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輿情】瑞幸咖啡22億造假,或將引發中概股信用危機

【每日輿情概覽】

☆減持姚記科技信披違規 董事長姚朔斌一家5口吃警示函

☆中興通訊突現31筆大宗交易,一年前大股東套現戲碼重演?

☆比亞迪“補貼依賴症”發作?去年利潤下滑四成 被廣告商追債3億

☆貴人鳥:新增被凍結資產的賬面價值1.05億

☆解直錕收割上市公司遇阻,天山生物易主事項遭股東反對

☆新能源車輛存質量問題 力帆股份遭盼達汽車索賠7.98億元

☆瑞幸咖啡22億造假,或將引發中概股信用危機

【監管問詢】

減持姚記科技信披違規 董事長姚朔斌一家5口吃警示函

4月2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上海監管局網站近日公佈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滬證監決〔2020〕81號)顯示,經查,當事人姚文琛、邱金蘭、姚朔斌、姚碩榆、姚曉麗5人作為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上海姚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姚記科技”,002605.SZ)5%以上股份。2017年7月18日至2020年2月28日期間,5人持有的姚記科技股份比例變動為6.26%,其中,通過證券交易所的證券交易主動減持股份比例為5.87%;因姚記科技實施股權激勵股票期權行權、限制性股票授予被動稀釋股份比例為0.39%。

2019年8月30日,5人通過證券交易所的證券交易減持公司股份0.74%,持股比例變動累計達到5.12%。其後,5人於2019年9月3日和9月5日繼續通過證券交易所的證券交易合計減持公司股份0.91%,於2020年2月28日被動稀釋股份0.23%。5人直至2020年2月29日才披露了《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

  5名當事人在通過證券交易所的證券交易主動減持股份時進行了相關信息披露,但未在持股比例累計變動達到5%時及時履行報告、公告義務,也未按照規定在作出報告、公告前停止交易。上述行為違反了《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108號)第十四條第二款、第三款的規定。根據《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第七十五條的規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上海監管局決定對當事人姚文琛、邱金蘭、姚朔斌、姚碩榆、姚曉麗5人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來源 :中國經濟網】

【業績債務】

中興通訊突現31筆大宗交易,一年前大股東套現戲碼重演?

  幾乎是與去年同一個時間,中興通訊再遭狂賣!

  2020年4月2日,中興通訊出現31筆大宗交易,成交金額高達15.6億元,成交價均為38.16元,較今日收盤價折價10.6%,賣方均為國泰君安深圳華強北路,買方多為機構席位。

  上次中興通訊出現如此大規模交易還是在一年前。2019年3月29日的交易所數據顯示,中興通訊當日出現27筆大宗交易,累計成交19.36億元,成交價格除一筆24.27元外,其餘皆為24元,較當天29.34元的收盤價大幅折價18.2%。

  這兩次大規模交易的賣方都來自國泰君安的席位,而且多數是國泰君安深圳華強北路營業部席位。去年3月29日晚間,中興通訊公告稱,控股股東中興新通訊有限公司以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8053.3833萬股,約佔公司總股本1.92%,這一數據與當時的大宗交易數據幾乎一致。

  因此,從席位、減持規模和時點推斷,此次亦非常有可能是大股東減持或者換購ETF。

  來自Wind的數據顯示,中興通訊當日出現31筆大宗交易,成交15.6億元,成交價均為38.16元,較今日收盤價折價10.6%,賣方均為國泰君安深圳華強北路,買方除廣發證券(13.850, 0.22, 1.61%)鄭州農業路營業部、中信證券(22.430, 0.33, 1.49%)北京復外大街證券營業部、中信建投(31.220, 0.68, 2.23%)證券北京廣渠路證券營業部外,其餘多為機構席位。

  值得關注的是,兩次減持都是在披露年報之後。去年3月27日晚,中興通訊公告2018年年報及2019年一季報業績預告,去年該公司實現營收855億元,同比下滑21.41%;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69.8億元。該公司當時還預計,一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8億至12億元,而上年同期虧損54億。3月29日即出現減持。

中興通訊公告顯示,該公司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907.37億元,其中運營商網絡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16.66%。19年實現毛利率37.17%,較18年提升4.26pp,淨利潤超過51億元;18年四季度以來,經營狀況逐步修復,經營活動現金流顯著改善,19年實現經營活動現金流74.47億元,連續4個季度實現經營性現金流為正。2019年實現每股收益1.22元/股,較上年同比增長173%。業績可以說,相當不錯。【來源:券商中國 】

比亞迪“補貼依賴症”發作?去年利潤下滑四成 被廣告商追債3億

  近日,比亞迪發佈2019年業績快報顯示,公司當期實現營收1277.39億元,同比微降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6.12億元,同比下滑42%,為近五年以來的最低值。對於淨利潤下滑的原因,比亞迪表示,主要為行業及政策變化及本期研發費用上升影響所致。

  相比吉利、長城,比亞迪去年淨利潤跌幅最大。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長城汽車(8.300, -0.18, -2.12%)營收共計962.11億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3%,淨利潤為44.97億元,同比去年下降13.64%;吉利汽車2019年營收974億元,同比下降9%,淨利潤81.9億元,同比下降35%。

  作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龍頭”,比亞迪也受到衝擊。2019年,比亞迪銷量為46萬輛,同比下降11.39%。其中,燃油車銷量同比下滑15%;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下滑7.39%。

  汽車行業分析師鍾師告訴時間財經,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銷售大幅下跌,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補貼政策退坡的影響。比亞迪部分產品是打政策的“擦邊球”,隨著補貼下滑,產品力不足的情況開始暴露。與此同時,不少新能源新產品進入市場,導致競爭加劇,分流了比亞迪的部分銷量。

  在此次財報發佈前,比亞迪公佈了最新的研究成果。3月29日,比亞迪發佈了全新磷酸鐵鋰刀片電池。該電池通過結構創新,可使得電池系統體積利用率提升50%以上,率先應用此電池的比亞迪新車漢EV續航里程超600公里,計劃於年內上市。

  華創證券分析師表示,預計今年試水後,明後年刀片電池裝載量將明顯提升,有望推動車型進一步降本增量,並改善公司盈利能力。初步預計,2020年公司新能源乘用車銷量25萬輛。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備受關注的比亞迪“廣告門事件”有了最新進展。在未經審核的業績公告或有負債一欄中,比亞迪披露了與上海千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千乘文化”)合同糾紛案。

  目前的最新進展是,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於2019年4月25日、2019年5月17日、2019年8月22日及2019年10月9日分別進行了聽證,目前該案處於審理過程中,尚未作出判決。比亞迪方面表示,截至本報告日,該案件仍在訴訟程序中。在代表本公司負責該案件的法律顧問協助下,董事會認為,該訴訟的最終結果及賠償義務(如有)不能可靠的估計。 【來源:時間財經】

【企業危機】

貴人鳥:新增被凍結資產的賬面價值1.05億

4月2日,貴人鳥公告,公司新增部分資產被凍結, 本次新增被凍結資產的賬面價值為10504.21萬元,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資產總額的 2.21%,暫未對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產生重大影響。 截至目前,公司累計被凍結資產賬面價值為127994.74萬元,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資產總額的26.93%。【來源:新浪財經】

解直錕收割上市公司遇阻,天山生物易主事項遭股東反對

  4月2日,天山生物召開股東大會。會上,《關於豁免公司實際控制人相關承諾的議案》、《關於修改公司章程部分條款的議案》均被否決。

  對此,天山生物表示:本次豁免承諾雖然未經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但不會對天山生物正常生產經營以及財務狀況等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公司實際控制人李剛和債權方仍然會積極協商解決方法,妥善解決目前的困難。目前,公司生產經營和其他各項工作均按計劃正常開展。

  但是,這項議案能否通過卻影響到天山生物是否會易主。

新能源車輛存質量問題 力帆股份遭盼達汽車索賠7.98億元

  4月1日晚間,力帆股份公告,重慶盼達汽車租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盼達汽車)向力帆股份的子公司重慶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力帆乘用車)購買的新能源汽車存在嚴重質量問題,涉及買賣合同糾紛,盼達汽車向重慶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申請,索賠金額達7.98億元,重慶仲裁委員會已受理該項仲裁申請。

  身處困境之中的力帆股份,目前仍面臨諸多不期而至的訴訟糾紛,讓市場難以估計其背後的“坑”到底有多大。近期,力帆股份股價波動明顯。

  公告顯示,2015年至2018年期間,力帆乘用車和盼達汽車及其指定公司共計簽訂《購銷合同》22份,購買力帆乘用車的新能源車輛近萬臺。然而,所購車輛在運營過程中卻出現電池嚴重衰減、設計缺陷等嚴重質量問題,導致大部分車輛出現故障需長期維修、甚至無法運營的問題。

  而在2018年9月26日,力帆乘用車和盼達汽車針對後者的損失賠償簽訂了《關於採購新能源汽車的補充協議》,也就是根據這份協議,盼達汽車最終向力帆乘用車公司索賠共計7.98億元,其中包括資產損失、營收損失等。

  值得一提的是,力帆股份和盼達汽車的實控人均為尹明善家族,力帆股份持有盼達汽車15%的股份。

  此外,盼達汽車目前的處境也不妙。啟信寶顯示,其在今年2月被奇瑞起訴要求在540萬元內採取財產保全措施;同時網上關於盼達汽車不退押金的投訴也不少,重慶市兩江新區市場監管局今年1月在網絡問政平臺上答覆稱:企業承諾該押金在2020年4月20日原路退還;但隨後在3月份,上述承諾退還的時間又變為了2020年7月8日。【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瑞幸咖啡22億造假,或將引發中概股信用危機

  在瑞幸咖啡(LK.O)承認財務造假之後,三次熔斷股價下跌78.55%、市值蒸發380億美元也顯得不那麼令人驚奇。從上市到承認財務造假,瑞幸還未在資本市場上度過完整的一個年度,甚至尚未發佈一份年報。

  4月2日晚間,瑞幸公司公告稱,公司正在評估不當行為對其財務報表的整體財務影響。因此,投資者不應再依賴公司以前的財務報表和截至9月30日的9個月的收益發布,2019年以及從2019年4月1日起至2019年9月30日止的兩個季度,包括先前對2019年第四季度產品淨收入的指導,以及與這些合併財務報表有關的其他信息。

  瑞幸咖啡方面表示,調查正在進行中,公司將繼續評估其先前發佈的財務狀況和做出其他可能的調整。公司已成立特別委員會調查此事。

  在瑞幸咖啡的公告中,上述行為被認定為首席運營官劉劍的個人行為,並採取某些臨時補救措施,包括中止劉劍和涉嫌不當行為的此類僱員,以及中止與已確定的虛假交易涉及方的合同和交易。董事會接受了特別委員會的建議,並針對目前確定的參與偽造交易的個人和當事方實施了這些建議。公司將對負責不當行為的個人採取一切適當的行動,包括法律行動。

  誰該為造假負責?

  瑞幸這起自上而下的財務造假,從審計機構到保薦機構,或無一可以倖免。

  一位接近市場的投行人士告訴界面新聞,瑞幸的這起財務造假,或許將引發中概股在美國的信用危機。

  波及面是否會如此大目前還無定論,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為瑞幸做上市保薦等中介機構無一可以逃脫責任。

  根據WIND數據顯示,瑞信、摩根士丹利、中金國際、海通國際,為其聯合承銷商,安永為其審計機構。對此,界面新聞聯繫了安永中國方面,其表示不予置評。

  界面新聞採訪了一位曾從事審計事務的投行人士,其表示,這些審計機構不排除之後會被處罰的情況。“當年安然事件中,國際上六大會計師事務所之首安達信 也是因為這個而解體的。這次會遭遇什麼情況誰都不知道。”  

  瑞幸即將面對的,或許是場血雨腥風。但是瑞幸的攢局者,或早已退出。


【每日輿情】瑞幸咖啡22億造假,或將引發中概股信用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