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有對“泥塑父子兵”,創作“叫虎”助抗疫

在高密市姜莊鎮聶家莊泥塑藝人們家裡,一年四季都是一派熱火朝天,屋內屋外,到處擺滿了五顏六色、威風凜凜的泥老虎。

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聶家莊泥塑第21代傳人聶臣希的家中,他和兒子聶鵬一起在工藝方面作了諸多創新,顏色更新鮮,形態更加可愛。最近,他們又創作了兩套作品,為戰役助威。

高密有对“泥塑父子兵”,创作“叫虎”助抗疫

●生命重於泰山

“這對‘叫虎’額頭中間是紅色十字,我們希望喚起所有人對醫護人員的敬意;它們胸前懷揣著中國疾控中心的形象標誌——生命重於泰山。這次戰疫,不僅體現在捐款、捐物上,還在大傢伙聽從黨的指揮,把每一點一滴的貢獻加起來,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我們的作品,是想提醒大家,不只在疫情期間戴口罩、勤洗手、多消毒、不吃野生動物等,更要堅持不懈,從點滴做起,養成好的生活習慣。”聶鵬介紹道。

早在春假期間,這對“泥塑父子兵”就沒歇著,他們創作了三套作品,分別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團結奮進,堅強中國”和“向廣大醫務工作者致敬”,在原有泥塑“叫虎”的基礎上,通過表面色彩、繪畫、字體等形式呈現整體樣式。

“我們從新聞報道中看到一線工作者奮力抗疫的場景,感覺他們十分不容易。”聶鵬舉例說,《向廣大醫務工作者致敬》作品,中間是醫院“紅十字”的標誌,兩側年畫娃娃呈拱手姿勢,意在向醫護人員致敬;《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意在加強人們日常防控意識;《團結奮進,堅強中國,武漢加油》,意為呼籲人們為武漢、為中國吶喊加油,齊心協力,共度患難。

高密有对“泥塑父子兵”,创作“叫虎”助抗疫

●創新永無止境

聶家莊泥塑被稱為高密“四寶”之一。早期的泥塑,實際上是聶家莊生產的泥玩具。據聶氏家譜記載,聶家莊泥塑最早出現於明萬曆初年,距今已有400多年曆史。以前農閒時,該村幾乎每家都捏製各類泥玩意兒到周邊村發賣。

聶家莊泥塑具有聲、型、動、趣的獨特風格,具有獨具一格的工藝製作過程和藝術特色。地有民謠流傳:“聶家莊,朝南門,家家戶戶捏泥人。”

今年30歲的聶鵬從小深受這一民間藝術的陶冶,父親一筆一劃挑燈製作泥塑的場景,成為他兒時最動人的回憶。上小學時,他已會做簡單的泥坯,能做出個奇形怪狀的小玩具。

隨著年紀的增長,聶鵬開始認定泥塑是一門“不能失傳的手藝”,他甚至想著有一天能把這門古老的民間手藝做大做強。2010年,聶鵬高中畢業後開始跟隨父親全心學做泥塑。

學習基本功期間,父親特別嚴厲,要求他每天坐在屋裡練習,從一天三四個小時,到十多個小時,每個環節都要苦練。“泥塑製作很繁瑣,需要一遍遍打磨上色。”聶鵬的母親梁秀青透露,父子倆為了這些泥塑,一年到頭晚上12點前從沒睡過覺。“堅持了這麼多年,也趕上了國家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好形勢,感覺他們爺倆這麼多年的堅持值了。”

看兒子對泥塑有著發自內心的喜愛,他非常欣慰。聶臣希希望年輕人能在傳承傳統的基礎上去改良創新,“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適應市場,更好的來傳承這個民間藝術”。

學習過程中,聶鵬堅持“創新永無止境”的理念,在“傳承+形象設計”這兩篇文章的融合上做足功夫,增加現代生活元素,在色彩運用和泥人形象上不斷嘗試。

高密有对“泥塑父子兵”,创作“叫虎”助抗疫

●深耕本地文化土壤

如今,聶鵬已經不僅僅侷限於泥老虎的創作,他將更多精力放在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身上,讓形象各異的泥塑爭取更大的市場。“與其說是創新內容,不如說是對傳統的一種迴歸。”聶鵬說,因為聶家莊泥塑的雛形是捏泥人,後經歷史演變到今天,漸漸變成單一的泥老虎。聶鵬想到,迴歸傳統,或許能為泥塑爭取更好的前景。

近年來,聶鵬四處遊學,汲取創作養料;參加各種文博展覽會,去切磋技藝,吸收不同流派的文化養分。除此之外,他還深耕本地文化土壤。在高密市李仙小學、濱北學校、高密市中小學生培訓基地等學校,聶鵬不定期地為學生們普及泥塑歷史知識,教授學生掌握傳統代表作品叫虎的製坯、著色等關鍵流程。此外,根據紅色革命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十四節氣等內容,他還讓學生在叫虎上繪製,或通過每人一塊泥巴,捏製學生心中所要想象捏製的圖案。

高密有对“泥塑父子兵”,创作“叫虎”助抗疫

聶鵬告訴記者,將傳統文化請進校園後,不能僅通過簡單的講幾節課後,讓其成為了擺設。通過非遺課堂內容的不斷創新轉變,讓學生在具體實踐中提升對學習製作泥塑的興趣,增加學生對自己家鄉文化更深入的瞭解,讓他們做傳承傳統文化的小小傳承人。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盧昱 通訊員 王喜進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