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群像:幹部沉下去本領強起來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一批機關幹部主動請戰,勇挑重擔,下沉到疫情防控的最基層、復工復產的最前沿,奔走在社區鄉村、工廠車間,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書寫責任擔當。

不熟悉到熟悉

“以後就是親戚了,更要多多走動”

35歲,9年黨齡,遼寧阜新市商務局流通業發展科二級主任科員,2月3日,肖波加入社區疫情防控工作隊,與6名同事奔赴局北社區。由於沒有平面圖,還不熟悉情況的肖波便拿著手機導航,實地查看每個出入口,一筆一筆地手繪地圖。接下來,和社區其他同事反覆商量,確保每個出入口都能得到妥善監管。隨後,肖波帶著社區工作者,一家一戶地瞭解情況。並建立了微信群,逐一解決了大家的問題。  在阜新,市直66個單位的3140名黨員幹部,無論職務高低,全部編入社區的黨支部,接受社區書記的領導和任務分配。“肖波他們用實際行動拉近了幹群之間的關係。”同事於紅說。

不會幹到會幹

“帶著思考幹,帶著感情幹”

李守剛是山東濟南市歷下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疫情發生後,他帶領全局向區疫情防控指揮部提交了“請戰書”,到基層一線奮戰。在火車站引導分流,對他而言,有些陌生。根據此前的經歷,他趕快召開專題會,帶大家“頭腦風暴”,討論出“三快三準”的標準,明確了工作方向。他們提前瞭解境外返濟人員行程,告知集中隔離防控規定,並聯繫好接送車輛以及隔離地點,同時,與街道、社區及時共享返濟乘客信息。在火車站出站口,他們掛著一條橫幅“歷下區退役軍人事務局接你回家”。最近一段時間,不少境外返濟乘客,都是海外的留學生。看到大家積極配合自己的工作,李守剛內心十分感激,會真心地問候,“孩子,你們一路不容易,回家了就好。”

不理解到理解

“群眾工作是門細緻活,得有點工匠精神”

許定科買包子時,又被群眾免費送吃的,好不容易,才把錢留下。不過,剛來社區協助防控時,可不是這情景。他曾被一些群眾“懟”過,“為大家做好事,怎麼還不買賬呢?”許定科很無奈。疫情發生後,作為重慶市江津區總工會幹部,許定科經過崗前培訓,於2月14日上崗,參與通泰門社區卡口值守任務。剛開始投入工作,一些居民帶有“火藥味”,他有些招架不住。在機關工作時,他與群眾直接打交道的情況少,心裡也不太理解,覺得委屈。許定科不想打“退堂鼓”,開始向社區工作人員學習,也認真琢磨居民心理。後來,幫忙次數多了,許定科和不少居民都成了熟臉,隔著口罩都認得出來了。慢慢地,許定科成了社區居民口中值得信任的“老許”。說起下沉社區的這段經歷,許定科覺得收穫很多:“群眾工作是門細緻活,最重要的是理解、換位思考,得有點工匠精神,精雕細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