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火鍋 VS 成都版重慶火鍋

所以,火鍋還是要去重慶吃!

近年來,越來越多打著 “重慶火鍋” 名號的火鍋店在成都開得如火如荼,最為經典的例子,當屬有著“大龍火鍋徒弟” 稱謂的「電臺巷火鍋」。每天爆滿,排隊不排滿三小時不可能吃得到。當然,火鍋的味道的確不錯,但和真正的重慶本地火鍋相比,又有幾分神韻呢?

「黃姐火鍋」則是重慶本地的一家人氣爆棚的火鍋店。一下動車就直奔火鍋店,快到5點時到店,拿到號碼一看,“嗯,不錯,這次拿到16號,估計很快就能吃到了吧。”

重慶火鍋 VS 成都版重慶火鍋

半個小時後,服務員果然叫到了我們的號碼。不過不是上桌,而是讓我們把菜點好而已。又過了30分鐘,40分鐘,50分鐘,沒有任何即將輪到我們的跡象。

重慶火鍋 VS 成都版重慶火鍋

然而門口已經人山人海了

不過看著重慶本地的食客們淡定的模樣,尤其是一位拿到了70號依舊歡天喜地的女士,我們也隨著淡定了下來。哦,對了,同樣歡天喜地的還有門口賣涼蝦、銀耳湯和綠豆湯的商販。對於他們而言,門口排隊的長龍簡直就是天然的自動取款機。

快要7點的時候,老闆終於通知我們上桌。先前點好的菜品迅速的上桌,看著擺滿一桌將近十五種菜品,我略微思肘,又讓老闆加點了一份黃喉,一份毛肚以及一份老肉片。

重慶火鍋 VS 成都版重慶火鍋

鍋中紅油沸騰,陣陣煙霧升騰,帶出火熱鮮香的爽快感。這次的油碟裡是真的沒有香菜和耗油了。吸取上次在大龍吃到半夜拉肚子的教訓,油碟里加好醋,早早點好兩瓶唯怡豆奶,這次咱們一定要穩住好嗎!

重慶火鍋 VS 成都版重慶火鍋

一家火鍋的好壞,可以通過毛肚,鴨腸以及黃喉等生鮮來檢驗。重慶火鍋的毛肚我認為比成都好上至少一個檔次。除了擁有與電臺巷火鍋中同樣爽脆的口感,重慶毛肚還帶著一股莫名的“牛香”,口味上十分鮮美。不過竄燙熟之後一口吃下,

“奇怪,好像沒有想象中的辣啊......”

重慶火鍋 VS 成都版重慶火鍋

重慶火鍋 VS 成都版重慶火鍋

在我看來,重慶火鍋在菜品的質量方面,要比成都火鍋好上不少。雖然這家菜品大多數為冷凍後上桌,相比大龍火鍋而言,新鮮程度的確差了一籌。不過口感依舊不錯,黃喉脆彈可口,鴨腸在七上八下後,香脆清爽的口感也蠻不錯的。

郡花在煮透後帶著隱約的鮮香,同樣香脆的口感也讓我很滿意。然而吃到現在,依舊不太明顯的辣味讓我覺得心裡有些異樣。呵呵,好像被騙了一樣。

重慶火鍋 VS 成都版重慶火鍋

鱔魚下鍋煮了很久才被我撈起,吸飽湯汁的鱔魚嫩到不可思議,小小的一份在3分鐘以內就被瓜分得乾乾淨淨。

重慶火鍋 VS 成都版重慶火鍋

吃到這裡,鍋底在長時間熬煮而濃稠後,愈發深厚的辣味才讓我有了一絲火熱的感覺。而成都的火鍋,即使是打著 “重慶火鍋” 名號的火鍋店,鍋底熬煮後增加的大多是鹹味。這也是我認為重慶火鍋與成都火鍋的區別之二。

泡椒牛肉據說是這家店的特色,凍成一團的牛肉無法單獨下鍋,只能混成一坨丟進去。

重慶火鍋 VS 成都版重慶火鍋

然而煮熟後的泡椒牛肉,對不起,泡姜的香濃風味我好像不太能接受。

重慶火鍋 VS 成都版重慶火鍋

腰片比起成都火鍋店而言,鮮味更加明顯。

重慶火鍋 VS 成都版重慶火鍋

老肉片與香腸,在成都版重慶火鍋中也能見到,但滋味並不能與重慶相提並論。老肉片,顧名思義,肉質不嫩,吃在嘴裡類似肥牛,但是味道更佳醇厚。香腸在愈發香辣的湯汁中浸泡後,麻辣的味道後一抹回甘,十分奇妙。

重慶火鍋 VS 成都版重慶火鍋

重慶火鍋 VS 成都版重慶火鍋

最後的素菜,最愛的藕片稍稍燙煮至半熟,爽脆口感中,辣與甜之間的衝撞堪稱絕美。於是又加點了兩份。

重慶火鍋 VS 成都版重慶火鍋

土豆與油豆皮的味道同樣很美,但吃到最後大家的戰鬥力已經基本消耗殆盡,最後只好剩下了這盤無人問津的苕粉。

重慶火鍋 VS 成都版重慶火鍋

在成都,前有小龍坎,後有電臺巷,一大堆號稱擁有“重慶火鍋血脈”的成都版重慶火鍋,牢牢的佔據著成都火鍋的半壁江山。但其中絕大部分火鍋店的味道,都只能用呵呵來形容。辣味太低,鹹味太重,有些店鋪的鍋底還殘留著許多不明所以的味道。相比真正的重慶火鍋,牛油鮮香,麻辣通透,樸實而純粹的菜品,以及讓人一吃就上癮的魔力,“成都版”重慶火鍋顯然還差了許多。

各地

重慶火鍋 VS 成都版重慶火鍋

「四妹缽缽雞」| 我吃到了星球上最辣的一顆鴨頭

重慶火鍋 VS 成都版重慶火鍋

「拜子筍子芋兒雞」| 不好意思,我們每頓只賣20桌

重慶火鍋 VS 成都版重慶火鍋

「冒牌火鍋菜」| 思念辣椒的我,這家也許是最好的解藥

每一個吃貨眼中都有不同的美食

每一個吃貨嘴裡都有不同的味蕾 ,帶上你愛吃的嘴巴出發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