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全球經濟復甦的鑰匙藏在這裡

近日有外媒觀察指出,中國市場是全球經濟復甦的希望所在。

這家外媒是硅谷最負盛名的付費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我仔細研究3月26日的這篇文章,原來,作者認為,得益於中國數字基建的發展,線上消費一直是中國經濟的一個亮點,而消費者在阿里巴巴平臺上的消費表現,一直是內需潛力的晴雨表。

同時這篇文章也拋了一個問題,疫情的全球影響正前所未有地考驗著消費主導型經濟的恢復能力。

作者援引了諮詢公司BDA中國董事長鄧肯•克拉克(Duncan Clark)的話:“阿里巴巴是中國經濟運轉機制的關鍵組成部分。”

細品這句話,其實是在說中國消費者現在的主流消費習慣已經轉到線上。消費已經連續多年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線上消費更是連續保持兩位數的快速增長,以淘寶天貓為代表的線上消費活躍,中國經濟也就有活力。

這次疫情期間,許多重線下的行業和業態通過數字化轉型線上,在逆勢中破局。

這說明什麼?中國的商業是數字化意識最強的,也是數字化轉型最快的。這給世界各地的公司都是生動的一課。

中國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是極具前瞻性的一步。近來新基建成為熱門話題,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數字基建。疫情期間無論是線下商業迅速轉到線上,還是數字通路的打通、雲對數字世界的支持,都得益於數字基礎設施的鋪設。

國際品牌也看到這一點。上海百秋電商公司經理徐雅偉說,最近五家歐洲時尚品牌都來找他,迫切希望幫助他們在中國開天貓店。這些品牌在其他主要市場的銷售正面臨挑戰,“一些品牌甚至問我能不能幫他們2天內啟動中國在線業務。”

我在這一點上跟作者看法是一樣的——疫情影響下,中國消費復甦不僅對中國,也對世界其他國家至關重要。阿里巴巴是全球企業服務中國消費者的重要平臺,耐克、蘋果等美國主要品牌都在天貓開店。咱們把目光放向不遠的未來,如果其他主要市場受到疫情的影響持續下去,全球企業將更加依賴通過線上平臺觸達中國市場。

滄海橫流方顯本色,不論外界觀點如何,很多事實給出了答案:疫情一定程度上會帶來短期影響,但危中有機,新機會的牌也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