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羊肉米線的感想


一碗羊肉米線的感想

那年在大理的時候,少有的閒情逸致時光。

每天踏著星輝回到住處,又在穿透紗簾的陽光中醒來。

睜開眼睛,又是嶄新的一天。伸下懶腰,一躍而起,迅速洗漱整裝,每日必到旁邊不遠處的米線店裡吃上一碗羊肉米線。

小店是一對貴州來的小夫妻開的,店面雖不大,但整潔、清爽。

清晨7點店門已大開,掛在門邊的一串銅風鈴,在微風的拂動中發出咚咚噹噹的悅耳聲,彷彿熱情的吆喝,邀請著過往的行人們進來喝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以驅散一夜喜雨,讓清晨變得微涼的寒意。

一碗羊肉米線的感想

進門擺著四張大長方桌,稀疏坐著幾位客人,我徑直走到最裡的一張桌前坐下,恰碰上老闆給旁邊那桌端上來過橋米線,看到我後熱情招呼,轉裡面不久,給我端來我慣常點的羊肉湯米線。

白白的濃湯裡,軟滑的米線冒出尖尖角,山頂上點綴著翠綠的香菜和香蔥,片片羊肉穿插其中,聞著羊肉湯裹挾著香菜的特別香味,我不禁胃口大開,食指大動。

一碗羊肉米線的感想

記得梁實秋在《雅舍談吃》中有一篇寫燒羊肉,

"大塊五花羊肉入鍋煮熟,撈出來,俟稍幹,入油鍋炸,炸到外表焦黃,再入大鍋加料加醬油燜煮,煮到呈焦黑色,取出切條。這樣的羊肉,外焦裡嫩,走油不膩。"

這家小店雖比不得北平正宗的羊肉店,但在這南方小鎮,熬了一晚上的羊肉湯,其味也濃厚無比,用這湯澆上米線,依然比一般的米線要鮮美很多,若再有一盤嫩脆的大蒜拌黃瓜佐餐,就更美不可言了。

梁實秋離開北平後,一天和友人談起燒羊肉,惹得友人"眉飛色舞,涎流三尺",立即自己動手實踐,"慰情聊勝於無,相互拊掌大笑"。

有人說:人吃,是為了活著;人活著,不是為了吃。

我以為,人生百態,花開百樣,世界因此才有了多姿多彩,人生因此也有了許多美好的感受,只要我們識得大、小,不因小失大,並不只是成為"飲食之人"就好,其他就當也是一種生活情趣吧。

一碗羊肉米線的感想

梁實秋的《雅舍談吃》,推薦給你們,每一道美食在他筆下都變得生動有趣,我覺得他真是吃出一種文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