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傳》中范進中舉為什麼高興到發狂?你怎麼看?

你的歷史我來評


范進這個舉動正好可以代表當時儒士對功名利祿的強烈渴望。我們知道,《儒林外史》是一部描寫儒生百態的世情小說,而且通過這些儒生對待功名富貴的不同態度,來諷刺腐朽的社會現狀和文化教育體系,並表達自己不為利祿所困的超然心態。

所以,小說明確把儒生對功名的態度分為三類,一類是代表作者立場的名士,以杜少卿為代表,他們不為名利而困;一類是以范進為代表的地位突變而使心態性情迅速變化的士人,他們原來有獲得高官厚祿的理想,但是苦於窮困境遇,不得不壓制心中那片熱情,直到整體地位升遷後,這種壓抑心思才爆發出來;第三類則是嚴監生等一批把對名利的欲求明擺在眾人面前者,這類群體也叫“腐儒”,往往是作者諷刺戲謔的對象,所以在他們身上運用的是稍顯喜劇色彩的筆調,突出他們的醜陋滑稽。

而范進中舉後的發瘋正是前面際遇的最終結果,他在強烈渴求名利心理以及前期欲求而不得的鋪墊下,忽然的中舉讓他的心理防線斷裂,最終發瘋。可以說,前期他渴望功名富貴的程度,在顧慮因素基本消除後,完全表現出來了,只不過之前壓抑得太深,導致個人情緒極度變化,淪為瘋癲狀態。作者正是通過這個典型形象,以喜劇性筆調諷刺社會上那些同樣畢生追求名利的儒生,在中國文學史上很有現實意義和批判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