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鄭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19年,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和持續下行的經濟壓力,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人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搶抓戰略機遇,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三個在”“讓鄭州這個龍頭高高揚起來”要求,凝心聚力加快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全力打造更高水平的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為中原城市群發展提供更有力支撐,為中部地區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完成生產總值11589.7億元,比上年增長6.5%;人均生產總值113139元,增長4.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0.9億元,下降4.9%;第二產業增加值4617億元,增長6.2%;第三產業增加值6831.8億元,增長7.1%。三次產業結構1.2:39.8:59。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6784.1億元,增長6.2%,佔生產總值比重58.5%。

全市年末常住人口1035.2萬人,比上年增加21.6萬人,增長2.1%;其中,城鎮人口772.1萬人,城鎮化率74.6%,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全年人口出生率11.2‰,死亡率5.7‰,自然增長率5.5‰。

全市地方財政總收入1970.2億元,比上年增長3.5%;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22.5億元,增長6.1%;其中,稅收收入892.9億元,增長3.9%;市本級收入461.5億元,增長5.4%。在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個人所得稅35.9億元,下降22.1%;企業所得稅145.8億元,下降1.4%;增值稅315.1億元,增長3.8%;契稅105.1億元,增長9.4%;房產稅28.6億元,增長3.5%。

全年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910.6億元,比上年增長8.4%。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50.1億元,增長7.7%;城鄉社區支出675.8億元,增長15.2%;教育經費支出246.9億元,增長16%;衛生健康支出115.2億元,增長17.7%;科學技術支出63.4億元,增長75.1%;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159.6億元,增長38.6%;公共安全支出80.9億元,增長8.1%;農林水事務支出76.3億元,增長3.9%。

全年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3.1%。食品菸酒價格上漲8.1%;其中,畜肉價格上漲30%,蛋類上漲6.9%,鮮菜上漲9.2%。居住價格下降0.2%;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1.2%;醫療保健價格上漲1.6%;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5%;交通和通訊下降4.1%;衣著價格上漲2%。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1.5萬人,下降8.2%;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2.4萬人,下降1.6%,全市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2萬人,下降14.8%。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1.8%。

二、農業

全年糧食總產量149.7萬噸,比上年下降4.9%;其中,夏糧產量76萬噸,下降3.5%;秋糧產量73.6萬噸,下降6.7%。棉花產量1000噸,下降21.1%;油料產量10.8萬噸,下降6.6%;蔬菜產量211.9萬噸,下降6.9%;水果產量25.4萬噸,增長2%。肉類產量9.7萬噸,下降45.3%;禽蛋10.8萬噸,下降9.6%;牛奶產量7.6萬噸,下降24.1%。

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07.1千公頃,比上年下降5.4%;其中,夏糧播種面積156.7千公頃,下降5.4%;秋糧播種面積150.4千公頃,下降6%。蔬菜種植面積54.8千公頃,下降5.6%;油料種植面積29.7千公頃,下降5.7%;棉花種植面積0.9千公頃,下降27.2%。

年末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439.8萬千瓦,比上年末下降0.2%。農用拖拉機11.5萬臺,下降1.5%;農村用電量43億千瓦時,增長57%。化肥施用量(折純)18.7萬噸,下降4.1%。

三、工業和建築業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1%;其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0.9%。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加值增長12.8%;集體企業增加值增長0.6%;股份制企業增加值增長3.9%;其他類型增加值下降3.6%。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增長9.2%;重工業增加值增長4.1%。七大主導產業增加值增長6.6%。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有升有降。其中,移動通信手持機(手機)21369.6萬臺,比上年增長3.2%;汽車60.7萬輛,增長3%;新能源汽車5.4萬輛,增長38.3%;鋁材435.2萬噸,增長4%;鋼材162萬噸,下降5.4%;速凍食品117.1萬噸,下降6.5%;耐火材料製品485.8萬噸,下降23.7%;服裝0.2億件,下降89.5%;水泥1437.9萬噸,增長5.8%;捲菸1541.1億支,增長1%;電力電纜38.8萬千米,下降12.6%。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與上年持平;利稅總額增長2.9%;利潤總額下降1%;產銷率達到98.1%。

全市建築業總產值4729.5億元,比上年增長11.9%;完成增加值1600.8億元,增長6.1%。建築施工企業施工房屋面積32015.1萬平方米,下降0.1%;竣工房屋面積5724.3萬平方米,增長15.6%。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比上年增長2.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下降26.1%;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2%;工業投資增長1.6%;第三產業投資增長3.2%。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0.9%。

全年固定資產施工項目2414個,計劃總投資13666.9億元,比上年增長9.2%;新開工項目874個,計劃總投資1909.1億元,下降40.5%。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比上年增長2.8%;其中,住宅投資增長8.9%。商品房屋施工面積19583.6萬平方米,增長5%;其中,住宅施工面積13298.5萬平方米,增長4.6%。商品房新開工面積4669.3萬平方米,增長7%;其中,住宅3234.5萬平方米,增長7.6%。商品房屋竣工面積2107.4萬平方米,增長8.3%;其中,住宅1478.1萬平方米,增長8.9%。房屋實際銷售面積3593.3萬平方米,下降3.2%;銷售金額3403.6億元,增長8.6%;待售房屋面積616.7萬平方米,增長8.1%。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671.5億元,比上年增長9.5%。分城鄉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879.7億元,增長9.3%;鄉村消費品零售額416.7億元,增長10.2%。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475.2億元,增長11.7%;零售業零售額3080.3億元,增長8.4%;住宿業零售額24.9億元,增長6.9%;餐飲業零售額715.9億元,增長12.1%。

從限上單位商品銷售分類看,2019年,糧油食品類、飲料類和日用品類等基本生活類商品分別增長12%、12.3%和18.6%。中西藥品類和家電類等健康、文化類商品分別增長26.1%和10.1%。

六、對外經濟

全年直接進出口總額4129.9億元,比上年增長0.6%;其中,進口1451.6億元,下降5%;出口2678.3億元,增長3.9%。在出口總額中,一般貿易出口428.5億元,增長5.7%;加工貿易出口2210.8億元,增長2.9%;機電產品出口2429億元,增長2.9%;高新技術產品出口2268.6億元,增長2.7%。

全年新批外資企業85個,比上年增加3個,增長3.7%。合同利用外資額23.9億美元,增長108%;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44.1億美元,增長4.6%;引進境內域外資金2235.4億元,增長6%。

全年境外投資額7.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0.3%。

全年跨境電子貿易走貨量5351萬包,比上年下降28.8%;貨值96.1億元,下降5.5%。

七、交通、郵電和旅遊

全年交通運輸業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週轉量927.8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8.5%。其中,鐵路222.2億噸公里,增長3.9%;公路684.3億噸公里,增長10.1%;航空21.3億噸公里,增長5.7%。完成貨運量30426.3萬噸,增長11.5%;其中,鐵路1363.8萬噸,下降13.4%;公路29039萬噸,增長13.1%;航空23.4萬噸,增長1.4%。

全年交通運輸業各種運輸方式完成旅客週轉量379.8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12.2%。其中,鐵路162.6億人公里,增長3.5%;公路90.8億人公里,下降6.5%;航空126.3億人公里,增長49.9%。完成客運量14841.9萬人,下降3.2%;其中,鐵路7023.4萬人,增長8.2%;公路7095萬人,下降13.8%;航空723.4萬人,增長19.5%。

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全年完成貨郵吞吐量52.2萬噸,比上年增長1.4%;旅客吞吐量2912.9萬人次,增長6.6%。鄭歐班列開行1000班,增長33%,進出口貨值33.7億美元,增長5.2%。

全年郵電業務總量1470.1億元,比上年增長39.6%。其中,郵政業務總量201.7億元,增長26.2%;電信業務總量1268.4億元,增長42%;快遞業務量82329.4萬件,增長20.6%。移動電話用戶年末達到1666萬戶,增長4.7%,本年新增移動電話用戶74.1萬戶,下降13.8%;年末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468萬戶,增長8.7%。

年末民用汽車擁有量385.6萬輛,比上年增長10.9%;其中,個人擁有349.9萬輛,增長10.8%。在汽車擁有量中,轎車219.3萬輛,增長10.5%;其中,個人擁有量205.3萬輛,增長10.2%。

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1598.6億元,比上年增長15.2%;來鄭旅遊人數13059.5萬人次,增長14.5%;其中,國際旅遊人數55.4萬人次,增長5%;國內旅遊人數13004萬人次,增長14.5%。年末旅行社311家,星級酒店75個,A級旅遊景區46個,4A級以上景區21個。

八、金融、證券和保險

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3356.1億元,比年初增加1582.3億元,增長7.3%;其中,住戶存款餘額7957億元,增加793.5億元,增長11.1%。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25364.3億元,增加4057.1億元,增長19%。

2019年,新增上市企業4家,分別為鄭州德恆宏盛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鄭州天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棕櫚生態城鎮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鑫苑物業服務集團有限公司。截至2019年底,全市境內外上市公司46家、新三板掛牌公司178家,新增資本市場融資629億元。

全年保險公司保費收入758.1億元,比上年增長7%。其中,財產險收入194.5億元,增長7.2%;人身險收入563.5億元,增長6.8%。

九、科學技術和教育

全市財政支持科技項目3709項,比上年增長177.6%;其中,省級以上項目1203項,增長175.9%;市級項目2506項,增長178.4%。擁有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55個。擁有省級重點實驗室117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2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79個。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6項,省級科技進步獎176項。

全年專利申請量達到59620件,比上年下降15%;授權量33679件,增長6.6%。全年共簽訂技術合同4953份,增長13.9%;技術合同成交金額127.5億元,增長54.9%。

年末研究生培養單位12個,招生11787人,比上年增長1%;在校研究生31619人,增長4.7%;畢業生10102人,增長31.5%。普通高等學校62所,招生36.1萬人,增長9.9%;在校學生107.9萬人,增長8.6%;畢業生27萬人,增長2.3%。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學校117所,招生12.4萬人,下降1.1%;在校學生33萬人,增長1.8%;畢業生9.8萬人,增長8.6%。普通高中127所,招生7.1萬人,增長4.2%;在校學生20.4萬人,增長3.9%;畢業生6.3萬人,增長0.3%。普通初中359所,招生14.9萬人,增長5.5%;在校學生43萬人,增長7%;畢業生12.6萬人,增長8.7%。普通小學958所,招生18萬人,增長9.8%;在校學生96.8萬人,增長5.5%;畢業生14.3萬人,增長8.6%;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幼兒園在園幼兒41.4萬人,增長4.2%。專任教師19.1萬人,增長7.2%;其中,高等學校5.5萬人,增長7.5%;普通中等職業學校1.1萬人,增長0.3%;普通中學5萬人,增長7.2%;普通小學4.4萬人,增長7.4%;幼兒園3萬人,增長8.2%。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藝術表演團體16個,公共圖書館17個,文化館14個,博物館40個,廣播電臺2座,廣播人口覆蓋率99.6%;電視臺2座,電視人口覆蓋率達99.9%,有線電視用戶149.9萬戶。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3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6個。

年末衛生機構4999個,比上年增長4.7%;擁有床位10萬張,增長2.3%。其中,醫院、衛生院358個,增長2.6%;擁有床位9.8萬張,增長7.1%。衛生技術人員12.1萬人,增長5.5%;其中,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4.5萬人,增長6.1%;註冊護士5.9萬人,增長4.3%。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5個,衛生技術人員957人;婦幼衛生機構14個,衛生技術人員5280人。專科疾病防治醫院2個,衛生監督檢驗機構15個,監督機構衛生技術人員463人。鄉鎮衛生院103個,衛生技術人員5143人,床位5965張。

全年共獲得世界冠軍5個,全國冠軍42個,獲得各類比賽金牌338枚。新增全民健身路徑工程300條,新增村級農民體育健身工程340個。體育彩票銷售點2309個,比上年增加296個;銷售體育彩票40億元,下降14.3%。

十一、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

全年全社會用電量564.6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0.8%,其中,工業用電量271.8億千瓦時,下降8.6%;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114.3億千瓦時,增長7.8%。

全市禁燃區面積927平方公里,治理汙染企業個數8665個,立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1734個。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降低16.1%。綜合能源消費量1371.2萬噸標準煤,比上年下降11%;其中,輕工業70.6萬噸標準煤,下降0.8%;重工業1300.6萬噸標準煤,下降11.5%。

全年共發生傷亡事故255起,比上年下降37.8%;造成死亡80人,下降10.1%;事故直接財產損失4015.6萬元,增長36.1%。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942元,比上年增長8.6%;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087元,增長7.8%;人均消費性支出27290元,增長3.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36元,增長8.7%;人均消費性支出16876元,增長11.7%。

全年城鎮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1.4萬人,比上年增長22.4%;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9763.3萬元,增長16.7%;農村居民享受最低保障4萬人,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9億元,增長29.1%。全市參加失業保險212萬人,增長11.4%;全年領取失業保險金者1.4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491.8萬人,增長9.2%;其中,職工455.8萬人,增長9.7%;離退休人員36.1萬人,增長4.1%。城鎮職工參加醫療保險總人數238.2萬人,增長16.5%;其中,職工198.9萬人,增長19.1%;離退休人員39.3萬人,增長4.9%。

年末提供住宿的社會服務機構145個,比上年增長49.5%;其中,養老服務機構122個,增長37.1%;擁有床位數24762張,增長26.1%,其中,養老服務機構22628張,增長28.5%。建立社區服務中心150個,社區服務站801個。

全年社會銷售福利彩票15.2億元,比上年下降10.4%;籌集社會福利資金13733.1萬元,增長28.1%;接受社會捐贈168.1萬元,下降1.9%。

注:1.本公報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2.公報中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行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