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書法之最”你知道幾個?

這些“書法之最”你知道幾個?

中國最早的可識別文字—甲骨文

甲骨文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是漢字的早期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繪符號,下啟青銅銘文,是漢字發展的關鍵形態,被稱為“最早的漢字”。是目前我們能見到的最早的成熟漢字,主要指中國商朝晚期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國及東亞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種載體。

這些“書法之最”你知道幾個?

甲骨文,是中華道統的文字之一,被刻在龜甲或獸骨上,商王室用於占卜吉凶記事。內容一般是占卜所問之事或者是所得結果。所以,甲骨文是研究古代社會歷史的重要資料。在總共10餘萬片有字甲骨中,含有4千多不同的文字圖形,其中已經識別的約有2800多字。

這些“書法之最”你知道幾個?

中國最早的石刻文字—石鼓文

石鼓文,是先秦時期的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石鼓文。其書法字體多取長方形,體勢整肅,端莊凝重,筆力穩健,石與形,詩與字渾然一體,充滿古樸雄渾之美。

這些“書法之最”你知道幾個?

這些“書法之最”你知道幾個?

最早的大書法家—李斯

李斯(約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字通古,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曾為秦統一全國文字。李斯作《倉頡篇》、趙高作《爰歷篇》,胡母敬作《博學篇》,以大篆為基礎,經過省減,成為小篆。

這些“書法之最”你知道幾個?

《泰山刻石》宋拓本

李斯的文學和文字的造詣令後人追捧。他的文章論證嚴密、氣勢貫通,洋洋灑灑,如江河奔流,魯迅曾經大力稱讚李斯,被稱為書法筆祖。

這些“書法之最”你知道幾個?

最早善寫草書的人—杜操

杜操,字伯度,京兆杜陵(今陝西省長安縣)人,東漢書法家。因避魏武帝曹操諱,魏晉人改稱杜度,為御史大夫杜延年曾孫,章帝時為齊相。杜操擅長章草。崔瑗、崔寔父子學他的書法,後人並稱“崔杜”。杜操的書法有骨力而微瘦,唐張懷瓘在《書斷》中將他的章草列為“神品”。

這些“書法之最”你知道幾個?

杜操的書法以章草休出名。章草,是早期的草書。是隸書的草寫,由草隸發展而成的一種字體。它筆畫保存一些隸書的筆勢,相傳為漢元帝時史游所作,朝廷奏章用它,所以叫它章草。

最早的今草大師—張芝

張芝,字伯英,瓜州縣(今屬甘肅酒泉市)人,東漢書法家。張芝擅長草書中的章草,將古代當時字字區別、筆畫分離的草法,改為上下牽連富於變化的新寫法,富有獨創性,在當時影響很大,有“草聖”之稱。

這些“書法之最”你知道幾個?

張芝今無墨跡傳世,僅北宋《淳化閣帖》中收有他的《八月帖》等刻帖。

最早的行草書革新家—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他在楷書、草書的基礎上,博採眾長,創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風格,把草書推向全新境界,其行草書最能表現雄逸流動的藝術美。以《蘭亭集序》為其代表作。

這些“書法之最”你知道幾個?

蘭亭集序

王羲之的墨跡流傳到今天的大都為摹本,著名的有《初月帖》、《寒切帖》、《姨母帖》等。

這些“書法之最”你知道幾個?

最早的楷書革新家—鍾繇

鍾繇(151年-230年),字元常,潁川長社(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書法家、政治家。他擅長隸書、楷書、行書。能博取眾長,對書法的章法和結體有深入周密的研究。

這些“書法之最”你知道幾個?

鍾繇是楷書(小楷)的創始人,被後世尊為“楷書鼻祖”。其楷書筆法和結體上帶有濃厚的隸書氣息,風格古樸,被歷代奉為楷模。代表作有《賀捷表》《力命表》《宣示表》《薦季直表》等。

這些“書法之最”你知道幾個?

最早的女書法家—衛鑠

衛鑠(公元272-349年),字茂猗,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北)人,是晉代著名書法家。衛氏家族世代工書,衛鑠夫李矩亦善隸書。衛夫人師承鍾繇,妙傳其法。她還是“書聖”王羲之的啟蒙老師。

這些“書法之最”你知道幾個?

她的代表作有《筆陣圖》《名姬帖》《近奉帖》《衛氏和南帖》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