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兵頻道】懷念戰友徵文:無盡的哀思


【鐵道兵頻道】懷念戰友徵文:無盡的哀思

無盡的哀思

——王布剛兄弟赴越掃墓側記

題記2020年,是中國援越抗美部隊入越五十五週年,原擬於清明期間組團赴越祭奠援越抗美烈士,因故未能如願。“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值此古老肅穆的清明節之際,謹以此文向長眠於異國他鄉的戰友寄予深切的緬懷!

【鐵道兵頻道】懷念戰友徵文:無盡的哀思

2019年清明,王布剛兄弟帶著對母親的萬般思念,跨越千山萬水連續第八年來到母親戰鬥、犧牲地——越南奠邊府祭拜魂牽夢繞的母親。

奠邊府 ,是越南北方的戰略重地,是當年中國援越抗美部隊第六支隊在西線強建搶修12號戰略公路美機重點轟炸的區域。奠邊府援越抗美烈士陵園安葬著六支隊在該區域犧牲的104位烈士,王布剛同志的母親湯芳琴烈士就是其中之一。

湯芳琴,中共黨員,原系援越抗美部隊第六支隊野戰138醫院軍醫,安徽省亳縣人,1934年生,1949年1月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先後參加渡江、解放中南、挺進大西南等戰役。1955年復員至雲南省紅河州醫院任婦產科護士長,後多次赴省級有關院校深造。1963年1月,因形勢及部隊工作需要,再次應招入伍,任原昆明軍區138野戰醫院外科中尉軍醫。

1966年1月,湯芳琴 隨138野戰醫院 第二野戰醫療所秘密進駐越南黃連山地區,參加援越抗美戰爭。1967年6月,該所完成任務準備回國時,湯芳琴又奉命赴越南奠邊府地區,配屬138野戰醫院第一野戰醫療所繼續執行援越抗美的醫療救治任務,不幸於1967年7月21日壯烈犧牲,時年33歲。

母親犧牲時,王布剛才11歲。出於保密,多年後,1938年參加八路軍的老軍人爸爸,才告訴孩子們媽媽犧牲的地點。由於路途遙遠等諸多因素,少有烈屬能如願赴越祭奠他們的親人,只能在家鄉隔空遙託無盡的哀思。王布剛兄弟也是直到2012年才第一次赴越掃墓,此後年年不斷。自2014年起,王布剛每次赴越祭奠母親時,都要事先自費定製一百多面直徑40公分的小花圈,為與其母親一起安葬在奠邊府烈士陵園的每位烈士各獻上一面,替其他親人實地祭奠長眠在異國他鄉的烈士們。

【鐵道兵頻道】懷念戰友徵文:無盡的哀思

▲兄弟仨拜祭烈士母親湯芳琴

清明時節的奠邊府,早已荒草悽悽,偌大的援越抗美烈士陵園略顯空曠和荒蕪,一排排烈士墓冢貼在冰冷的異國土地上,是那樣地肅穆而又蒼涼。王布剛兄弟長跪在母親墓前連連叩首,這“想見音容空有淚,欲聆教誨杳無聲"的情狀令人潸然淚下!祭拜完母親,王布剛兄弟及家人又逐一為其他烈士上香、獻花圈,此中情景,既令人肅然起敬,又有幾多愴然。伴隨著嫋嫋香風,王布剛用電吹管吹奏起思念曲,那低沉哀傷的曲音,彷彿是對母親的聲聲哭喚,又似乎是對所有烈士英靈的無盡告慰……

【鐵道兵頻道】懷念戰友徵文:無盡的哀思

援越抗美第六支隊簡介:奉中央軍委命令,以鐵道兵第二師、第十三師為主體分別組建成援越部隊第一支隊和第六支隊。這兩支部隊,自1965年6月23日起,先後從友誼關、河口、金平三個口岸“秘密"開進越南,分別執行東、西線區域的援越抗美任務。

第六支隊,是以鐵道兵第十三師為主體,加上各配屬部隊組建而成的西線援越抗美的主要部隊。該支隊下轄第32大隊(鐵58團)、第33大隊(鐵61團)、第34大隊(鐵62團)、第35大隊(鐵64團)、第36大隊(工程兵314團)、37大隊(工程兵315團)共6個工程大隊(團);各配屬部隊主要任務,一個高炮團(630團),擔負掩護部隊強建搶修和重點目標的防空作戰任務;一個舟橋中隊,負責萊洲河渡口的通行;野戰138醫院負責戰時救治和醫療任務;配屬單位還有一個兵站和儲備庫。

【鐵道兵頻道】懷念戰友徵文:無盡的哀思

作者晨鐘:原援越抗美六支隊34大隊(原鐵十三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