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魔”弗格森的比赛告诉了我们什么?

UFC轻量级的头号竞争者,几乎是肃清了整个155磅的“夜魔”托尼·弗格森是如今MMA界最受认可、敬重和欣赏的斗士之一,他与冠军哈比布的巅峰对决也是现在人们最期待的比赛,或许没有之一!

“夜魔”弗格森的比赛告诉了我们什么?


  弗格森一直不是最遵循主流格斗方式的人,他独一无二的风格和打法让他所取得的成功更加引人注目。那么,让我们来聊聊,通过观看弗格森生涯中的那些精彩表现,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关于格斗实战的“公理”。

  1. 体能和抗击打,真的可以被用作一种武器

  一提起弗格森,相信很多人都会先想到他那惊人的身体素质。

  从2013年到现在的12场连胜里,弗格森对阵过各式各样的选手,也多次陷入困境,有时甚至是一度处在被终结的边缘。但不知道为什么,“夜魔”哥总能扛过风暴,然后迅速恢复。

  这样的抗击打能力与他“永不疲惫”的体能相辅相成,成全了他那全场施压的快节奏打法。哪怕比赛会打满五个回合,弗格森也要从开始到结束,整整25分钟都积极地主动前压和出击,像是在跟对手“长跑”,不仅是比谁先到终点,更是看谁会输在体能。

  这种强势推进的打法使他更容易暴露在对方的炮火之下,但就是因为他抗击打和恢复能力的强悍,弗格森在处于逆境之后又可以快速地重新开始施压。只要比赛还没结束,他就一直会有翻盘的机会,简直令人绝望。

  被迫不断后撤,尽全力也跟不上弗格森节奏的对手们,常常会被快速耗尽体能,被堵在笼网边毒打,或是在持续不断的对攻之中以两倍三倍的数量挨打,无奈地被渐渐击垮……

  直到看到了那些世界级高水平的选手们在体力不支时缓慢懒散的动作,直到亲身体验过实战过程中自己比对手先疲惫的感觉,我们才能真正明白巴斯·鲁顿大叔的那句话:“体能永远不嫌多。”

  2. “杂乱无章”,在格斗中不一定是个贬义词

  人类有着寻求规律的天性,哪怕在格斗这种风格无限、瞬息万变的竞技项目中,我们也经常会偏重于欣赏出手有章法的选手,而把相对凌乱的风格称作“瞎打”。这个道理虽然近乎是“放之四海皆准”,但还就真有一些像弗格森这样的斗士让我们看到了例外。他们早已清晰地明白格斗中的“规章制度”,但就是要打破常规,借助实战把自己的个性表现到极致。

  我之前也没少做关于选手的技术分析,但每到弗格森这里,我就必须要抛开平时常用的文章结构,从一些“非主流”的角度来解析他的风格。

  看过他的比赛就会知道,弗格森几乎是从头至尾一直迈着自信的步法,不断变换着身姿和站式,打出以前刺拳和前正蹬为开路武器的各种怪异组合击。他真的是展现出了宗师李小龙著名的“Be like water”格言,打得随心所欲,以本能反应为主,几乎从不刻意制定战术,也不顾及自己的动作有没有做到标准好看,就是想到什么就用什么,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还别说,也真就是他这种“杂乱无章”的打法,让其对手难以做出预判和调整,更不易有针对性地备战。对于弗格森来说,抛开了章法的“束缚”,他便能够完全发挥出自己随机应变的本领,积极做出进攻和反击,快速找到并攻击对手的防御漏洞。当然,这样的打法也需要他强大的体能和抗击打来支撑起容错率——即使判断失误,也不至于满盘皆输。

  弗格森的打法虽然还不能完全被说成是“乱中有序”,但不难看出,他的基本功,以及对格斗的认识和理解是远高于常人的。这就是为什么他可以随心而动却依然可以打得轻松有效,也是为什么他即使不着心思考战术,仍能准确灵敏地抓住每一个缝隙和漏洞。

  3. 技术多样是好,但也最好有一两个极为擅长的

  你可以说弗格森的打法风格是“乱”,但也可以说它是“多样化”。既然弗格森是个以快节奏和高频率著称的选手,他的击打和缠斗技术就肯定不能单一,不能太容易被对手摸清规律。

  看过他的一些训练视频就会知道,弗格森对于不同的格斗术和训练方式是“来者不拒”,只要他觉得有可能有用的,都愿意尝试一二。在比赛中,弗格森基本上会把各项主流格斗术中的技术轮换着使用。除了常见的拳腿动作,他也会尝试咏春的一些手法,几个角度和时机刁钻的肘击,甚至街舞的舞步;在传统柔术体系的基础上,他也凭借“橡胶防御”,达斯绞,以及那些怪异的翻滚和位置转换技术走在了时代的前沿。总之,看他的比赛永远不会“审美疲劳”。

  但熟悉弗格森的朋友们也会注意到,尽管技术多样,但他也总会有几个比较擅长的技术来帮助自己奠定打法的基调,或是用于应对突发情况。

  弗格森常用的击打技术包括用于控制距离、消耗对手的前刺拳和前后腿的正蹬,撞入近距离后的挑肘,以及在中距离快速“弹出”的后直拳。无论是顺境逆境,无论是前进还是规避,弗格森都会频繁地使用这些技术。虽然每次击打都不一定放出全力,但落点的精准和干脆的出击动作让弗格森可以在短暂的几次对攻中打出高额的伤害——只需要看弗格森比赛之后,对手的面部就知道了。

  在缠斗上,我们刚才提到了当他处于下位时的“橡胶防御”(Rubber Guard)。这个来自于无道服柔术大师艾迪·布拉沃的缠斗路数主要是用于在下位时,把双腿拉高,去控制对手的后脖颈和背部上方,以带动下位的肘击和诸如三角锁之类的降服技(这里不细说了)。弗格森的防摔能力并不算最强,但哪怕是被压入下位,他也十分活跃,极其危险,不断地试图掌控对手,寻找漏洞。另外,当对手在站立过程中出现了在近距离“埋头”出拳或躲闪的时候,弗格森习惯于直接将对手拉入前头锁的位置,以衔接那招牌式的“达斯绞”(D"arce Choke)。

  多样化的技术或许可以让弗格森赢得比分,但却是那些擅长技术提高了他的终结率,也降低了他因一时混乱而输掉比赛的可能性。

  4. 格斗选手最重要的一项天赋——热情

  哪怕你对格斗一窍不懂,但是看完弗格森的比赛,你也会对他做出这么一条评价:这位“夜魔哥”确实是为格斗而生的!

  弗格森的柔术教练布拉沃曾多次赞扬感叹弗格森对于格斗的专注和献身精神。他说自己从来没见过任何一个选手可以像弗格森这样保持高强度、长时间的训练;弗格森经常是“熬过”了一批又一批的职业学员,但仍然在结束时是体能最充沛、精神最兴奋的那个。

  弗格森也从不因为报酬或关注度而接受或否决某场比赛,他只想要击败更多的高手,长久地站在世界格斗的顶峰。哪怕是休赛期,他的训练力度也与备战时几乎无差,格斗当真是他生命的源动力!

  回忆一下,我们多少次看到原本具备着足够的潜力和资源的斗士因为丧失了热情而走上生涯没落的道路(我第一时间想到的例子是曾经的重量级顶尖特拉维斯·布朗)。UFC名牌解说罗根叔也多次强调:“格斗是个需要绝对热情的职业,如果你不知道该不该退出,那就表示你应该选择退出……”

  弗格森从2008年进入职业,一路走来参赛十分活跃,目前没有超过一年的休假,拥有25胜3负的傲人战绩,多年来身心的磨损肯定是不可避免的。但处于世界顶尖的弗格森与当初的刚刚踏入八角笼的那个他一样战火熊熊——甚至越烧越旺;已经36岁的他,仍然在每场比赛中都展现出进步,表示自己仍有潜力可以挖掘。

  之前说到的所有弗格森的特质,其实都与他全身心奉献给格斗竞技,永不言败,永远积极的优秀心态有着极大的关联。

  兵法里常说,攻城先攻心,而弗格森绝对是一位不仅自己的内心强大,而且有能力攻破对手心墙的罕见的斗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