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談康復患者是否會有後遺症說了什麼鍾南山實錄全文

鍾南山談康復患者是否會有後遺症說了什麼鍾南山實錄全文

近期,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和出院患者復陽的問題,成為疫情防控中最為公眾關注的熱點。4月1號起,國家衛健委開始每天報告無症狀感染者情況,截至1號16點33分,國內無症狀患者累計1367例,新增130例。無症狀感染者是否具有傳染性?會不會帶來再一次的大規模傳染?怎麼改進檢測?如何防控?全球疫情走勢如何?針對這些問題,深圳衛視記者何嘉琪今天在廣州專訪了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

鍾南山談康復患者是否會有後遺症說了什麼鍾南山實錄全文


無症狀感染者有傳染性但傳染性不強

記者何嘉琪:首先我們先來談一談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這樣一個話題,因為最近可能大家都非常地關心,同時也比較擔憂,尤其是大家都在想了解無症狀患者他們的傳染性到底有多強?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無症狀患者是有傳染性,但是不是說有很高的傳染性。現在沒有證據來證明。我們平常所關心的無症狀患者,實際上主要是兩群人:一個就是說曾經跟一些真正的患者有密切接觸的人;第二個就是從一些疫情比較嚴重的國家地區回來的,其中相當一部分是無症狀,所以這個是需要值得注意的。

無症狀感染者不會引起國內疫情二次暴發

記者何嘉琪:會不會因為這些無症狀患者再出現一次大規模的傳播,對疫情走勢造成影響?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我估計不會。因為我們有很強有力的監測系統,也就是說一旦發現這樣的情況,我們立即隔離。同時對無症狀感染者接觸的人,也立即地進行隔離觀察。那麼我們在第一時間給它切斷傳播鏈的話,它不會引起疫情暴發。

對無症狀患者應該有雙重檢測

記者何嘉琪:您也提到,我們在無症狀患者的研究上面,還有很多需要逐漸去深入的,不管是在國家的防控,還是我們個人的防護上還有哪些漏洞是值得警惕的?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現在不光是關心有症狀的患者,無症狀的感染者,他完全也有可能發展為有症狀的。或者是有少數人症狀很輕,但是他能傳染給別人,最要害的是這個。我們應該有雙重的檢測,也就是說除了核酸的檢測以外,他比如到隔離7天或到什麼時候,我們還要做一些抗體的檢測,雙重的檢測就能證實它有感染還是沒感染。

患者康復後肺纖維化有可逆性談後遺症還為時尚早

記者何嘉琪:最近香港醫管局也發佈了相關研究,他們針對香港境內的首批康復者進行了一個回訪,發現說新冠肺炎康復者的肺部功能是有一定受損的,所以這些康復者會不會有一些什麼樣的後遺症?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我們觀察SARS的話,病毒一般首先侵犯的靶器官最主要是肺,有一些會引起肺的纖維化。但是相當長的時間,他經過了半年,甚至到一年是會康復的,不會產生永久性的纖維化。此前SARS因為過量使用激素,引起骨頭壞死等等是後遺症,但這並不是病理性的。在我所觀察非常有限的病人以及在這麼短時間內,康復者肺部纖維化相當一部分是可逆的。

“復陽”患者傳染他人風險較低

記者何嘉琪:有一些已經治癒的病人檢測出現“復陽”,到底是真的復發,還是說病毒載量沒有清除乾淨?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現在做核酸的檢測,是檢測它的片段並不是檢測它的全病毒,也不是培養它的全病毒。所以“復陽”,或者說又檢測到了,只是核酸的片段。我想絕大多數的病人,當他康復了以後,他會產生比較強的抗體。第二,他傳染給別人的機會比較少。所以我不認為,又發現“復陽”了以後,就會出現感染。

相信全球疫情在4月底可以被控制住

記者何嘉琪:現在我們都看到這個疫情已經在全球蔓延,此前世衛組織也說,控制疫情的關鍵機遇期已經錯過了。那麼從您的角度來判斷的話,疫情的蔓延會持續到什麼時候?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我相信現在隨著各個國家採取強有力的措施的話,相信4月底應該是能夠控制下來的。面對疫情蔓延的情況,有兩個辦法。一個就是壓制,把它壓制到最少,就不讓它播散再爭取時間。另外一個是讓它延緩,就採取一些措施,讓患病的人減少一些。

新冠肺炎病毒會不會隨著氣溫的升高而消失?目前鍾南山院士與國內外專家進行的科研攻關有何最新進展?新冠肺炎疫情這場大考對於我國預防醫學、公共衛生體系的完善,有何警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