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款重疾險都挺好,選哪個更好呢?


兩款重疾險都挺好,選哪個更好呢?

上週上線了一款特別剛的重疾險,「鋼鐵戰士1號」。

和年初推薦的三款重疾險進行了橫向對比,結論上也驗證了這款產品的責任的確剛。

責任優勢明顯,在價格幾乎無差異的條件下,想要獲得更全面的保障,買這個產品更值。

具體評測可以回顧下:

就在鋼鐵戰士“剛”其他三款產品的時候,還有一款重疾險也同期上線了,就是「橫琴無憂人生2020」,之前也有鬥友問到這款產品。

那後面的內容,就如本篇文章的題目了。

1.

「鋼鐵戰士1號」和「無憂人生2020」的產品責任對比如何。


兩款重疾險都挺好,選哪個更好呢?

(點擊圖片查看清晰大圖)


兩款產品中各自具有優勢的區別我用紅色自標出了。

1.先說說基本保障,重疾+中症+輕症

重疾額外賠付上,「無憂人生2020」在60歲前額外賠付50%這個地方做了一個細分,50-60歲前(準確說是49-59歲)額外賠付的比例又加了10%

中症保額和輕症保額,在每次賠付後均有5%的基本保額遞增,

再有,輕症保額的起點就是45%基本保額,這個還是比較高的,幾乎等於中症賠付了。

相比之下,「鋼鐵戰士1號」的這幾點保額設置相對偏傳統了一些。

而區別於額度,「鋼鐵戰士1號」在責任擴展上做了突破,輕症責任中含括了5種心血管輕症的二次賠付。

小結:重疾+中症+輕症的基本保障層面

  • 保障額度上無憂人生還是略優於「鋼鐵戰士1號」的,
  • 保障責任的寬度上「鋼鐵戰士1號」略廣於無憂人生。

2.再說說大家比較關心的兩項可選保障責任,癌+心/心腦

首先兩款產品都是包含癌症的二次賠付責任的,

對於二次額外賠付的額度都是120%基本保額。

對於首次罹患重疾為癌症的,間隔3年賠付第2次。

區別在於,對於首次罹患重疾為非癌症的情況。

「鋼鐵戰士1號」為間隔180天,罹患癌症賠付第2次,而「無憂人生2020」為間隔1年。

其實,進入2020年後的幾款新產品,比如超級瑪麗Max,超級瑪麗Pro,在此處的間隔期設置上均已統一為180天了,可以理解為未來重疾險標配裡的一個標準部分,

此次無憂人生稍稍有點遺憾,在癌症二次賠付責任的間隔期上,略有瑕疵了,不過影響確實不大。

其次,心/腦血管疾病的二次賠付上,兩款產品的差別比較大,


兩款重疾險都挺好,選哪個更好呢?

(點擊圖片查看清晰大圖)


表格中標紅病種為高發疾病。

「鋼鐵戰士1號」是一門心思的在心血管疾病上下功夫,

5種心血管特疾(賠付120%重疾保額)+5種心血管輕症(賠付40%重疾保額),一共10種,含8種高發心血管疾病

「無憂人生2020」則針對心腦血管疾病提供保障,

涵蓋了9種心血管疾病+3種腦血管疾病,一共12種,含6種高發心腦血管疾病

從獲得保障的高發疾病數量上兩款產品差距不大,「鋼鐵戰士1號」略多一些,且包含了更常見、更易患的心血管輕症病種。

儘管心血管輕症在賠付額度上會按照輕症的40%重疾保額,不過也相應的降低了可能獲得賠付的門檻,算是一種不錯的平衡。

從保障的疾病範圍上,「鋼鐵戰士1號」在心血管疾病上做得更專,10個心血管疾病中8個為高發。

「無憂人生2020」做得更廣,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雖然腦血管疾病只有3種,但其中2種為高發,高發病種所佔比例也不低了。

3.再說個重點注意事項:兩款產品在心/心腦血管疾病二次賠付上的規則。

「鋼鐵戰士1號」的規則可以理解為“前後病種一致”則賠付第二次

比如首次罹患病種為“冠狀動脈搭橋術”,間隔1年後,又做了一次“冠狀動脈搭橋術”,也就是復發了,此時獲得二次賠付;

但如果再罹患的病種為“心臟瓣膜手術”,則發生了前後不一致的情況,不可獲得二次賠付。

而「無憂人生2020」的規則是正好反過來,理解為“前後病種不一致”則賠付第二次

比如首次罹患病種為“冠狀動脈搭橋術”,罹患後,這個疾病就被除外了,

間隔3年後(媽呀,3年後),又做了一次“冠狀動脈搭橋術”,則屬於除外責任,不可獲得二次賠付。

除非發生的是另外那11種疾病之一,發生“前後病種不一致”的情況,可以獲得第二次賠付。

要重點注意的規則說完了,其實很好懂。除了上述規則的不同,還有就是不要和癌症二次賠付的規則混淆。

對於這個規則,是“前後一致”好還是“前後不一致”好,這個真的沒有特別明確的定論。

不過,從兩家公司完全相反的規則制定上,鬥哥大膽猜測一下,兩個方向風險概率應該是各佔50%,所以我們也不必過於糾結孰好孰壞。

兩款產品在心/腦血管疾病的二次賠付責任上都有不錯的表現。

但是,還是要提的就是這個“間隔期”問題。可能在上面的舉例中大家已經發現了,

對於首次罹患為心/腦血管疾病後再次罹患的間隔期:

  • 「鋼鐵戰士1號」是1年
  • 「無憂人生2020」是3年

無憂人生又在間隔期上出現了瑕疵。為什麼說是瑕疵?

因為附加的心腦血管加油包就相當於是一個專保心腦血管疾病的不分組兩次賠付責任,正常的不分組多次賠付重疾間隔期都是1年,它這裡是3年,so……

這裡我想說,對於這種大病而言,時間真的就是生命。

間隔1年得病就賠,和間隔少於3年得病不賠,無論在實際獲賠的難易上,還是在安全感獲得的體驗上,差別都是很大的。

當兩個間隔期擺在你面前,間隔1年和間隔3年,你品吧。

這部分的內容比較長,結論總結一下:

在基礎保障部分,重疾+中症+輕症的保障額度上,「無憂人生2020」的表現略優於「鋼鐵戰士1號」

在癌症二次賠付以及心血管疾病二次賠付這兩項保障上,受間隔期的直接影響,「無憂人生2020」表現出了一定的瑕疵。「鋼鐵戰士1號」更優秀

2.

看看價格對比。

不含身故價格對比:


兩款重疾險都挺好,選哪個更好呢?

(點擊查看清晰大圖)


含身故價格對比:


兩款重疾險都挺好,選哪個更好呢?

(點擊查看清晰大圖)


可以看出在上述兩種選擇設置中,兩款產品的保費互相有高有低,保費差額比在-4.5%—5%之間,差別不大,從這個價格上看沒有分出足以影響選擇的差距。

此外,「鋼鐵戰士1號」在保障期與責任選擇上存在一個盲點:

就是保至70歲、不選身故的這個設置上(「鋼鐵戰士1號」保障期選擇至70歲的話,身故責任是必選)。

我們看下無憂人生在這點上的價格表現:


兩款重疾險都挺好,選哪個更好呢?

(點擊圖片查看清晰大圖)


超級瑪麗Pro受保障期的影響,最長繳費期為20年,雖然總交保費金額上略低一些,但是每期繳費壓力略大於前兩款。

而「無憂人生2020」比較明顯的價格優勢就在第一檔,重疾+中症+輕症保至70歲不選身故這組中。

而重疾+中症+輕症也恰恰是無憂人生在保障額度上有較高的優勢地方。

所以下面就說說選擇,其實文章看到這裡,我估計大多數鬥友基本形成選擇脈絡了。

3.

結合責任對比和價格對比,說下「鋼鐵戰士1號」和「無憂人生2020」的選擇建議:

  • 考慮只保障基礎責任(重疾+中症+輕症),選擇「無憂人生2020」。

適合預算有限,或單純作為重疾保額的提升搭配,或有特殊腦血管疾病保障需求的人群。

「無憂人生2020」的重疾額外賠付以及中症、輕症保額較好,也相對便宜一些。特別是保障期至70歲這個設置,性價比極高;


  • 考慮更全面且更穩妥的保障,選擇「鋼鐵戰士1號」就好。

基礎責任(重疾+中症+輕症)基本過硬,癌+心兩項二次賠付間隔期沒有瑕疵,整體責任相對更紮實。在癌症二次和心血管二次兩項責任上看,目前看是最好的選擇,適合放心的作為長期保障配置。

4.

還沒有完,再補充一小點:

「無憂人生2020」還有一個少兒特定疾病保險金,是否適合給孩子投保呢?

目前給孩子投保重疾險中,可選擇保至80歲或終身的長期保障的產品,最穩的是「復星聯合健康的媽咪保貝」這款,最大的特色就是可以選擇重疾二次賠付責任,且不分組。

這裡可以明確一下,這個二次賠付的保障目的,就是防範在孩子在未來人生巨大的時間跨度中,萬一罹患大病,後期無法配置保障的這個風險。

先看一下二者的價格對比,


兩款重疾險都挺好,選哪個更好呢?

(點擊圖片查看清晰大圖)


從價格上看,不選擇重疾二次賠付的情況下,「無憂人生2020」相比「媽咪保貝」沒有明顯的優勢。

可能我們會想,「媽咪保貝」沒有癌症二次賠付,重疾沒有額外賠付。

的確如此,不過我們可以看到,對於癌症二次賠付或者重疾額外賠付,幾乎已經成為了所有新出重疾產品的標配,

正所謂癌症二次賠付的產品好找,而重疾多次賠付且不分組的產品少見,

而重疾險又是一個逐漸增補配置的險種,所以我建議大家在孩子配置重疾險的這個階段還是不要放棄「媽咪保貝」這個獨特的優勢。

以上就是對於大家最近選擇重疾險的一個階段性總結,產品上各有一定優勢,按照所需選擇就好。


最後,

點贊也是一種支持哦~您的小動作送給我大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