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胡笳聲聲傳,餘韻悠悠然

蔡文姬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女文學家、音樂家,也是千古傳頌的奇女子,成語有“文姬辨琴”,三字經中雲“蔡文姬,能辯琴。”講的便是蔡文姬少時精通音律,並通過父親蔡邕苛刻考核的故事。

蔡文姬:胡笳聲聲傳,餘韻悠悠然

蔡琰,字文姬,別字昭姬,陳留郡圉縣(今河南杞縣)人,父親為東漢末年文學大家蔡邕。蔡文姬從小就博學多才,尤以音律、書法和辭賦見長,幼時就表現出在音律方面的天才,9歲時,父親蔡邕深夜撫琴,琴絃突然繃斷,文姬說是第二根琴絃斷了,父親覺得她只是偶然猜中,就又弄斷一根,文姬又猜中是第四根琴絃斷了,於是就有了“文姬辨琴”的千古佳話。

蔡文姬:胡笳聲聲傳,餘韻悠悠然

生逢亂世的蔡文姬可謂命途多舛,一生先後三嫁,初嫁衛仲道,衛仲道早亡,二人無子,遂於夫死後回到自己家。公元195年,匈奴南下劫掠,左賢王順手擄走了孀居在家的蔡文姬,從此蔡文姬與她的第二任丈夫開始了在北方長達12年的漫長生活。自幼能辯琴識韻的蔡文姬在這12年裡也沒閒著,深研漢族與匈奴的音樂,修著了著名的《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胡笳聲聲傳,餘韻悠悠然

曹操有感於與蔡邕的交情,又知蔡邕無子嗣,統一北方政權穩定後用金璧將蔡文姬從匈奴贖回,並嫁予年輕有為的董祀,後董祀犯死罪,蔡文姬赤足散發為之求情,曹操感於蔡文姬真情赦免董祀,歸家後蔡文姬作《悲憤詩》兩首,一為五言,一為騷體。

蔡文姬:胡笳聲聲傳,餘韻悠悠然

《悲憤詩》(其一)是我國詩史上文人創作的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全詩一百零八句,計五百四十字,真實而生動地描繪了詩人在漢末大動亂中的悲慘遭遇,也寫出了被掠人民的血和淚,是漢末社會動亂和人民苦難生活的實錄,具有史詩的規模和悲劇的色彩,一時間名動當時、韻澤後世,就連大文豪曹植和詩聖杜甫的五言敘事詩都受其影響。

蔡文姬:胡笳聲聲傳,餘韻悠悠然


悲憤詩(其一)

漢季失權柄,董卓亂天常。志欲圖篡弒,先害諸賢良。逼迫遷舊邦,

擁主以自強。海內興義師,欲共討不祥。卓眾來東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

獵野圍城邑,所向悉破亡。斬截無孑遺,屍骸相撐拒。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

長驅西入關,迥路險且阻。還顧邈冥冥,肝脾為爛腐。所略有萬計,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語。失意機微間,輒言斃降虜。要當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豈復惜性命,不堪其詈罵。或便加棰杖,毒痛參並下。旦則號泣行,夜則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無一可。彼蒼者何辜,乃遭此厄禍。邊荒與華異,人俗少義理。

處所多霜雪,胡風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肅肅入我耳。感時念父母,哀嘆無窮已。

有客從外來,聞之常歡喜。迎問其消息,輒復非鄉里。邂逅徼時願,骨肉來迎己。

己得自解免,當復棄兒子。天屬綴人心,念別無會期。存亡永乖隔,不忍與之辭。

兒前抱我頸,問母欲何之。人言母當去,豈復有還時。阿母常仁惻,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顧思。見此崩五內,恍惚生狂痴。號泣手撫摩,當發覆回疑。

兼有同時輩,相送告離別。慕我獨得歸,哀叫聲摧裂。馬為立踟躕,車為不轉轍。

觀者皆噓唏,行路亦嗚咽。去去割情戀,遄征日遐邁。悠悠三千里,何時復交會。

念我出腹子,匈臆為催敗。既至家人盡,又復無中外。城廓為山林,庭宇生荊艾。

白骨不知誰,縱橫莫覆蓋。出門無人聲,豺狼號且吠。煢煢對孤景,怛吒糜肝肺。

登高遠眺望,魂神忽飛逝。奄若壽命盡,旁人相寬大。為復強視息,雖生何聊賴。

託命於新人,竭心自勖勵。流離成鄙賤,常恐復捐廢。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歲。

蔡文姬:胡笳聲聲傳,餘韻悠悠然

(出自電視劇《曹操與蔡文姬》)

蔡邕喜收藏典籍,曹操問蔡文姬可還有留存的,蔡文姬說因戰亂全部遺失,但自己可以默寫,於是曹操請蔡文姬默寫,竟一字不錯。蔡文姬少而好學,淪落異邦尚能不忘雅趣,終身守護中華文化之脊樑,實是我輩效法之典範。

蔡文姬:胡笳聲聲傳,餘韻悠悠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