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戰疫公益歌曲《愛是希望》是觀音山中心學校這位老師創作的!

“你從四海來,你從八方來,奔赴前線與民同在,我們肩並肩,我們手牽手,危難時候共堅守……”最近,這首戰疫公益歌曲《愛是希望》,被各大網絡媒體轉載、轉播。

《愛是希望》是誰創作的?原來,這首歌是西山區碧雞觀音山中心學校葉園豔老師,在今年2月中旬,用休產假在家帶孩子的時間,作詞、作曲並演唱,用近1個月時間創作出來。

原來戰疫公益歌曲《愛是希望》是觀音山中心學校這位老師創作的!


《愛是希望》,是葉園豔創作的第4首歌曲。

10年前,葉園豔在大學讀書時,已創作了《精彩中國》《三個秋天》《巖上臘梅對雪開》這3首歌曲。

現在,葉園豔是西山區碧雞觀音山中心學校一名學音樂的語文老師。同時是兩個女兒的媽媽,也是一名軍嫂。

對於為何會創作《愛是希望》?葉園豔透露,她爸爸在社區工作,因為疫情,她爸爸每天早出晚歸,堅守在社區疫情防控一線。她丈夫是軍人,丈夫雖身在昆明,但天天在昆明火車站執勤,已兩三個月沒有過回家。

其實,疫情以來,全國無數的醫護人員、志願者等,從祖國的四面八方支援武漢,無論是奔赴戰疫一線的醫護人員、警察和志願者,還是堅守在社區、小區的基層工作者,以及守候在家的人們,都是因為心中的愛,才會對他人有愛,對祖國有愛,才會不畏艱險、逆行而上。特別是雲南1000多名醫護人員奔赴湖北支援咸寧,這讓葉園豔深有感觸。

於是,為致敬素未謀面的戰疫英雄們,葉園豔利用休產假的碎片時間,創作出了《愛是希望》。這也是葉園豔第一首由自己作詞、作曲並演唱的原創歌曲。

原來戰疫公益歌曲《愛是希望》是觀音山中心學校這位老師創作的!


葉園豔所在的西山區碧雞觀音山中心學校,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學校,該校1940年由龍雲捐資建校,並題字“名山育才”,於1956年正式命名為“西山區觀音山小學”,現更名為西山區碧雞觀音山中心學校。該校具有鮮明的白族特色,是雲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學校、雲南省優秀民族文化教育示範學校,雲南省綠色學校和昆明市現代教育示範學校等。學校現有觀音山分校、富善分校兩個辦學點,在校學生近500人。其中,觀音山分校近300名學生中,70%的學生均是少數民族。

記者:楊官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