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才子唐伯虎:天縱之才,就是想得到的太多,卻沒有控制好方向


風流才子唐伯虎:天縱之才,就是想得到的太多,卻沒有控制好方向

中國美術史·大師原典系列 唐寅·溪山漁隱圖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又字子畏,號六如居士等,江蘇蘇州人。幼而好學,愛書畫,師從周臣、沈周,與文徵明等為同學。閒居放蕩,自詡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建桃花庵。曰:“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去花下眠。”客來則飲,醉便頹睡。皆因生活於他滿是惡意:二十五歲,父母、妻子、小妹皆病歿。數年後,雖中解元,然涉科場舞弊案而仕途無門,所謂解元亦成夢幻。晚年困頓而卒。

風流才子唐伯虎:天縱之才,就是想得到的太多,卻沒有控制好方向

唐寅詩書畫俱佳,詩歌浪漫開放,自由灑脫;書法森嚴,流暢飄逸,才氣充沛。其繪畫則山水、人物、花卉兼擅,皆具神韻,生動活潑。山水畫構圖嚴謹,用筆一絲不苟,完全沒有放蕩不羈的痕跡,足見其本性中的儒雅風流始終是其根本面貌。人物勾勒精細,線條遒勁飛舞,暢快淋漓,方圓兼施,流麗端莊,大多精品。花卉則墨法氤氳,皴染圓潤,生氣十足,開寫意花卉之先河。

唐寅的代表作品有《秋風紈扇圖》《王蜀宮妓圖》《落霞孤鶩圖》《匡廬圖》《東籬圖》《騎驢歸思圖》《春山伴侶圖》等,有詩文集《六如居士全集》存世。

風流才子唐伯虎:天縱之才,就是想得到的太多,卻沒有控制好方向

唐寅是明四家中最具有傳奇色彩的畫家,也是最悲劇性的人物。這是因為他出生於一個酒肆之家,但是他父親是“賈業而士行”,並且可能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在唐寅還小的時候就預言:“此兒必成名,殆難成家乎?”可見他對唐寅的未來有一個很清楚的預見。

唐寅對於真理的追求太執著了。才高就得成功,人好就要善果,付出就得有回報,這些看起來順理成章的事在這個腌臢的世界上只是偶爾正確,大部分時候則是虛妄。所以,唐寅迷惑了。他感覺這個世界都在負他,而他卻是那麼愛著這個世界。那麼,既然這個世界拋棄了我,我也負這個世界。喝酒、放蕩不羈這樣的行為下面,其實是最痛苦、最需要撫慰和理解的心。

風流才子唐伯虎:天縱之才,就是想得到的太多,卻沒有控制好方向

唐寅最後叫自己是六如居士,說一切於他都“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了,也寫了很多類似“歲久人無千日好,春深花有幾時紅”的詩句,但我相信,他還是沒有處理好慾望的節制問題,否則說這些話、起這樣的號都沒有什麼意義。而且,最重要的是據說他看到了蘇東坡“百年強半,來日苦無多”的句子,儼然如孔子之遇麟,悲傷難抑,以致不久果真離世。這裡他跟孔子又不在一個境界裡,孔子悲傷的是道之不行,唐寅卻是悲自己的不幸。

風流才子唐伯虎:天縱之才,就是想得到的太多,卻沒有控制好方向

讀《唐子畏墓誌銘》,祝允明說他雖是天縱之才,詩畫往往出於不經意之間,可惜為俗事所羈,不能專心畫藝。唐寅才華橫溢,本可以自成一家,卻性格不耐煩瑣,遇到不順利的情況就煩惱,乃至無法專注於成就。至此,不免嘆息再三,這個人就是太聰明瞭,想得到的太多,卻沒有控制好方向,年輕的時候又沒有明白人指點與磨鍊他。否則,一門深入,無論哪一個方面,都會成為很了不起的人,或許成為如陳摶、呂洞賓這樣的神仙都有可能!

本文節選自陳文璟著,《畫以人傳:明代繪畫十二講》,中信出版社,2020年3月



風流才子唐伯虎:天縱之才,就是想得到的太多,卻沒有控制好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