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微動作: 幾句話的時間瞭解一個人,識破對方是否在撒謊

微動作無疑是豐富多彩的,是充滿意趣又耐人尋味的,它能夠淋漓盡致的表情達意。身體的微動作能夠反映一個人的心理活動及細微變化,也是人們傳遞內心情感的重要渠道。所謂微動作就是小動作,“微”是指“微小”的意思,因為動作“微小”,時間也很短,也許只會持續一瞬間,一閃而過,是一個人在特定情境中的下意識的反應。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幾乎每個人每時每刻都在做著各種各樣的微動作,這些微動作可以表現出人們的真實感受和行為動機,能夠幫助人們瞭解彼此、增進友誼。


心理學+微動作: 幾句話的時間瞭解一個人,識破對方是否在撒謊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個人坐在凳子上,雙手不停地揉搓雙腿,就說明這個人內心很緊張;如果一個人習慣雙手抱胸,這不僅僅是簡單的自我防禦動作,還說明這樣的人在生活中比較孤傲,雙手抱胸是在表達他們內心對其他人或者事物的排斥感,因為他們根本就不認同,也不願意接受眼前的人或者事物;老闆們習慣於將自己的雙腿架在辦公桌;下屬在老闆面前則總是一副畢恭畢敬的模樣,始終保持四肢緊張,雙腿併攏;

如果一個人說錯了話,他會習慣性地用手捂住嘴;如果一個人在和你說話的時候,眼睛不停地看著左上方,那麼這個人一定是在說謊因為左腦的功能就是將自己想要的畫面竭盡全力地組合在一起,所以說謊者會通過向左上方看來編織謊言,而真正說真話的人應該是看向右上方的,只因右腦才是一個人對已經擁有的記憶的存儲地;

如果一個人在和你說話的時候,雙手攤開,那就是在表達他對你的坦誠相見,願意將實情和盤托出;如果一個人將自己的腳踝緊緊相扣,則說明他的心裡定有許多負面情緒在干擾著他,他正在努力地剋制自己……


心理學+微動作: 幾句話的時間瞭解一個人,識破對方是否在撒謊


謊言是我們極為討厭的一種存在,可是,怎樣才能辨別出一個人是不是在說謊呢?

通常情況下,有些人在說謊的時候,他們的肢體動作和語言會不一致,或者肢體動作和眼神不協調;有些人在說謊的時候,他們的眼睛會不停地盯著你的眼睛,以此來判斷你是否會相信他們所說的謊話;還有些人在說謊的時候,會生硬地重複提問者所說的話,希望通過這種話語的重複來強調自己所講內容的真實程度,但這種做法往往會欲蓋彌彰,反而使說謊者原形畢露。

比如你問他:“你去過某某家嗎?他卻回答“我沒有去過某某家”,那就證明他一定去過某某家。所有的人在說謊的時候,都只能將一件事按順序講述得很流暢,但卻無法流利地進行倒敘。說謊是一個人違背自己內心真實情感的行為,所以,一定會露出某些破綻。其實,謊言並不可怕,只要你能夠掌握這些識別謊言的訣竅,就可以打敗生活中無處不在的謊言了。


心理學+微動作: 幾句話的時間瞭解一個人,識破對方是否在撒謊


此外,當一個人害怕的時候,如果他臉上一直出現驚恐的表情,那麼他一定是在假裝害怕,因為人對受到的驚嚇做出反應只不過是那一秒的事情而已;當一個人在微笑的時候,眼睛不停地眨,說明他真的想到了讓他感到幸福的人或事;但如果一個人在微笑時,眼角沒有一絲皺紋那他一定是在假笑;當一個人說話時,一側肩膀不停地抖動,就表示這個人對自己說的話很不自信;

當一個人害怕的時候,就會出現生理逃跑反應,這時,身體的血液會從四肢迴流到人的腿部,腿部會做好逃跑的姿勢,手部也會變得冰涼;當一個人在說話時,一直把手放在褲兜裡或抵著大腿,這是因為他感到很緊張;而如果一個人的手臂緊貼腿部,手指豎起,則是他心裡不安的表現;當你對一個人提出質問的時候,如果這個人表現出很不屑的樣子,那麼恭喜你,你說到他心坎裡去了;當一個人處於緊張、憤怒或興奮的情緒中時,他的瞳孔會明顯地放大。


心理學+微動作: 幾句話的時間瞭解一個人,識破對方是否在撒謊


人生如同一場博弈,無論是微表情還是微動作,在日常生活和社會交往中,都是傳情達意的高手,在你來我往的較量中,如果你讀懂了這些身體的微表情和微動作,就會掌握更多的砝碼去戰勝對手。世界那麼大,每個人都有好多張面孔,想要做到知人知面又知心,就必須要多瞭解微動作所表達的深意,瞭解隱藏在微動作背後的真相。這樣一來,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你都能夠立於不敗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