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有“法”!福田街道以法治思維抓好復工與防疫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馬小晗 通訊員 馬建忠 徐思苑

疫情之下,大量中小微企業面臨著巨大挑戰。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既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更是基層法治成長的一次契機。福田區福田街道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織密依法防控網,以“四個強化”探索創新疫情法治防控規範,以“五有舉措”積極推進企業依法防控疫情和復工復產。

“四個強化”創新疫情法治防控規範福田街道從強化法律制度支撐,規範疫情防控“秩序”。率先於2月15日製發街道一號文件:《福田街道全面加強疫情防控法治工作實施方案》,推出24條具體舉措,發佈11項防控操作細則等相關配套文件。成立“12345熱線處理工作組”,集中處理居民疫情期間各類訴求,優先辦理,專人負責、實時跟進。依法應對75類疫情訴求問題共810件,辦結率高達100%。

战疫有“法”!福田街道以法治思维抓好复工与防疫

同時為凝聚疫情防控“合力”,強化法律宣傳教育。全方位多渠道開展“居民疫情防控義務與法律責任”專題法治宣傳教育,懸掛宣傳標語,發放宣傳資料,發送短信等。以案釋法,製作違反防控措施行為的處罰案例視頻,在公共場所LED屏實時播放萬餘次。

战疫有“法”!福田街道以法治思维抓好复工与防疫

強化執法聯動效率,增強疫情防控“底氣”。協調轄區派出所,嚴厲打擊隱瞞接觸史、旅居史和症狀等造成病毒傳播風險的違法行為;嚴厲打擊不按規定戴口罩、違反隔離規定等行為;嚴厲打擊不法商家利用口罩等短缺性防護物資發“疫情財”、製假售假等違法行為。依法推進疫情期社區矯正工作,通過電話、電子定位等信息科技手段及時掌握矯正對象活動情況,減少入戶走訪接觸風險,提高工作效能。

战疫有“法”!福田街道以法治思维抓好复工与防疫

強化防控法律監督,彰顯疫情防控“維度”。設立疫情諮詢、舉報電話,發動群眾舉報違反疫情防控責任義務線索。依法落實徵信相關規定,對拒不執行、拒不配合檢查、隔離等防控措施等違法行為,依法採取懲戒措施,並納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統。相關經驗做法在“廣東司法行政”、“深圳司法”公眾號刊載,經網易新聞、今日頭條等十餘家媒體轉載。

战疫有“法”!福田街道以法治思维抓好复工与防疫

“五有舉措”積極護航企業復工復產

依法研判有高度,加強涉企政策文件審核。街道社區法治辦聯合廣和律師事務所組建“疫情應對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重點對街道疫情防控指揮部有關復工復產的通告等涉企政策文件提供合法性審查意見,確保在法治的軌道上依法有序推進轄區企業復工復產。精準普法有廣度,營造和諧穩定勞動關係。“復工復產,與法同行”,加強對復工復產政策法規的正面引導,營造依法防治、有序復工的良好氛圍,“下沉式”提供法律服務,為企業早日實現正常經營生產提供法律支撐。截至目前,轄區累計復工復產企業16383家,復工率86.7%,累計復工人數14.5萬人;累計復工復產三小場所4220家,復工率95.3%,累計復工人數33606人。

战疫有“法”!福田街道以法治思维抓好复工与防疫

執法保障有力度,持續優化法治營商環境。強化與轄區派出所的工作聯動,抓好疫情防控和服務保障企業復工復產作為當前服務保障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切入點,增強工作主動性,努力為復工企業提供有針對性的執法保障,營造良好的法治營商環境。分類指導有深度,排查化解涉企矛盾糾紛。積極發揮社區法治辦、調解委員會紮根基層、聯繫群眾的優勢,深入基層瞭解企業復工復產困難,及時跟進化解租戶減租退租、勞動糾紛等問題,從源頭上化解矛盾糾紛。截至目前成功處置群體性租賃糾紛4宗、群體性合同糾紛1起。

战疫有“法”!福田街道以法治思维抓好复工与防疫

暢通渠道有溫度,積極開展法律援助工作。“阻擊病毒,關愛不止”,成立包括10名律師在內的法律支援平臺,開通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復工法律援助“綠色通道”,建立快速受理辦案機制,重點為疫情防控期間中小微企業抗疫復產、農民工等群體返崗復工主動提供及時有效法律援助。

战疫有“法”!福田街道以法治思维抓好复工与防疫

街道“戰疫有法”工作得到市司法局局長蔣溪林的充分肯定,他稱這種在疫情防控中落實依法防控精神的做法,為深圳法治建設樹立了好樣板,要繼續深入探索“街道+律所”的基層法治建設新模式。接下來,福田街道以法治“疫”的腳步不會停歇,將持續探索疫情防控期間服務企業的法治舉措,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服務,幫助企業解難題、破瓶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