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三國之前的那點真實歷史

現在大家理解的 “三國”,從漢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開始一直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這90年間,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30年醞釀期,第二個30年三國稱王稱帝期,第三個為三國衰敗結束期;

歷史經常由群雄之間的實力消長而決定戰爭勝敗。

袁紹藉助家族“四世三公”這種影響力得先機,割據富饒之河北冀州,攻取幷州青州幽州,東漢十三州而袁紹居其四。在政治軍事人才經濟方面均凌駕於群雄之上,唯獨其個人的戰略修養不及曹操。於是,漢獻帝建安5年(200年)十月被曹操以少勝多擊敗於「官渡」。孫策乘機開闢江東。

東漢末年,三國之前的那點真實歷史

曹操(55年生)雄才大略,富二代,巨蟹座,用兵如神猶如孫武、吳起。

在創業初期的兗州戰役中典軍校尉出生的曹操的生活過的異常艱辛,因而深知忍小而謀大,艱苦自勵,屯田求食。以至於挾天子以要民心,北破袁紹,東定徐揚,西略三輔(左馮翊右扶風京兆尹),南下荊州。到建安13年(208年)九月已取得江陵戰略要地,即將一統天下。但由於驕傲自滿內心一得瑟,失掉益州,使得孫吳基業益固,劉備也乘機創業成功。於是,形成了我們所見的三足鼎立之局面。

青州黃巾軍寇兗州,濟北相鮑信給曹操說“今賊眾百萬。。。快來,據要害,選精銳,賺發了。。。然後鮑信戰死,曹操賺得了創業的第一桶金。

這期間,曹操北邊還有兩個少數民族,一個烏桓,一個鮮卑;鮮卑在東漢後期一度極為強盛,其老闆“檀石槐”智勇雙全,比美匈奴的冒頓,南距漢邊,北拒丁零,東卻夫餘,西擊烏孫,據有匈奴故地,南北七千裡,東西一萬二千里。。。但是老闆檀石槐死後,旋即衰弱。烏桓在206年北曹操擊破降服。

至三足鼎立之勢形成前後,曹操坐擁五百萬人口,百萬兵力,實力極其雄厚。

劉備,61年的巨蟹座,乃幽州賣鞋的個體戶,打黃巾軍退伍後做了主管治安的副縣長。

督郵到他們縣來精簡機構的時候,他打了督郵並離開了老家,乘亂世轉戰幽州、青州,依人作嫁,給人幫忙,投靠老同學公孫瓚,和獅子座的關羽、65年天蠍座的張飛結為拜把子兄弟;94年偶然有個機會,62歲的陶謙請33歲的劉備接管徐州,41歲的北海太守孔融告訴他“上”,於是獲得了第一桶金。但由於缺乏高人指點,沒有謀士輔佐,95年,雙子座的呂布落魄投靠劉備,稱劉備為弟弟,然後劉備就失去資產,敗走曹操,以為豫州牧,而終無所歸。最後,不得不投靠荊州劉表。

赤壁之戰後曹操勢力北退,劉備(巨蟹座)因諸葛亮(白羊座)輔佐,依照隆中之策的戰略規劃,借了荊州得了益州,用76年的法正和81年的諸葛亮,創業終於成功,但蜀國人口不足百萬,經濟困難,兵源嚴重不足,後期的經營依舊艱難重重。後來,關羽敗死荊州,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建安16年(211年)曹操以曹丕為副丞相,25年(220年)曹操死於洛陽,這十年,大家打的很厲害,三足鼎立,遼東、西涼、交趾分離。漢獻帝建安25年(220年)十月,曹丕代獻帝自立為魏皇帝。隨後第二年劉備在成都稱帝。222年孫權擔心被孤立,依附曹魏稱吳王,沒有立刻稱帝。

這期間,吳蜀爭荊州,魏國乘機舉兵襲擊東吳,諸葛亮藉機聯合吳伐魏。

東吳孫權,82年摩羯座,富二代,因父兄創業而有基業。

據東南富庶之地,人口二三百萬,團隊成員年輕化,75年的周瑜、72年的魯肅、78年的呂蒙、83年的陸遜,還有一個老江湖56年的張昭。但是終因缺乏適合一統北方的軍隊(騎兵)和人才,雖然在208年赤壁一戰大獲全勝,最終也只能據長江而獨守家業。

曹操拜75年的孫策為會稽太守,封吳侯,孫策小曹操20歲。95年,20歲的孫策渡江轉鬥,所向披靡,一定江東。00年26歲的孫策死,弟孫權立。

歷史上的赤壁之戰沒有借東風,也沒有諸葛亮啥事,劉備作為作戰非主力部隊,只是跟著周瑜追追曹軍,關羽也沒有埋伏在華容道。但是,戰後47歲的劉備借到了荊州,終於再次有了屬於自己的辦公場所,為六年後圍得成都奠定了基礎。

十年後,19年,孫權和曹操夾擊關羽,關羽大意失荊州。55歲的曹仁和48歲的趙儼打敗了55歲的關羽,12月,潘璋手下的馬忠殺關羽和41歲的兒子關平,搶走了青龍偃月刀,呂蒙未及受封而42歲英年早逝。

江東雖富,兵強將勇,南越為患,大將早逝,偏居江南,歷史上對開發江南土地倒是有了一定的貢獻。秦漢以來,中國歷史上的疆域雖然遠至安南,而南方越族盤踞而不服,孫權平之。到249年司馬懿殺曹爽自立為丞相時,三國已經走向了下坡,一片殘局。


東漢末年,三國之前的那點真實歷史

20年曹操去世,第二年劉備稱帝,23年劉備去世,26年不到40歲的曹丕去世,而這一年司馬懿47歲、孫權44歲、司馬昭15歲、劉禪19歲、高柔52歲。

39年,明帝04年的曹睿將8歲的曹芳託付給60歲的司馬懿和曹爽。十年後,70歲的司馬懿帶著75歲的高柔,奪了18歲的曹芳的家產。

姜維自認為自己是人才,250年約吳諸葛恪舉兵伐魏,而時局正是司馬家興起,吳國將相失和,第二年司馬懿死,這一年司馬昭39歲,十年後司馬昭殺曹髦,這十年魏國早已不是當初那個魏國。

曹操說司馬懿“鷹視狼顧”不可付兵權,久必為國家大患,但是人家活得久,等得及。果不然,到曹丕時“知其能而重用之”,然後“守關中拒諸葛亮”“出兵遼東平公孫淵”,所向建功,父子用賢恤民,獲得權力,收攬人心。等到63年蜀漢亡、65年司馬昭死,66年曹魏亡取代曹魏的時候,整個社會輿情沒有一點波瀾和譴責,這時的三國只剩有一個吳國。

52年,71歲的孫權死,80年,吳國滅亡,後宮5000美女盡歸西晉皇帝司馬炎。11年後八王之亂,24年後五胡亂華。

仔細數數整個三國活得最長的人居然是高柔,高柔從公務員做起,官至九卿,72歲任司空,“高平陵政變”時站在司馬懿一邊,榮升太尉,進國安侯,一生侍奉5個皇帝,見證了曹魏政權的興衰,其子高光後來做到西晉的尚書令。


注:三國主要人物的出生年代:

70年代之前:陶謙公元132年;蔡邕33年;王允37年;劉表42年;華佗45年;丁原46年;賈詡47年;孔融53年;鮑信51年;曹操55年;孫堅55年;張昭56年;呂布60年左右;劉備61年;關羽比張飛大,張飛65年;趙雲67年;張遼69年;

70後和80後:郭嘉70年;魯肅72年;高柔74年;孫策75年;周瑜75年;法正76年;馬超76年;呂蒙78年;

司馬懿79年;袁熙80年;大小喬80年;諸葛亮81年;孫權82年;陸遜83年;漢獻帝81年;甄妃83年(水瓶座);曹丕87年;曹植92年(雙子座);鄧艾97年。。。。。。

00後一批:姜維02年;曹睿04年;劉禪07年;司馬師08年;司馬昭11年;曹芳32年;司馬炎36年。


東漢末年,三國之前的那點真實歷史

一、關東群雄討伐董卓

董卓於189年廢少帝而立獻帝,公元190年關東軍討董卓,十八路諸侯歸袁紹,41歲的濟北相鮑信對35歲的曹操說“能撥亂反正者,君也!”。

董卓(40年代人)隴西人,少年時代鬼混於羌胡之間,左右馳射,羌胡所畏。靈帝崩,大將軍何進召董卓進京,邊兵入京,遂專朝政,廢少帝而立陳留王,遷都長安。

盟軍畏敵,曹操率領5千人進攻,大敗後逃回酸棗;第二年(191年)二月長沙太守35歲的孫堅率豫州兵10萬北上討伐董卓,斬華雄,獲得意外勝利,入洛陽破呂布於南門,於城南甄宮井中得傳國玉璽;袁紹發現孫堅攻到了洛陽,命人奪取孫堅的豫州陽城(河南登封),並斷絕孫堅的糧道。袁術得知孫堅手上有傳國玉璽,拘禁孫堅的妻子向孫堅奪取了玉璽。這兄弟倆不好好打仗,盡使壞。

董卓於是退入長安,善待大文豪蔡邕,在眉縣蓋別墅,存糧食夠吃三十年的“事成雄踞天下,事不成守此畢老”。

這一戰後,孫堅撤,朱儁據守洛陽,冬天朱儁造反被董卓第二年派李傕 兵擊破之,於是,關東軍討伐董卓這事就這樣不了了之。

戰後,董卓據關中和洛陽,袁紹奪冀州,袁術居南陽壽春江淮,曹操據兗州,劉表居荊州,孫策據江東,劉焉據益州,公孫度居遼東。


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初平三年(192年4月)王允和呂布聯合殺掉了董卓,55歲的王允還殺了59歲的蔡邕,留下了25歲的蔡文姬。這時候,37歲的曹操和31歲的劉備開始創業之旅,孫權才十歲。

王允不願意赦免董卓的部下,董卓舊部惶恐,李傕部下賈詡獻計攻長安。他們先打王允的老鄉,左馮翊宋翼和右扶風王宏,隨後破長安誅殺王允,呂布自武關奔南陽逃走。李傕放兵搶劫,兩年間地方民不聊生。195年李傕、郭汜各率所部相攻,李傕挾持漢獻帝,郭汜劫持公卿大臣,相殺連月,死者數萬。

建安元年7月1日獻帝回洛陽,曹操在許昌謀求迎接。派遣曹洪出兵迎接,裡應外合,兵入洛陽,獻帝以操領司隸校尉錄尚書事。

挾天子一步搞定!

然後封官、遷都、求人才、搞好外交、獎勵農業、平定近亂。


李傕郭汜之亂

初平三年(192)五月,董卓被誅以後,共部將李傕、郭汜、張濟、樊稠等人憂懼不安,遣使到長安乞求赦免。時王允執掌朝政,不予赦免,討校尉賈詡勸李傕等攻取長安,以免坐以待斃,李傕等深以為然,率軍數千西行。時百姓傳言將說誅涼州人。董卓故將校皆擁兵自守。李傕沿途收兵,眾至十餘萬。遂圍攻長安。

六月呂布部下叛變,引李傕軍入城。呂布與李傕在城中接戰不利,領數百騎接王允出逃。王允不肯去,呂布突圍而走。李傕、郭汜等駐軍於皇宮南宮門外,殺魯馗、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校尉王頎等,又縱兵殺掠,官民百姓死者萬餘人,死屍積路,王允扶獻帝上長安城宣平門避兵,質問李傕:臣無作威作福,將軍乃放縱,欲何為乎?李傕等屯兵於門前,威逼獻帝交出王允。王允遂下城數,被李傕等抓獲。李傕等使獻帝赦天下,誅殺王允及其妻子。又自封官號,李傕為揚武將軍、郭汜為揚烈將軍,樊稠等皆為中郎將。九月,李傕自稱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假節,郭汜自稱後將軍,樊稠自稱右將軍,張濟自稱驃騎將軍。皆封侯。於是李傕、郭汜、樊稠等共執朝政,張濟出屯弘農(今河南靈寶北),遙策應。


三、曹操官渡之戰打倒了最強大的對手袁紹

曹操上位以後,為了一統諸侯,初期的終極目標必須打倒強大的袁紹,才能位置坐穩。而這時候的敵人依舊一批一批:南陽張繡、荊州劉表、袁術、江東孫策、益州劉璋、涼州韋端,漢中張魯等等。

“今將討不義,而力不敵,何如?”

“古之成敗,在於人才,有了人才,雖弱必強!今與公爭天下者,唯袁紹爾。袁紹外寬而內忌,用人多疑,公明達不苟,唯才所宜。。。於是,曹操做了如下部署:西撫關中,圖謀徐州,東撫孫策,平定呂布,打擊袁術。

這邊袁紹也在攻破公孫瓚後積極打算攻擊許昌,謀臣跟他說“近討公孫瓚,師出歷年,百姓疲憊,倉庫無積,先別打!”袁紹不聽。

九月,袁紹南聯張繡劉表,賈詡反而勸說張繡結交曹操,劉表口頭答應實際中立。

曹操也沒閒著,平定徐州呂布後,南撫孫策,北撫漁陽,定河內,據黎陽,入青州取北海,屯軍河上,兵守官渡。厚結張繡,西結涼州,加強了對關中的掌控,爭取劉表,擊劉備收徐州,回軍官渡。

建安四年秋,袁紹正大光明的發動功曹,第二年(200年)正月袁紹自鄴城出發,命大將顏良率12000人攻打白馬城,自己帶人自河南湯陰縣。曹操想救白馬城,虛晃一招,派關羽取了顏良首級,三國演義裡有這一段。緊跟著又設計誘殺文丑,斬首數千回守官渡,關羽趁機走脫歸於留在袁紹軍中的劉備,劉備陰謀離去。

八月,袁紹不聽部下“持久戰”之計,聯營數十里,準備進攻。兩軍各有計謀,這時,曹操軍糧將盡,打算退守許都,荀彧勸他別退“先退者勢屈”“袁紹能聚人而不能用”。於是曹操再次鼓勁,挖壕溝引渠水灌袁紹大營,逼得袁紹退後三十里。派人襲擊袁紹運糧車隊,燒其輜重而歸,袁紹軍也一時缺糧。

十月,袁紹派淳于瓊萬餘人運糧,許攸奔降曹操,告知虛實,曹操帶軍士5000至烏巢放火,袁紹發覺後派人攻打官渡曹營,派趙睿少量人馬救援烏巢,曹操生擒活捉淳于瓊,燒其輜重,斬殺趙睿,回軍官渡。袁紹獲知烏巢軍糧盡毀,淳于瓊等皆死,而高覽等鐵鎧已經投降,大驚失色,軍中士氣一蹶不振。這時候,曹操用在烏巢所割人鼻子牛馬舌頭調戲袁軍,袁紹將士更加惶恐,曹操乘機進攻,袁紹未戰先亂,不能抵禦,袁紹自己趕緊率領長子袁譚放棄軍隊逃跑。袁紹軍隊失去主帥,大潰!袁紹軍各種輜重財寶圖書以及十餘萬人盡落曹操手中。

袁紹逃到黎陽北岸,曹操軍也沒有實力追擊,但冀州各郡縣聽說後多舉城投降。

第二年,建安六年(201年)四月,袁紹又進黎陽,這時的曹操已今非昔比,曹軍以官渡進軍,於倉亭(河南浚縣)大破袁紹。九月南擊劉備於汝南,劉備敗走荊州劉表。第二年正月曹操再次進擊黎陽,袁紹五月死。袁紹死後,二子袁譚袁尚兄弟大戰自相殘殺,205年操殺譚,袁尚奔遼西。曹操決心北征遼西,207年,曹操進兵白狼山,北征烏桓,斬殺烏桓首領,胡漢投降的人口二十多萬,袁尚奔遼東,被公孫康斬送其首於操,於是,北方大定。


四、赤壁之戰奠定了三足鼎立

建安13年曹操作玄武湖訓練水軍,準備南征。

七月準備征討劉表,八月劉表死,九月曹操大軍南下,劉琮投降,劉備逃走。十二月,孫權與劉備聯合抗曹,戰於赤壁。

但這時,曹操驕傲了。

建安13年(208年)9月劉琮舉荊州投降,操擁有荊州水師,各種戰船數以千計,居於上游,以為平定江東必勝。

孫權以周瑜為左都督,程普為右都督,率精兵三萬西上,與劉備劉琦聯兵,自江東出發,向赤壁山、烏林峰、臨漳山前進,迎接曹軍。劉備有關羽水軍萬人,張飛趙雲各四千,劉琦萬人,合計有兩萬多人。

劉備迎接周瑜“老弟你這次帶了多少人來的?”

周瑜“三萬人”。

劉備“太少了哦!”

周瑜“足夠,你在那等著看我怎麼吊打他”。

劉備還想見下魯肅,周瑜不讓見。劉備很擔心,而這時候曹操軍中很多人開始水土不服。

建安13年(208年)10月10日中午,曹操和周瑜水軍在江中遭遇並打了一小架,荊州水軍敗退,曹操於是在江北扎水寨,陸軍在岸上紮寨,打算在這裡過冬,春天再戰。兩軍隔江對岸。

周瑜多次到曹營挑戰,曹軍不出,於是仔細觀測,發現連船圍城,士兵如在平川,黃蓋建議火攻“可燒而走之”,周瑜立馬同意。

於是(略,三國演義裡有這一段)黃蓋火燒曹營,曹操兵敗,吳軍隨後追擊,劉備趕緊派遣趙雲張飛關羽駕小船攔截,曹軍鞍馬盡失,士卒飢寒,不能戰者多為俘虜。曹操率領敗兵西行四天,走上華容道,剛好山洪絕林間險路,人馬不得進,這時,張遼許諸來接應,曹操才換乘上路。曹操前腳剛離開,後腳劉備軍士救放火燒林,曹操大驚。

曹操退回江陵,留曹仁徐晃守江陵,自引軍退回南陽,從此曹操節衣縮食,禮賢下士,以廣求賢才,準備重新圖吳。


東漢末年,三國之前的那點真實歷史


五、劉備取四川。

赤壁之戰後,劉備屯兵油江口,改名公安。劉琦死後,劉備領荊州牧,周瑜死後,劉備積極謀取獨立。建安16年(211年)劉璋迎接劉備入川對付張魯,第二年底劉備襲擊劉璋,到19年5月進成都,224年6月劉璋投降,劉備成功入主四川。

戰國秦惠文王派遣司馬遷的先祖司馬錯伐蜀國,秦並天下後設巴蜀二郡,漢武帝設為益州。四川自古是據而爭天下之地,而不是單純的據守之地,“上足以王,其次以霸,持險而守則亡”。

“益州東據夔門,就是奉節縣,有瞿塘巫峽之險,與荊楚分界。西連番邦,南阻蠻荒,北控秦嶺褒斜古道,為漢中入關中的險道。”

207年冬天,諸葛亮告訴劉備“今曹操傭兵百萬,挾天子以令諸侯,別跟他打;孫權居江東,國險民附,也不可圖;只有荊州東聯吳西通蜀,而他老闆肯定守不住,這是上天送你的禮物。而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國,美女多,有火鍋吃,他們老闆劉璋不太行,張魯在北,他難受很,而這裡的老百姓特別希望能有個好老闆,盼星星盼月亮,我覺得那個好老闆就是你了,將軍你覺得是不是應該就是你?

劉備說:嗯。

等到法正來請,正中劉備下懷。第二年龐統獻計襲擊成都,正值曹操打孫權,孫權請劉備幫忙,劉備立即準備行裝軍馬,聯繫劉璋“曹操打孫權了,我得去,你能借點錢給我不?”,劉璋扭扭捏捏,劉備帶人直奔成都。建安19年諸葛亮帶張飛趙雲克巴東,攻巴郡,趙雲定瀘州,張飛定德陽,與劉備匯軍成都。劉璋“不打了,心疼老百姓”於是投降,退休後住公安。


六、關羽大意失荊州

荊州東據守九江,南聯五嶺,西據三峽,連山疊嶂,隱天蔽日,凡六七百里。北帶漢水。夏口、荊門、宜昌、岳陽,都屬於重險。襄陽樊城地跨荊豫,扼南控北;武昌扼束江漢,連襟吳楚,為江湖要衝,西杆江陵,南扼南嶽,東蔽九江,左控廬肥右連襄漢,最為強固。當時,吳國守住江夏、陸口、岳陽,蜀國守住公安、江陵。

219年7月,關羽北攻曹仁,于禁率七軍屯於樊城。8月,大雨,漢水暴漲,平地水深數丈,于禁七軍皆淹沒。關羽率領水軍攻來,盡虜三萬人送江南,關羽圍襄樊,煽動陸渾戎騷擾洛陽許昌。

九月,曹操開始外交,派人去東吳,勸孫權偷襲。許諾割讓江南以封權。同時,親自率領六軍救援。

孫權收到曹操的通告,寫信給曹操說願意配合,並提醒曹操別走漏風聲,曹操諮詢大家,說這事要不要透露出去?董昭說,答應孫權,但是實際上應該洩密。兩賊相持,坐待其弊。

然後呂蒙入江陵,孫權十月抵達江陵,關羽逃走當陽縣,孫權派潘璋、朱然堵截,關羽為馬忠所擒,孫權斬之獻頭顱給曹操。曹拜權為荊州牧。孫權上書稱臣。

220年1月曹操回洛陽,是月23日卒。劉備於曹丕稱帝后亦稱帝。


東漢末年,三國之前的那點真實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