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清遠發現白絲草新種,採集者:不留意很容易錯過

新京報訊(記者 李一凡 實習生 馬婕盈)英文國際期刊《北歐植物學雜誌》發表廣東清遠石門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石門臺保護區”)發現白絲草新種,系中國發現的第5種白絲草,新品種被以“石門臺”地名命名。

4月3日下午,發現者、石門臺保護區工程師李遠球,向新京報記者介紹稱,這是首次以“石門臺”命名的新品種,是否具有藥用等價值,待進一步研究。

广东清远发现白丝草新种,采集者:不留意很容易错过

3月底,《北歐植物學雜誌》發表新發現的石門臺白絲草。 受訪者提供

“以地方命名的植物有很多,但是尚未有以石門臺命名的物種,所以我就建議以石門臺命名”,4月3日下午,發現者、石門臺保護區的工程師李遠球對新京報記者說,這也是石門臺保護區第一次由工作人員發現的新物種。

李遠球是首位發現、採集到白絲草的工作人員。2014年10月31日,他拍到白絲草照片,“白絲草開花的時候,很好分辨,但第一次拍到時,還沒有開花,我還以為是苦苣苔科的植物。”他還介紹稱,石門臺白絲草4月下旬開花,6月下旬果實炸裂,從開花到果實炸裂,僅有2個月到3個月的時間,“若是不留意,很容易錯過。”

广东清远发现白丝草新种,采集者:不留意很容易错过

2019年8月14日,李遠球採集到白絲草少量果實照片,但由於海拔較高,果實還未炸開。 受訪者供圖

2017年,李遠球連續拍到果實照片,但果實尚未成熟,不符合採集要求。直至2019年8月14日,他才拍攝到少量的果實照片。

之後,石門臺保護區將照片發給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的童毅華博士鑑定,才確認新種白絲草。童毅華博士在個人公眾號上寫道,石門臺白絲草是目前第一個以石門臺保護區命名的植物。

針對白絲草未來研究方向,李遠球向新京報記者解釋:“一個物種的潛力是很難預測的,需要科研人員不斷研究轉化。”藉著石門臺白絲草的新種發表,石門臺自然保護區將加強科研監測隊伍的能力建設,繼續挖掘石門臺保護區蘊藏的豐富資源。

據李遠球介紹,白絲草生長在1000到1500米的陰涼潮溼環境,對生長環境要求苛刻,“目前來看,它數量還是挺多的,在溝邊三五成群地生長。”

據童毅華博士個人公眾號介紹,白絲草屬藜蘆科的一個小屬,原為北美的特有單種屬,但最近合併了亞洲的白絲草屬,因此目前全世界共有10種,中國有4種,石門臺白絲草是新發現的第五種。

公開資料顯示,廣東石門臺保護區,地處廣東省中北部,位於南嶺山脈的最南端,為廣東省連片面積最大的森林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珍稀動植物。目前,石門臺自然保護區內,有高等植物2471種,隸屬於271科998屬。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1種,二級保護植物21種。

校對 吳興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