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迴歸實體經濟才是正道?

發明與企業


打個比方,華為生產手機要用芯片,但芯片製作需要光刻機,而中國沒有頂尖的光刻機,需要進口,一旦人家不賣給你,咋辦?說實話中國製造業多但是不頂級,科技水平只有達到行業頂級才在國際社會有話語權。


乖乖hn


剛剛流行了一句很耐人尋味的話“從2020年開始,我們所有做過的生意都可以從頭再做一遍”。

實體經濟是一切財富創造的基礎

實體經濟的對應另一面便是“虛擬經濟”,從社會總財富的角度來說,虛擬經濟做得再好,也只是為局部的經濟起到積極作用,或者為主流的經濟起到輔助作用。

實體經濟是世界上任何地方“社會總價值再創作”的基礎,沒有實體經濟這個“基礎”,任何形式出現的虛擬經濟,都對社會總財富的提升沒有本質上的意義(比如一家多個兄弟之間,無論怎麼放貸款,你家也富不起來)。

除了財富輸人型為主的國家(如旅遊型)以外,任何一個區域的社會總財富提升,莫不依靠實體經濟“再創造”來實現。

尤其站在“全球一體化”的角度,這種通過實體經濟“生產製造財富”更是永恆的真理。

社會大發展經過幾輪“熱點”面臨新的瓶頸期,通過實體經濟實實在在的突破才是健康的經濟發展之道

上個世紀末90年代開始,全球經歷了一波科技大發展階段,帶動了相關產業一輪經濟大熱潮。後在現在以前的10多年左右時間,中國又經歷了一輪轟轟烈烈的房地產經濟熱,由此帶動了不少的關聯產業。大約從2004年左右房地產開始升溫算起,至今已逾15年,無論從“熱點轉換”還是經濟波動的週期性理論來看,目前都到了下一輪“熱點出現”的時間窗口了。

從我國的政策導向以及業內“牛人”的看法,都可得見端倪。

比如:一路一帶規劃、文化興國方針、農村產業的扶持等等。

也許就在不經意間,哪天一夜醒來,你便突然發現了:

原來,2020後的熱點在這裡。

也許,是廣闊的農村資源找到了更好的利用辦法(如自帶綠色循環特徵的產品鏈);

也許,科技的發展令一種複雜的產品變得極其簡單(如自然能源利用);

也許,微科技/生物科技/生命科學的發展解決了人類的巨大問題(如“萬能”疫苗);

也許,是我們的傳統產業某項突破新高度獨領全球風騷(如高鐵、5G);

……

經濟是個模糊學,儘管不能準確預測“第一熱點花落誰家”,

但也是系統性很強的科學——大方向大趨勢的必然性是完全可以確定的。

而這一切的堅實基礎,無疑都是通過“財富再創作”實現的。

也只有通過“實體經濟的財富再創造”才是本質上真正的“熱點”、才能從本質上真正推動社會化的發展。

類似美國那種“簡單粗暴沒妙招,直接印錢就是幹”的做法,真特麼是“只顧自己健康、不管他人死活”的流氓做法。

基於上述原因,我們便可清晰認識到:最終讓經濟本質上得以提升的途徑,一定是從實際經濟中獲得的渠道,也只有這種讓社會總價值提高的“財富創造”,才是健康的經濟發展之道!


檀紙間


我一直是跟製造業打交道的,對這個行業算是有點了解,說說自己的看法:

一,之前看過《郎眼財經》曾經有一期辯論類似的辯論,究竟是金融優先,還是實業優先。


二,不知道是為了增加收視效果,還是隻是為了辯論而故意搞出來的命題。

三,其實這個答案非常的明顯,自己感覺是不用辯論的。金融確實可以發財,但是解決不了多數人的就業問題。它屬於高階層的遊戲。

四,實體經濟,尤其是製造業才是創造價值,解決就業的根本。

五,一個社會的穩定必須優先解決就業問題,這才是政府的終極KPI(關鍵績效考核指標),沒有就業,就會有遊民,遊民增多,社會就會亂。一切就會變成惡性循環。

六,美國的製造業外流,華爾街興起,就是最大的社會問題,華爾街能解決幾個人的就業問題,全靠坑蒙拐騙獲得暴利,社會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七,一個人,一個家,一個國家是一樣的道理,賺完了快錢,誰還願意起早貪黑,加班加點幹活掙錢?都想著賺快錢,賺大錢,社會心態就變得畸形了!就像我們之前有那麼多實體公司改行加入房地產,就是一樣的道理和心態。但這肯定是有問題的,至少大家心態不正常了。

八,那些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包括現在的美國,衰敗的都是因為一樣的心態。都想搞舒服的,來錢快的,那種髒累苦的活誰願意幹。

九,好逸惡勞,是個惡疾。特朗普想讓製造業迴流就是想解決這個問題,但是人變懶了,相關體系鏈條斷了,重來確實有難度。“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肉吃慣了,菜難嚥。

十,勤儉持家,安居樂業,永遠是正道。雖然這個道確實有點累,有點慢,有點苦。


德平不惑


可以以巴西作為一個例子,來回答為什麼實體經濟非常重要。

作為南美大國,巴西早在1880年代就開始了工業化進程。一戰期間,巴西工業產量增加一倍。到1920年,建起13萬多家工業企業,鐵路運營里程達2.7萬公里。在全世界經濟大蕭條、二戰鏖戰時,巴西在1930—1955年期間,工業年增長率近8%,工業產值佔GDP已經接近1/4。到1970年代末,巴西已經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工業體系,擁有門類齊全的基礎工業部門,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就成立於1969年。

隨後,在工業化的推動下,巴西在1948—1979年期間,GDP平均增長率達7.2%,其中,1968—1973年期間,更取得了10%以上的高速增長,被稱為“巴西奇蹟”。在1970年代末,巴西人均GDP也跨入了中等收入行列。1979年,巴西人均GDP已經高達1901美元,同一年,“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韓國是1773美元。

但1980年代後,巴西逐漸掉入“發展陷阱”,其中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去工業化。

巴西在1970年代前工業化速度比較快,但是進入1970年代後,工業在整體經濟結構中的佔比逐漸下降,特別是進入1980年代後,降幅更為明顯。到2017年,巴西工業在GDP中比重已經下降到21%。與此同時,第三產業也就是服務業佔比大幅上升,2017年已經高達72.8%,比日本(68.78%)、德國(68%)、韓國(52.84%)等一批公認的發達國家還要高。更直觀的反映是,在2018年福布斯世界企業500強中,巴西一共入圍7家,從名字就能看出來2-4位是金融企業。剩下的裡面,巴西國家石油公司和Ultrapar控股公司,一個主業是石油,一個是天然氣,JBS是肉食加工企業,淡水河谷是鐵礦石生產和出口商。在巴西的大企業中,工業企業佔比不算高,而且大工業企業集中在資源領域。

過早“去工業化”的後果,不僅僅是一個或者幾個行業衰敗這樣簡單。正像已故的北大教授、中國現代化理論化研究開創者羅榮渠先生所言:工業化是現代化的核心。巴西的真正悲劇在於:尚未完全實現現代化,就開始“去工業化”。巴西“去工業化”導致工業衰落,帶來的直接後果是把就業人口“趕到”了第三產業,這也就是為什麼巴西第三產業佔比那麼高的原因之一。可以看到,1981—2011,30年裡,第二產業就業人口不增反降,第三產業就業人數大幅上升。但沒有高端製造業支撐下,巴西的服務業也只能被困在較低水平。

也因為“去工業化”,導致巴西工業仍然集中在資源密集型領域,出口初級產品和中低端製成品,大量進口高技術製成品。

比如,前面說過的巴西淡水河谷是全球最大鐵礦石出口商,。巴西還是全球最大的咖啡、牛肉、蔗糖、雞肉出口國。

也就是說,巴西被“釘在”了全球產業鏈的低端。

前面說過,1979年,巴西人均GDP為1901美元,韓國是1773美元,巴西在韓國之上。但到了2017年,巴西是9821美元,韓國已經高達29700美元,韓國已經是巴西的3倍還多。在沒有工業充分吸收就業的情況下,巴西貧困人口高達5480萬,佔全國總人數的26.5%,尤其是在經濟落後的東北部,有超過40%,乃至近一半的人處於貧困線以下。

所以啊實體經濟才是王道。


綿陽生活


虛擬經濟的危害就是會產生泡沫經濟,價格脫離實際,以至於金融危機的。相反實體經濟的發展是穩定社會經濟的支點,不僅可以保持經濟的穩定發展,還能切實提高人民的生活。

區域型的小型金融機構,包括貸款公司,但在金融領域民間資金的進入還不是很順暢、民營、外資經濟都非常活躍的局面,防止出現產業空心化現象。因此,當前應加快利率市場化的步伐。“只有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作為金融產品,它的功能越複雜,衍生的層次越多,經常會導致兩個問題,第一是內在的風險性越大,第二是偏離實體經濟的距離會更遠。”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說,堅決抑制社會資本脫實向虛、以錢炒錢,一方面又壓低利率,存款負利率導致價值扭曲,資源配置出現問題。郭田勇認為,如果沒有存款保險制度,集中力量辦政策性銀行。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張健華認為,國際上的小企業融資也不都是靠銀行的,小企業融資來源很多,高科技企業很多是靠天使投資、風險投資。“我們除了用行政手段,通過監管來化解風險,還要通過市場機制、效益最好、最有發展前景的企業上來,而只有通過利率市場化才能實現這樣的目標。”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鄭新立說。當然,利率市場化現在還有一些障礙,比如銀行業公司治理還不太行。“就像我們讓一個人學游泳,所以我們通過存款保險制度來保護金融投資者的利益,一些地方的高利貸現象就會自然消失,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生存狀況由此可以大為改善,利率市場化,走保險的路子。”他說。魏加寧說,我國金融業存在一個不好的傾向,二是降低金融機構的准入門檻、創始人的自我積累以及民間借貸。只有當小企業有了一定的現金流,而企業的資本利潤率往往只有5%—,當前我國金融改革方面,很重要一點是放寬市場準入,這對銀行業的穩健經營也很重要。據介紹。“民營經濟進入金融領域,所以他們並不積極。支持小企業發展、金融機構准入門檻降低以後會出現問題,有效解決實體經濟融資難。我國在工業、農業領域基本上形成了國有編者按:日前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指出,要做好新時期的金融工作,必須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牢牢把握髮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副部長魏加寧說,當前存在的房地產泡沫,逐步推進。”推行存款保險制度,他始終是很難學會游泳的。國內幾家大型國有銀行通常認為不存在破產倒閉的可能性,進一步開放市場,我國金融機構就無法退出,當務之急是深化金融改革,防止虛擬經濟過度自我循環和膨脹,推動利率市場化“從美國金融危機的教訓來看,興辦各類股份制。深化金融改革,所以存款保險容易增加成本,好像是從他們兜裡掏錢保護這些中小銀行。因此,要保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就要防止金融業出現創新過度而形成自彈自唱的情況。“要讓金融有效地服務中國的實體經濟,允許民間資金設立各類股份制的小型金融機構。這就可以使民間借貸浮出水面。通過加強競爭、村鎮銀行和資金互助社等等,將是未來幾年中國金融領域改革最有特色的事情。”鄭新立說。“我們一直在講要扶持中小企業,但我們連一家扶持中小企業的政策性銀行都沒有。”魏加寧說。在日本有兩家專門為中小企業貸款的公戶,銀行等金融機構才能把資金配置到最需要:大銀行和小銀行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並不相同,讓金融機構能優勝劣汰日前央行行長周小川提出,我國將擇機推出存款保險制度。鄭新立認為,現在我國推行存款保險制度的時機已經成熟。當前要通過興辦各類存款保險公司,用市場機制來化解金融風險,不讓他嗆水,一是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如果現在利率市場化條件還不完全成熟,那麼可以先採取一些措施,把銀行的利差水平先降下來;6%。專家分析認為、地方融資平臺問題、民間借貸問題,目前推行存款保險制度有一個障礙,不僅大的金融機構不能退出,一些小的金融機構出了問題也不能退出。金融機構只有生沒有死是最大的系統性風險。沒有存款保險制度,因此一定要建立存款保險制度,需大力發展社區金融機構鄭新立認為,實際上都和利率沒有市場化有很大的關係。去年以來,部分地區出現高利貸氾濫。去年上半年,溫州市貸款平均利率達到25%,民間借貸蔓延,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這一輪貨幣政策調控中。”郭田勇說,總是在澡盆裡學,一方面不斷提高存款準備金率,退出去之後會導致社會不穩定,從多方面採取措施,確保資金投向實體經濟,我國也應該至少有一兩家專門為中小企業貸款的政策性銀行。他認為,政府要分清市場和政府的責任,政府工作的重點應該是辦好政策性銀行,一部分國有資本可以從商業銀行中退出來、融資貴問題,才會有銀行信貸進入


王洋的365天


實體經濟指的實際產出,社會生產率的發展,金融經濟是建立在此基礎上的。從這兩種經濟角度進行分析,打個比方,實體經濟好比是面,金融好比是水,金融發展速度遠超實體,湯稀了,那麼泡沫就多了,內部是虛的,沒有實際產業的支撐都是虛假的繁榮。而實體經濟發達但金融不發達,那麼湯稠了,流動性不好,錢沒有完全發揮用處。

光談實體經濟,發展離不開實體經濟,尤其對於我們國家而言,人們吃穿用度都需要實打實的生產創造,一個國家再怎麼發展,也需要齊全的產業鏈(我國就比較好)。否則,你的吃穿用度依靠進口,近些年外部風險那麼大,被別人卡脖子就不好。


東咚腔評論


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建築,農業、工業就是基礎,經濟、娛樂就是上層建築。

古語有云: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首先要弄清誰是誰的必要條件

  • 餓了就要吃飯,有錢買不帶糧食,是不是就是問題?
  • 病了就要看醫生,要吃藥,有錢沒藥,是不是很難過?

賺錢到底是為了什麼?難道就是為了存著,當然不是。

還是要消費,對,在物阜民豐的時候,你有錢可以買到你想要的食物,車子,醫療服務,藥品;相反要是荒年沒有糧食儲備,疾病沒有工廠生產藥品,請問上層建築的金融又何以立足呢。

而實體經濟就是要保障最基礎的農業、工業、醫療、教育等人們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生活保障。

只有有了基礎的保障,才能更好的保障的精神娛樂,金融等上層經濟。

實體經濟即是保障又是支撐,也是家底,當家底厚實的時候,你才可以去享受和揮霍。

當大家瘋狂的追

資本,追娛樂的時候,就要敲一敲警鐘了,家底還厚實不厚實,還能不能吃上飯穿暖衣有病治有學上等等,上層經濟要靠基本的實體經濟來支撐,支撐點的穩固決定著上層建築的穩固。

越是在經濟下滑的時候,越是在形式不好的時候,越要守住實體經濟的支撐點,也就是你說的迴歸實體經濟是正道,也是必然的,必要的。


笑談理財


有人說,一方水土 養育一方人!

現在一個電商商戶吊打全國經濟!

電商利潤透明化,產品同質化!

最後都不賺錢,然後商品質量層層削減,只為價格戰,只為從中奪取微薄利潤!

最後都無利可圖,哪來的經濟,於是一場疫情,暫時的休息,水深火熱的商業 一片哀嚎!!!

電商取代了 多少就業,實體養育了多少家庭?

統計下吧,糊塗的人們!!!


心有所成7778


為什麼必須迴歸實體經濟?在疫情期間回答這個問題太有必要和親身感受。

舉個例子,如美國在我國機場高價買走即將飛往法國的醫療物資,引起法國抗議,就是最好的例證。

疫情期間的醫療物資的生產,國內充足,國外緊缺,不得不從中國進口,這時候就是屬於戰略物資,如果被卡脖子後果嚴重!

為什麼美國不允許中國的KN95口罩出口美國,也是打壓中國的生產製造的標準!但是美國人不實在,捐助的可以收,但是不能買!

為什麼互聯網不是核心命脈,它只是渠道,它只是加速了實體經濟的渠道速度,以及提升了效率,但是不能脫離實體而空轉!

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關係:

01.實體經濟是衣食住行中無處不在,實體經濟的發展就是人類生產力的發展;

02.互聯網只是生產關係,只是推進劑,不能改變生產關係;

03.脫離實體經濟的後果就是國家經濟缺少發展後勁,只會曇花一現!

結論:

經濟轉型必須是實體經濟的發展與推進,虛擬經濟助力實體經濟的發展才會長遠!





大王聊開店


迴歸實體經濟是正道,我們從下面兩個方面來理解一下。

從商業的本質上看,有需求的人和滿足需求的人之間的商業交易,結果是有需求人的人得到了滿足,是因為解決了他的需求,滿足需求的人在滿足別人需求的同時,得到了價值回報 而滿足。

從人性上來看的話,人們生存的需求,幸福的需求,還要滿足一些慾望,這個時候就需要那些實體來提供產品和服務來滿足這些人性的需求。

資本和服務商(用中間商比較易懂一點吧),是為實體和消費者之間提供幫助和服務,以便能夠更好更快的更迅速地為消費者提供服務,同時為實體降低成本,減輕壓力。

而現在的世界狀況是資本的和中間商,更容易更輕鬆的賺了供應鏈中的大部分的利潤,留給實體的利潤太少,消費者為資本和中間商付出太多的成本。

所以從人性和商業的本質上來看,迴歸實體經濟才是正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