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自爆,誰被炸傷?


瑞幸自爆,誰被炸傷?


瑞幸的事情,幾乎一夜之間,全世界都知道了!

對於瑞幸,觀察君多少了解一些,對其商業模式,一直不敢認同,但其對標星巴克的高舉高打,再加上看不懂的“新模式”,也在觀察君的關注之中。

只是沒想到,作為一家全世界IPO最快的公司,瑞幸咖啡吹起的泡沫,竟然這麼快就破裂了,而破裂的方式,還是採取“自爆”,這不得不說,是一件非常詭異的事情。

俗話說,拔起蘿蔔帶起泥。那麼,瑞幸自爆,到底會傷了誰?

(1)自殘

毫無疑問,瑞幸咖啡的“自爆”,第一個就是廢了自己。

4月2日盤前,美股上市公司瑞幸咖啡,突然發佈一則公告,不是年度財報,而是自曝數據造假,透露在進行2019年年度審計期間,發現相關業務數據存在問題,涉及的交易數據規模為22億元。

瑞幸自爆,誰被炸傷?


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對於瑞幸咖啡來說,2019年前三季度的總收入,也不過才不到30億元。簡單推算就能知道,這個造假的數據佔比,幾乎要達到一半,想想都可怕。

結果,瑞幸咖啡盤前暴跌,跌幅一度超過80%,股價由上一個交易日的26.2美金,一下跌到了4.9美金,一夜跌去350億元人民幣,市值僅剩70多億人民幣。

而從目前來看,瑞幸的股價,還不排除繼續下行的可能,很顯然,這次自爆,直接就是把自己先廢了。

根據以往案例來看,瑞幸咖啡最差的結果,應該有可能破產退市!

(2)神州系

作為神州系的一員,陸正耀打造的上市公司,這兩年頗為引人注目,而瑞幸咖啡的自爆,肯定會對神州繫帶來影響和衝擊。

就在今天,作為神州系的重要上市平臺,港股上市公司神州租車,開盤跌幅一度接近40%,你要是說,神州租車的開盤重挫,與瑞幸咖啡事件沒有關係,那估計沒有幾個人會相信。

瑞幸自爆,誰被炸傷?


就在當初的招股書中,瑞幸董事長陸正耀持股30.53%為最大股東,創始人兼CEO錢治亞佔股19.68%,黎輝的大鉦資本持股11.9%、愉悅資本劉二海佔股6.75%。

在2020年1月8日,大鉦資本減持了3840萬股,持股比例從14.06%下降至12.15%,套現2.3億美元。

而從時間推測,這些大股東目前應該都在,能在這麼短時間,沒有公告的前提下完成減持,基本上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3)機構

很顯然,對於投資機構來說,這次是完全躺槍了。

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末,瑞幸咖啡受到機構增持達到2.89億股,在重倉瑞幸咖啡的基金中,不乏美洲基金(American Funds)、貝萊德(BlackRock)、先鋒集團(Vanguard)、富達國際(Fidelity International)等國際知名資管公司。

瑞幸自爆,誰被炸傷?


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應該是貝萊德。就在4月1日,外資持股比例放開的第一天,貝萊德就在中國提出申請,成立獨資公募基金公司,但沒想到的是,貝萊德還沒來得及高興,4月2日的瑞星咖啡,就給他吃了一個“蒼蠅”,這個滋味估計只有自己知道了。

數據顯示,貝萊德旗下的多隻基金,包括BlackRock Technology Opportunities Fund、BlackRock Science & Technology Trust II及兩隻ETF產品iShares Core MSCI Emerging Markets ETF、iShares MSCI Emerging Markets ETF,合計持有瑞幸咖啡175.7萬股,佔比0.75%。

而從持股數據來說,並不算大。但是,BlackRock Science & Technology Trust II在去年末大幅加倉4.21萬股。同時,美洲基金旗下的American Funds SMALLCAP World Fund是持有瑞幸咖啡股數最多的基金,也在去年末剛剛進行了加倉,截至2019年末持有508.07萬股,佔比2.16%。

(4)投資者

當然,這裡說的投資者,是指一般的股市投資者,也就是股市裡直接投資瑞星咖啡的人。

當然,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他們有一個重要武器,集體訴訟,來保護自己的權益。而從目前來看,多家律所已經發起集體訴訟。

就在今天, 美國律師事務所Block & Leviton今天宣佈,已就證券欺詐行為對瑞幸咖啡公司和特定管理人員提起集體訴訟。

Block & Leviton稱,在2019年11月13日至2020年4月1日購買了瑞幸咖啡股票的投資者應該與其取得聯繫,可獲得免費案件評估,首席原告的截止日期為2020年4月13日。

瑞幸自爆,誰被炸傷?


之前,美國加州的GPM律所、 Schall律所,紐約州的Gross律所、Faruqi律所、Rosen律所和Pomerantz律所等也發起了類似訴訟。

不過,就在瑞幸咖啡“自爆”的前提下,通過集體訴訟,這些普通投資者能不能拿到,或者拿到多少賠償,那就要看律所的本事了。

(5)中介

目前來看,瑞幸咖啡“坐實”造假,這對其上市中介機構,也不是一個好消息。

資料顯示,去年瑞幸咖啡IPO的中介團隊,包括了瑞信、摩根士丹利、中金國際、海通國際,安永為其審計機構。

至於這些中介機構,最後承擔多少責任,目前尚不可知。

而在當年的“安然事件”中,幫助安然公司進行財務造假的會計師事務所,則被判處妨礙司法公正,直接宣告破產。包括美洲銀行、摩根大通、花旗集團等三大投行,被判向安然事件的受害者賠償共計約50億美元之多。

這一次,不知道這些中介機構,能否逃過一劫?

(6)劉劍

而從公告來看,瑞幸咖啡指出,發現公司內部來自神州系的COO劉劍,以及某位董事確實存在業務數據造假行為。目前,公司已經採取了及時的措施,對劉劍及相關涉案員工進行停職並解除合同,同時,董事會將採納特別委員會的相關意見,在未來對涉嫌造假的相關人員採取包括起訴在內的一切適當手段。

如果上述事實得到核實,並被美國相關機構採納,那對於劉劍的處罰,肯定會相當嚴重。2002年,美國通過了《薩班斯法案》,首次對公司高管和會計從業人員的責任進行了明確的限定,最高可以處以20年禁監,500萬美元罰款。安然事件之後,安然公司包括CEO在內的涉案高管遭受了牢獄之災,且被罰數千萬美元。

照此來看,劉劍一旦被定罪,肯定也是嚴懲!

(7)中概股

除了上述這些相關方,還有一類群體,也在瑞幸咖啡事件中受到波及,也就是其它中概股。

瑞幸自爆,誰被炸傷?


瑞幸咖啡的數據造假,直接影響到了自身在資本市場的地位和影響力,使其信任度大幅下降,而從當天中概股普遍收綠的表現來看,肯定也會被殃及。

其實,中概股的上一次信任危機,觀察君印象中,應該還是在2011年左右,也就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之後,中概股作為“救世者”,以良好的業績和形象,成批登錄美國市場,但隨即爆發的造假事件,對中概股的影響不小。

而這一次,瑞幸咖啡的“自爆”,是不是引發這方面的市場擔憂,或者在疫情風險疊加之際,對中概股帶來新一輪信任危機,估計很快就能得到驗證。

(附錄)美股上市公司造假被罰部分清單:

安然公司:作為美國曆史上最大的投資者損失賠償追討案例,投資者所追討回來的總賠償金額實際上超過120億美元。

世界通信:2002年6月,公司38.52億美金數額的財務造假被爆出,同年7月,公司申請破產保護,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大的破產保護案,公司主要負責人被判犯有欺詐、共謀、偽造罪,獲刑25年。

盛騰公司:酒店服務公司 Cendant因做假賬賠償了36.92億美元。

泰科國際:因財務舞弊,賠償了32億美元。

加拿大北電網絡:2002年曝出財務醜聞,其中涉及的假賬額達32億美元。

美國在線時代華納:因做假賬賠償了26億美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