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科是“通识加专业”的平衡教育

大学本科是“通识加专业”的平衡教育——关于大学、高考、专业的思考之二


本科教育的目标是以某一专业基础为平台的通识教育,即“通识+专业”的平衡教育,不能对专业抱有过高的期望。

下面我们谈谈什么是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本身源于19世纪,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自从20世纪,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对“通识教育”阐述为:在高等教育阶段,指大学生均应接受的有关共同内容的教育。通常分属若干学科领域,提供内容宽泛的教育,与专门教育有别。

通识教育实际上是素质教育最有效的实现方式。在通识教育中,贯彻“博学与精专相统一的个性化素质教育”,把通识教育分解成哲学社会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自然科学与技术素养、美学艺术素养、实践能力素养等五大模块。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实际跨学科、跨专业自由选课,充分发展个性,博学多识:鼓励学生从难、从严、从自己实际出发自主选课,从而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全面提高素质。

通识教育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通识教育可以慢慢地帮助孩子搭建一个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帮助孩子了解各类学科,应用学习过的知识,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去解决,构建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

通识教育还可以帮助孩子打通各学科的壁垒,打开孩子的眼界,帮助孩子更快的成长,最重要的是真正培养一个全身心发展的孩子,而不是一个只掌握几门“技术”没有灵魂的孩子。

通识教育与专业化教育不是对立的,是高等教育的不同发展阶段对教育模式的不同选择,在精英化教育阶段一般更多的是采用专业化教育模式,少而精的就业模式能够发挥最大效益。

专业化教育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特定时期、特定社会背景中的选择。

这个选择尽管在当时有合理性,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大,大学生知识面窄,就业和转岗困难等,专业化教育模式的缺陷越来越明显。随着大学的扩招,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很快我国就会进入普及高等教育的阶段。

要全面提升大学生素养,再过分强调专业划分,把学生的学习限制在一个狭窄知识领域,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更不得于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社会生产的发展日新月异,旧工作岗位不断消失,新工作岗位不断出现,高等教育中专业的变化,已经无法跟上社会职业的变化。

过去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专业对口”已经不能作为一个就业目标了。高等教育的专业化做得越好,学生就越难适应不断更新的工作岗位,也难以应对工作岗位的变化。大学期间,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似乎比专业化更为有益。当前的产业升级和建立创新型和谐社会也要求高等教育培养能够充分了解人性、市场和社会的人才。

近年来,随着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变革,通识教育成为热点问题。

2015年11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山大学成立“大学通识教育联盟”,推动我国通识教育迈向新阶段。四校通识课程模块分别有六大领域、八大课组、七大模块和四大板块,各校所设的传统文化课程数量占其通识课程总数的1/4左右,集中在人文学科。

在政策层面,不久前公布的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强调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实行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强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这些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要目标和发展理念,对于推进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发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通识教育与学科教育并不冲突,它是一种“通识+专业”的平衡教育。

尽管学术界对通识教育的内涵见解不一,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索。通识教育是对于人的培养,人的成长离不开通识教育。无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应用技术类高校,除了培养大学生的不同专业才能外,还需要培育某些共同的基本素养。

学科既是学术的分类,也是教学的科目,它一方面构成了现代高等教育培养专门人才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科的划分又具有相对性和人为性,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是单一的专业教育能实现的。通识教育在学术越来越专门化,教育设计越来越狭窄的现实中具有很大的意义,它的目的不是取代专业教育,而是平衡专业教育;好的通识教育,应是开放、包容的教育,在教育内容上,通贯古今中外,涵盖人文、社会和自然众多学科领域的知识。

一般说来,创新人才需要有宽泛的知识基础和文化视野、“通”“专”结合、富有独立人格和强烈社会责任意识的人才。20世纪30年代,梅贻琦校长提出清华大学的课程主张:“学问范围务广,不宜过狭,这样才可以使我们对于所谓人生观,得到一种平衡不偏的观念。对于世界大势文化变迁,亦有一种相当了解。”任鸿隽认为,科学在教育上的价值,“不在于物质上之智识而在其研究事物之方法;尤不在研究事物之方法,而在其所与心能之训练”;“以此心能求学,而学术乃有进步之望。以此心能处世,而社会乃立稳固之基”。这种教育理念的实践,推动了近代创新人才的培养。

近代学术大师的成长之路,印证了通才教育的成功。钱伟长曾说:“我早年有幸接受了开放式的、适应性较强的教育,在这种教育中获得的能力使我受用终身。”他认为,“大学阶段的教育应是一种针对专业教育而言的通识教育,是在为终身学习做准备、打基础的。有创新精神的人一定是善于学习、有较强社会适应性、能遨游各个知识领域并为我所用的人”。由此可见,创新精神的培养离不开通识教育的拓展。

当今社会发展对于人的知识、能力和文化素质要求日益提升,任何人想要很好地参与社会生活,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多项才能。面对信息化时代的挑战,新知识、新理念层出不穷,自然科学中的各学科是高度分化的时又日趋综合的关系,大学教育更需注重通识基础,融合不同学科文化,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