相權,設立中外朝制度,讓外朝官乾點什麼事都要通過內朝官,所以丞相就變成了一種虛職,大司馬大將軍,得以掌握實權,但是呢到了宣帝的時候,就省過尚書這個環節,恢復了漢初的那種制度。

而且宣帝特別重視,地方長官的選拔和考核,下大力氣整飭吏治,建立起一套非常完善的,對官吏的考核和獎懲制度,所以他多次下詔,對二千石官員,就是郡守一級的官員,多次下詔給他們,要求他們五天一聽事。

你必須得聽你的下屬彙報工作,並且不定期地派遣使者巡行郡國,對地方官的工作進行考察,然後根據考核結果,幹得好的給獎勵,幹不好懲罰。

悠悠兩漢之西漢——昭宣中興

他頒佈詔令,說有功不賞,有罪不課,就算皇帝是堯舜在世也瞎掰。因此宣帝當政的時候,一大批政績突出的官員,受到獎勵,或者是用詔書,給你一個獎狀,誰誰誰在工作當中,特此獎勵,給你一個詔書,或者是增加你的俸祿,賜給錢財,或者賜爵關內侯,或者升至九卿三公,而對不稱職有罪的官吏,嚴懲不貸。隨著這些措施的推行,一大批的良吏逐漸造就。

比如我們前面提過的那個循吏,比如我們前面提過黃霸,龔遂這些人,還有很多官吏是由低級郡吏,逐步晉升上來的,或者呢是因為明經,懂得儒家的易理,被提拔上來。

宣帝來自民間,知道百姓對官員貪腐,切齒痛恨。所以一當政,就主張要嚴明執法,懲治不法官吏,豪強。一些地位很高的,貪腐的官員相繼被殺,比如咱們講的那個大司農田延年,在尊利漢宣帝的時候,作用非凡。以決疑定策,被宣帝封候。

但是就因為,給昭帝辦喪事的時候,貪汙贓款三千萬,被告發。咱們講,有大臣為他說情,認為他可以功勞抵過,但是皇上沒有同意,派使者召田延年去,廷尉府接受審判,致使田延年畏罪自殺。

像這樣佐命元勳都因為貪汙治罪,畏罪自殺,雙規期間自殺了。所以對其他官員,有相當大的震懾作用,貪汙腐敗的情況就有所收斂。除了嚴懲貪腐,賞罰分明以外,宣帝對吏治的重視,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發展官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