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糕”做不大会发生什么?

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Lester C. Thurow)提出了“零和社会”的概念。当一个社会的基本问题无法通过增加生产来解决时,就会对损失进行分摊,人与人之间进行“零和博弈”。

“零和博弈”是博弈论的一个概念,意思是“一方有所得,另一方必有所失”。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之内,某些人或群体会以别人的损失来换取自己的利益或弥补自己的损失。历史证明,如果生产不能增长,且没有合理解决问题的制度,就会陷入“零和社会”。我们先看看有哪些事例。

“零和社会”造成的影响有轻有重。

“蛋糕”做不大会发生什么?

反应康乾盛世时江南景象的《姑苏繁华图》

轻者,个体之间的敌对。

历史学家孔飞力曾研究过清乾隆年间的“叫魂”事件。当时民间产生了“妖术”恐慌,官府随即开始搜捕使用“妖术”的“叫魂犯”。此时,“叫魂犯”这个群体成为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而这个系统中一定会有人受到官府的惩戒,官府为揭发者提供的赏金则成为有限的资源,此时就形成了“零和”的条件,出现了部分人为了赖账、争家产或者单纯贪图赏金而诬告其他人的情况,借助清剿行动来损人利己。零星的“零和博弈”行为通过一场大规模的官府行动暴露了出来。

历史上的皇储之争,也是典型的零和矛盾,太子只能有一个,但皇子往往众多,玄武门之变,就是典型的例子。

重者,整个系统的颠覆。

中国历史上,在承平时期,地主乡绅在维护地方秩序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王朝末期,往往会出现严重的土地兼并情况,这并非说哪些地主乡绅都是为富不仁,而是王朝的衰落导致了资源有限,进一步激发了人性的贪婪,屡屡发生的农民起义,多源于土地问题。土地就这么多,地主士绅多一块,农民就少一块。农民没有能力对抗侵占其土地的地主士绅,又没有其他出路。失地农民破产,个体之间的矛盾不断累加,变成整个社会的矛盾,失地农民就会以暴力的方式寻求“均贫富”。例如李自成的军队就曾经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也有些情况,因为“蛋糕”做大了,所以避免了零和矛盾的出现。

“蛋糕”做不大会发生什么?

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公开反对圈地运动,他认为这是“羊吃人”。

英国圈地运动就是这样。羊毛需求激增,导致农民的土地被侵占做牧场。矛盾重重的时候,工业革命和航海为失地农民提供了出路,“蛋糕”变大了,他们可以去城市做工或出海谋生,因此没有出现中国那种农民起义推翻王朝的情况。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零和社会”呢?

第一:增长乏力

因为经济增长遇到瓶颈,“蛋糕”没办法做得更大,才会出现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叫魂”事件大多发生在江南,就是因为江南虽然发达,却也是人口压力最大,资源最紧张的地方。

第二:分配不均

在分配不均的前提加剧的矛盾,会直接刺激人们用“零和”方式来解决问题。土地兼并导致农民起义就是这么发生的。

第三:合理方式不能解决问题

比如圈地运动就曾出现皇室修改法律强制终止佃户的土地使用权的情况,使得农民无法通过合理方式实现自己的诉求,只能另寻出路。

对于一个系统来说,向外拓展,把“蛋糕”做大,是避免出现“零和社会”的最好方法。不管是国家还是组织,如果分不好“蛋糕”,严重时会拖垮整个系统。因此,必须有合理的分配方式,以及相应的保障公平的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