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羊肉米线的感想


一碗羊肉米线的感想

那年在大理的时候,少有的闲情逸致时光。

每天踏着星辉回到住处,又在穿透纱帘的阳光中醒来。

睁开眼睛,又是崭新的一天。伸下懒腰,一跃而起,迅速洗漱整装,每日必到旁边不远处的米线店里吃上一碗羊肉米线。

小店是一对贵州来的小夫妻开的,店面虽不大,但整洁、清爽。

清晨7点店门已大开,挂在门边的一串铜风铃,在微风的拂动中发出咚咚当当的悦耳声,仿佛热情的吆喝,邀请着过往的行人们进来喝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以驱散一夜喜雨,让清晨变得微凉的寒意。

一碗羊肉米线的感想

进门摆着四张大长方桌,稀疏坐着几位客人,我径直走到最里的一张桌前坐下,恰碰上老板给旁边那桌端上来过桥米线,看到我后热情招呼,转里面不久,给我端来我惯常点的羊肉汤米线。

白白的浓汤里,软滑的米线冒出尖尖角,山顶上点缀着翠绿的香菜和香葱,片片羊肉穿插其中,闻着羊肉汤裹挟着香菜的特别香味,我不禁胃口大开,食指大动。

一碗羊肉米线的感想

记得梁实秋在《雅舍谈吃》中有一篇写烧羊肉,

"大块五花羊肉入锅煮熟,捞出来,俟稍干,入油锅炸,炸到外表焦黄,再入大锅加料加酱油焖煮,煮到呈焦黑色,取出切条。这样的羊肉,外焦里嫩,走油不腻。"

这家小店虽比不得北平正宗的羊肉店,但在这南方小镇,熬了一晚上的羊肉汤,其味也浓厚无比,用这汤浇上米线,依然比一般的米线要鲜美很多,若再有一盘嫩脆的大蒜拌黄瓜佐餐,就更美不可言了。

梁实秋离开北平后,一天和友人谈起烧羊肉,惹得友人"眉飞色舞,涎流三尺",立即自己动手实践,"慰情聊胜于无,相互拊掌大笑"。

有人说:人吃,是为了活着;人活着,不是为了吃。

我以为,人生百态,花开百样,世界因此才有了多姿多彩,人生因此也有了许多美好的感受,只要我们识得大、小,不因小失大,并不只是成为"饮食之人"就好,其他就当也是一种生活情趣吧。

一碗羊肉米线的感想

梁实秋的《雅舍谈吃》,推荐给你们,每一道美食在他笔下都变得生动有趣,我觉得他真是吃出一种文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